≡
  • 网络编程
  • 网络文章
  • CMS技巧
  • 软件编程
  • PHP笔记
  • JavaScript
  • 网络昵称
位置:四海网 > 网络文章 > 经典句子 >

一首关于西湖的诗(精选好句141句)

人气:59 时间:2023-07-10 02:23:25

关于西湖的古诗整首

1、关于西湖的古诗整首朗诵

(1)、上半首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姿雨态。“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

(2)、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湖上有水仙王庙。)

(3)、晴    景               写    景

(4)、西湖南北烟波阔。风里丝簧声韵咽。舞馀裙带绿双垂,酒入香腮红一抹。杯深不觉琉璃滑。贪看六么花十八。明朝车马各西东,惆怅画桥风与月。

(5)、(6)两首诗的语言都很生动,读了让人仿佛看到了画面,仿佛身临其境。再次诵读,读出诗中画面。

(6)、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7)、第四句,诗人用西施作比喻,巧妙地说明西湖在任何时候都不减丰姿。诗人心与景会,从西湖的「晴方好」、「雨亦奇」,联想到西施的「浓妆淡抹总相宜」,喻体(西子)和本体(西湖)之间,除了从字面上同有一个「西」字外,诗人的主要着眼点在于二者同具有天赋的自然之美,正因为如此,所以对西湖来说,晴也好,雨也好,对西子来说,浓妆也好,淡抹也好,都不改其美。

(8)、有诗人留下诗句:“西湖西畔天外天,野味珍馐里鲜,他日腰缠三万贯,看舞越姬学醉仙。”孟浩然有《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一首诗: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9)、可见,写苏堤都离不开烟柳、红桃、歌莺。参考资料:教育网。

(10)、独想征车过巩洛,此中霜菊绕潭开。题磻溪垂钓图(唐)罗隐吕望当年展庙谟,直钩钓国更谁如。

(11)、出处:蔡襄《奉答孙推官南屏旧游》:“未省天工能刻饰,祗应山骨自清坚。”

(12)、出处:白居易《杭州春望》:“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13)、不可否认,古诗的理解是教学重点之更是一大难点。作为老师,更多的是要指导孩子尝试用多种方法读懂古诗,除了精当的讲解以外,查资料、同桌交流可以,猜一猜也可以,用相近的诗句、成语去对照理解也可以;难说的字词不妨放一放,先去感受整首诗的大致意思,再去体会个别字词的意思,难道不可以吗?除了古诗教学方法的创造以外,老师还应该有创新的课程胆略,要能够充分挖掘教材的教学价值。

(14)、春色如此秀丽,作者不愿离开杭州回京,有一半因素就是舍不得这风景如画的西湖。

(15)、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

(16)、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原文选段: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释义:如果把西湖比作美人西施一样,那么无论是淡妆还是浓妆,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17)、孟浩然有《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一首诗: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18)、谁能看得懂西湖的美丽?西湖任何时候都是美景。驱车去追寻。只愿在花丛绿树中饮酒贪欢。

(19)、奇情在瓦砾,何必藉人工。(雷峰夕照)秋空见皓月,冷气入林皋。

(2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2、一首关于西湖的诗

(1)、设计意图:通过背诵古诗,回忆学法,让学生懂得相对于只强调背诵的课外积累来说,课堂上的学习有更加明确的目标、具体的方法。让学生对这些要求与方法进行回忆和梳理,能调动学习经验,指导新的学习,培养学生古诗学习的自觉意识。

(2)、1,苏堤春晓。张宁的《苏堤春晓》“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

(3)、虽说是百花凋落,暮春时节的西湖依然是美的,残花轻盈飘落,点点残红在纷杂的枝叶间分外醒目;柳絮时而飘浮,时而飞旋,舞弄得迷迷蒙蒙;杨柳向下垂落,纵横交错,在和风中随风飘荡,摇曳多姿,在和煦的春风中,怡然自得,整日轻拂着湖水。

(4)、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5)、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作者:(苏轼)年代:(宋)体裁:(绝句)类别:(古诗)(原文)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6)、出处:阮元《秋日西湖泛舟》“不须泊岸寻花去,湖上秋风镇日香。”

(7)、古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现代人读懂古人的一把钥匙。想用好这把钥匙还要对古诗进行深入的研究。回忆一下我们在课堂上是怎样学习古诗的,要达到哪些要求?

(8)、绿觞春送客,红烛夜回舟。不敢言遗爱,空知念旧游。

(9)、广东籍革命老前辈叶剑英元帅的一首诗句:“借得西湖水一圈,更移阳朔七堆山,堤边添上丝丝柳,画幅长留天地间。”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诗句“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西湖”,宋代杨万里的那首“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10)、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春题湖上(唐)白居易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11)、至今游人灌濯罢,卧听空阶环玞响。——《虎跑泉》宋苏轼

(12)、佳丽三吴国,湖光荡日华。鱼惊动苹叶,燕喜掠杨花。

(13)、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14)、释义:西湖记得他当年的西州路,雨淋湿了我的衣服。

(15)、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16)、高坟武穆连忠肃,添得新祠一座无。西湖杂诗(清)黄任珍重游人入画图,楼台绣错与茵铺。

(17)、又《西湖十景》诗,半酣尤味长,谁家新燕啄春泥。

(18)、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9)、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饮湖上初睛后雨》宋·苏轼

(20)、柳梢青(宋)周密夜鹤惊飞。香浮翠藓,玉点冰枝。

3、西湖的古诗文

(1)、点评:名中不仅有西湖美景,也能够展现生机盎然的风貌,雅致而又不失现代,富有意趣。

(2)、大家可以感受一下这个场景,我是去过杭州的人,每次去都被西湖边的荷花荷叶所感触,那真的是一片绿色,绵延几十米都是绿色的莲叶,当中有含苞未放的荷花花骨朵,太漂亮了!江南游,最忆是杭州!

(3)、“山色空濛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第一首诗可知,这一天诗人陪着客人在西湖游宴终日,早晨阳光明艳,后来转阴,入暮后下起雨来。

(4)、瑶琴久已绝,松韵自悲秋。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唐)许浑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

(5)、漫山遍野捧出七彩热情,花风落地一样唤人兴奋。

(6)、点评:钱塘夏日有时酷热难当,但若栖身可赋轩、一览太子湾,默诵“心地清凉即是秋”,或许能有所慰藉……当然,作为名字来说,即秋不仅有清凉自在之意,也能展现丰硕充盈的品格,富有风采。

(7)、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飞盖相追。贪向花间醉玉卮。

(8)、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9)、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全唐诗有诗歌十万余首之多。宋朝以词著称,但是宋诗亦也有不少。

(10)、折取一技入城去,教人知道已春深。南屏晚钟(明)万达甫玉屏青障暮烟飞,给殿钟声落翠微。

(11)、《玉楼春》年代: 宋 作者: 欧阳修西湖南北烟波阔。风里丝簧声韵咽。舞馀裙带绿双垂,酒入香腮红一抹。杯深不觉琉璃滑。贪看六么花十八。明朝车马各西东,惆怅画桥风与月。

(12)、释义:还是与去年一起来的人,共同游赏西湖。

(13)、苏东坡有好几首写西湖的诗歌,其中《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最为人传唱。

(14)、一年一桃花,一岁一白发。南高看云生,北高见月没。

(15)、5,柳浪闻莺。万达甫的《柳浪闻莺》“柳阴深霭玉壶清,碧浪摇空舞袖轻。林外莺声啼不尽,画船何处又吹笙。”

(16)、天色朦胧就去迎候远道而来的客人,晨曦渐渐地染红了群山。傍晚泛舟西湖,天上飘来了一阵阵雨,客人不胜酒力已渐入醉乡。

(17)、释义:到现在游玩过的人都忘记不了当时的景色。

(18)、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19)、嗟我本狂直,早为世所捐。独专山水乐,付与宁非天。

(20)、唐朝诗人张á的《孤山诗》,由于诗中有“断桥荒藓涩,空院落花深”等诗句诗人白居易曾有“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诗句。

4、关于西湖的古诗5首

(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出自宋代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2)、湖上画船归欲尽,孤峰犹带夕阳红。苏堤春晓(明)杨周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雾散分林沙。

(3)、设计意图:苏教版教材中的古诗课文多为两首,且内容有一定的联系。传统的古诗教学往往是一堂课学习一首(或再拓展多首),看似任务比较明确,学生容易把握,实际上却忽视了教材的编写意图,降低了学习的要求,时间长了教学难免模式化。把两首古诗进行对比,引导学生用研究的目光进行赏析,不仅能读出这两首诗的异同,从中深入品味古诗内涵,还能有效地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不断生成的舞台。

(4)、点评:菱歌二字意象轻快灵动、婉转悠扬,契合江南水乡景致。如果希望孩子欢快活泼,与歌声相伴,不妨考虑这种类型。

(5)、(欧阳修)题临安邸——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6)、(注④:杨公堤是与白堤、苏堤齐名的“西湖三堤”之由明代杨孟瑛主持开挖而成。)

(7)、1,春。林逋的《酬昼师西湖春望》“笛声风暖夜梅香,湖上凭阑日渐长。一样楼台围佛寺,十分烟雨簇渔乡。”

(8)、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涌金门见柳(元)贡性之涌金门外柳如金,三日不来成绿阴。

(9)、(西湖附近景色颇多,有柳岸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灵隐寺,净慈寺,葛岭等西湖美景,一起为西湖增色不少。

(10)、繁艳彩毛无处所,尽成愁叹别溪桥。岳鄂王墓(元)赵子昂鄂王墓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11)、独想征车过巩洛,此中霜菊绕潭开。题磻溪垂钓图(唐)罗隐吕望当年展庙谟,直钩钓国更谁如。

(12)、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雷峰夕照(元)尹廷高烟光山色淡演钱,千尺浮图兀倚空。

(13)、出处: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14)、这样,饮酒未尽,诗人便饱览了西湖上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于是诗人赞叹说: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荡漾,闪烁耀眼,正好展示着那美丽的风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

(15)、飞来峰,是灵隐地区的主要风景点。苏东坡曾有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峰的诗句。

(16)、尽逐春风看歌舞。吾乡争道上,月来不看湖渔灯隔水见,堤树带烟熇。

(17)、的上半首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姿雨态。“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山色空濛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第一首诗可知,这一天诗人陪着客人在西湖游宴终日,早晨阳光明艳,后来转阴,入暮后下起雨来。而在善于领略自然并对西湖有深厚感情的诗人眼中,无论是水是山,或晴或雨,都是美好奇妙的。从“晴方好”“雨亦奇”这一赞评,可以想见在不同天气下的湖山胜景,也可想见诗人即景挥毫时的兴会及其洒脱的性格、开阔的胸怀。

(18)、晚来新雨湖中过,一片痴云锁二尖。湖心亭(清)许承祖百遍清游未拟还,孤亭好在水云间。

(19)、龙井饶甘泉,飞来富石骨。苏桥十里风,胜果一天月。

(20)、试想十年之后,若有人走过西湖一处风景,对着孩子说:你的名字就是取自此处,再诉说作者的故事和此地的变迁,想必也是一分别样的情怀。

5、关于西湖的古诗整首歌曲

(1)、出处:梅询《登北高峰塔》:“铃声答夜风,轮影落苍海。”

(2)、翠幕烟绡藏不得,一声声在画桥西。西湖留别(唐)白居易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

(3)、还有宋林洪先生做的西湖一诗,也给大家欣赏:

(4)、二更水鸟不知宿,还向望湖亭上飞。花港观鱼(清)许承祖水上新红漾碧虚,卢园景物尽邱墟。

(5)、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6)、小结:这首诗的前两句议论,后两句写景来证明。

(7)、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两首古诗,背诵古诗。

(8)、释义:身上春天的衣服还是小蛮的细针密线,曾浸湿了西湖依依的泪雨。宋·苏轼《卜算子·感旧》原文选段: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

(9)、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10)、凭君吟此句,题向望涛楼。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唐)刘禹锡木落汉川夜,西湖悬玉钩。

(11)、春来了,参军思绪乱如云,白发人,最怕题诗送青春。

(12)、“西湖风景六条桥,一株杨柳一株桃。”每到阳春三月,柳丝轻扬,翠浪翻空,碧桃吐艳,红霞满地,十里长堤,弥漫着绿烟彩雾,馨香馥郁,令人陶醉。

(13)、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14)、(1)学生解释诗句意思。(乌云如墨水从天边翻滚着向上涌来,还没有把山完全遮住,一阵急雨就像跳动的珍珠一样,杂乱地落入船中。从地面忽然刮起一阵大风把乌云吹散,望湖楼下的湖水像蓝天一样开阔明净。)

(15)、吹管曲传花易失,织文机学羽难飘。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

(16)、出处:梅询《登北高峰塔》:“高峰列远岑,亭亭几百载。”

(17)、这组诗共二首,但许多选本只看中第二首,因而第一首已鲜为人知。其实第二首虽好,却是第一首的注脚。第一首所说的“此意自佳君不会”的“此意”,正是指第二首所写的西湖晴雨咸宜,如美人之淡妆浓抹各尽其态。不选第一首,题中的“饮”字也无着落。

(18)、明代张宁《苏堤春晓》诗道:“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

(19)、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淡妆浓抹一作:浓妆淡抹)

(20)、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的佳作更具神韵和特色。他写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

(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孤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苏轼《夜泛西湖五绝》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春题湖上(唐)白居易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明代王瀛《苏公堤》中“荫浓烟柳藏莺语,香散风花逐马蹄”的诗句.诗句集中描写了苏堤醉人的景色.“西湖风景六条桥,一株杨柳一株桃.”每到阳春三月,柳丝轻扬,翠浪翻空,碧桃吐艳,红霞满地,十里长堤,弥漫着绿烟彩雾,馨香馥郁,令人陶醉.明代张宁《苏堤春晓》诗道:“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南宋吴唯信《苏堤清明即事》诗云:“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陆游也有“花满苏堤柳满烟”的诗句.可见,写苏堤都离不开烟柳、红桃、歌莺。

(2)、兹游淡泊欢有余,到家怳如梦蘧蘧。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

(3)、出处:徐集孙《可赋轩避暑》:“世人奔竞长为暑,心地清凉即是秋。”

(4)、古今名诗歌描述西湖者颇多,我也不可能道尽。这里选一点抛砖引玉,欢迎大家点赞,转发,点评。

(5)、常见的古诗教学是一节课学一首,或主要学一首,再拓展多首。现行古诗课文一般选用两到三首古诗,而这两三首古诗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通过相互联系,对比学习,不仅符合教材的编写意图,更有利于丰富教学形式,教给学习方法,深入挖掘古诗内涵,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研究古诗的兴趣。

(6)、阳羡姑苏已买田。相逢谁信是前缘。莫教便唱水如天。我作洞霄君作守,白头相对故依然。西湖知有几同年。

(7)、苏东坡曾有"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峰"的诗句。苏东坡曾以“人言山佳水亦佳,下有万古蛟龙潭”的诗句称道龙井的山泉。

(8)、教师标出诗中“黑”“白”“碧”“红”,引导学生认识这些词语处于相对的位置,这也是古诗语言一个重要特点——对仗。

(9)、(3)“水如天”让你想到的什么成语、诗句?

(10)、何物醉荷花,暖风原似酒。(曲院风荷)深柳叫黄鹂,清音入空翠。

(11)、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寄题余杭郡楼兼呈裴使君(唐)白居易官历二十政,宦游三十秋。

(12)、杭州西湖美景闻名于世,历代文人墨客赋诗于此,留下千古佳篇。我们不妨从中借鉴灵感,用于起名,将西湖风光融入56个姓名当中。

(13)、-------白居易《赋得原上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春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14)、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诗句“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西湖”,宋代杨万里的那首“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样动人的诗句,真可谓西湖咏荷诗中的千古绝唱了!古时的白乐天守杭时有:“绕郭荷花三十里”之句。

(15)、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16)、静听孤飞雁,声轻天正高。(平湖秋月)深恨放生池,无端造鱼狱。

(17)、(1)“读通”是学习古诗的基本要求。自己练习朗读这两首古诗,要求能够读准确、读顺口。

(18)、凭君吟此句,题向望涛楼。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唐)刘禹锡木落汉川夜,西湖悬玉钩。

(19)、2,夏。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0)、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宽。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1)、就中只觉游鱼乐,我亦忘机乐似鱼。西湖柳枝词(清)田庶短长条拂短长堤,上有黄莺恰恰啼。

(2)、神宗元丰二年(1079)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三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后量移诸州。

(3)、尊得凌波仙子醉,锦裳零落怯新凉。双峰插云(清)陈糜南北高峰高插天,两峰相对不相连。

(4)、尝爱西湖春色早。腊雪方销,已见桃开小。顷刻光阴都过了。如今绿暗红英少。且趁馀花谋一笑。况有笙歌,艳态相萦绕。老去风情应不到。凭君剩把芳尊倒。

(5)、读我壁间诗,清凉洗烦煎。策杖无道路,直造意所使。

(6)、碧波方圆五公里,满湖诗句惹秋风。”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的佳作更具神韵和特色。

(7)、明代王瀛《苏公堤》中“荫浓烟柳藏莺语,香散风花逐马蹄”的诗句。诗句集中描写了苏堤醉人的景色。“西湖风景六条桥,一株杨柳一株桃。”每到阳春三月,柳丝轻扬,翠浪翻空,碧桃吐艳,红霞满地,十里长堤,弥漫着绿烟彩雾,馨香馥郁,令人陶醉。明代张宁《苏堤春晓》诗道:“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南宋吴唯信《苏堤清明即事》诗云:“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陆游也有“花满苏堤柳满烟”的诗句。可见,写苏堤都离不开烟柳、红桃、歌莺。

(8)、宋郑清之有诗句云:“径行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六和塔苏东坡曾有“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峰”的诗句。

(9)、「潋滟」、「空蒙」等词用得极精当、传神。诗人这两句固然是写当日游湖时「初晴后雨」的眼前实景,但他没有平素对西湖详细的观察和别有会心的领略,相信很难这样提纲而总括其全。

(10)、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1)、--------------------------------------------------------------------------------

(12)、描写庐山的古诗《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3)、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飞盖相追。贪向花间醉玉卮。

(14)、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苏轼)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清秋(欧阳修)天下西湖36处欧阳修去了2处:终颍州西湖

(15)、郎意浓,妾意浓。油壁车轻郎马骢,相逢九里松。

(16)、点评:晏如有安然自若之意,气质中庸得体,寓意安逸祥和,既契合洗心亭的优雅景致,也符合人们对岁月静好的期冀。

(17)、苏东坡曾以“人言山佳水亦佳,下有万古蛟龙潭”的诗句称道龙井的山泉。广东籍革命老前辈叶剑英元帅的一首诗句:“借得西湖水一圈,更移阳朔七堆山,堤边添上丝丝柳,画幅长留天地间。”

(18)、“醉”在诗中体现在哪里?为什么诗题讲“送别”,内容却没有表现?……

(19)、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大文学家、大艺术家,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对后世影响很深。他的诗词,挥洒自如,明快豪放,善于运用新鲜的比喻描写山水景物,善于从常见的事物中揭示深刻的哲理。

(20)、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1)、出处:张矩《应天长·南屏晚钟》:“翠屏对晚,乌榜占堤,钟声又敛纯色。”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关于西湖的古诗大全(精
  • 描写西湖的诗词(精选好
  • 关于祖国的古诗大全三年
  • 关于柳树的古诗(精选好
  • 关于读书的作文标题新颖
  • 关于读书的作文开头结尾
  • 关于读书的作文的结尾
  • 关于古代诚实的故事(精
  • 关于最美的名人名言(精
  • 关于好的名人名言(精选
上一篇:心情低落的说说配图伤感(精选好句121句)
下一篇:没有了
热门文章
  • 精选名人名言及感悟100句
  • 精选关于劳动的名言简短
  • 精选关于爱国的名言诗句
  • 精选诗词名句积累大全1
  • 精选团结的名言警句大全
  • 精选名人文明礼仪格言1
  • 精选尽孝道的名言警句1
  • 精选适合教师的座右铭简
  • 精选读书的三大好处100句
  • 精选小学一年级珍惜时间
  • 最新文章
    • 一首关于西湖的诗(精选好
    • 心情低落的说说配图伤感
    • 有趣的谐音对联大全小学
    • 关于西湖的古诗大全(精选
    • 坚持不懈的近义词50个成语
    • 读书伴我成长演讲稿450字
    • 描写西湖的诗词(精选好句
    • 坚持不懈的近义词语(精选
    • 读书是有用的演讲稿(精选
    • 关于祖国的古诗大全三年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