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络编程
  • 网络文章
  • CMS技巧
  • 软件编程
  • PHP笔记
  • JavaScript
  • 网络昵称
位置:四海网 > 网络文章 > 经典句子 >

小和尚念经歇后语的下一句是什么【文案135句】

人气:59 时间:2024-01-01 12:12:26

小和尚念经歇后语的下一句是什么

1、

(1)、(例句)那家伙一看不对劲,马上脚底板上膏油——溜了。

(2)、(例句)听说,新上任的县委书记,孔夫子挂腰刀——能文能武。

(3)、(注)语出自《三国演义》故事:黄盖准备诈降曹操,通过火攻,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为了取得曹操的信任,周瑜故意借故痛打黄盖,让黄盖假装气愤而投曹。这一场打,是事先安排好的,自然是两厢情愿。常用来表示两方都愿意,毫不勉强。

(4)、(注)《三国演义》载,刘备在新野时,徐庶化名单福,投效刘备。后与其母走散,其母为曹操所获。曹操逼母招庶投操,庶母不肯,曹操又用计骗庶归操。可徐庶进曹营后,一直不跟曹操出策。故有此歇后语。常用来比喻保持沉默或一直不表态度。

(5)、陈述句:用于告诉别人一件事或一个道理,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一般语调平和,句尾一般用句号。

(6)、(例句)你到现在才想起来提出申请,这一批恐怕是李双双死男人——没希望了。

(7)、个、头、块、匹、条、斤、名、位、群、座、口、阵、双、本、道、把、份、根、次、列、架、栋、辆、台、片、轮、只、棵、颗、朵、艘、场、对、封、张、件、所、杆、瓶、顶、项、幅、部、支、枝、首、尊、堆、钩、叶、弯、缕、伙

(8)、(例句)咱看着这件事是大事,而人家领导根本是打鱼的回家——不在乎(湖)。

(9)、(注)灶老爷,灶君神。旧俗腊月要打发灶君神上天述职。送时要叮嘱灶老爷,到了天上,见了玉皇大帝要“有么说么”。常用来表示说的都是实话,没有虚假。

(10)、(注)门神、灶君都是版画,前者贴到门上,后者贴在厨房靠近灶的墙上。二者卷在一起,岂不画里有画。谐音的“话里有话”指说的话有弦外之音。

(11)、(注)人心都在人心里,是说彼此心里都明白,只是心照不宣罢了。

(12)、祈使句:表示命令、请求、希望或者劝阻的句子,根据语句语调可以用叹号、也可用句号。

(13)、(例句)这一群小混混,在这一带简直是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

(14)、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15)、(例句)一听说戏班子要招唱歌的,她就脯肋子长草——慌(荒)心了。

(16)、有口无心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嘴上说了,心里可没那样想。指不是有心说的。

(17)、(注)梁山伯,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人物。此人死板,不知变通,所以说他母亲是死母子。常用来形容人死板,不灵活,不知变通。

(18)、见人不施礼,枉跑四十里;见人施一礼,少走十里地。

(19)、(例句)王美丽说:“就你那样的,我骑自行车下坡——睬(踩)都不睬(踩)。”

(20)、(注)专管咸事,指专管有关咸盐的事。谐音的“专管闲事”,则形容人经常管分外的事、无关紧要的事。

2、

(1)、双引号:表明文中直接引用别人的话、书上的话、人物的话等。

(2)、(例句)你说的这个人,我是瞎子养儿——从没见过。

(3)、(例句)你别看着这小老头其貌不扬,他可是戴着纱帽弹棉花——有功(弓)之臣。

(4)、(例句)我看你,扛着耩子转圈——晕种一个,人家把你卖了,你还帮别人数钱呢。

(5)、复韵母:ai、ei、ui、ao、ou、iu、ie、üe、er(9个)

(6)、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而是借用和这个事或人相关的人或事。

(7)、(注)耩子,过去播种的农具。晕种,表面义是将种子转晕了;隐含义指头脑不清醒,被别人蒙骗、利用的人。

(8)、(例句)三个人在一起合作了不到一个月,就铁匠拆炉子——散伙(火)了。

(9)、(注)半夜三更放大炮,一响大家都受惊吓。此语常用来比喻平时没有什么特殊的表现,一下子做出了惊人的成绩。

(10)、还有一层含义就是做事的时候就是按照常规做,不思考,当然也就没有用心思,也就是心不在焉。形容读书是三心二意,或对所学的并不理解。

(11)、(例句)你就得了吧,别丈母娘面前喝凉水——充壮汉了,你那两下子谁不知道?

(12)、2020统编语文一年级(上)全册默写纸,可下载打印!

(13)、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14)、(注)空想,表面义指在空中想,隐含义指不切实际的想法。

(15)、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

(16)、(注)打鱼的回家里去了,当然不在湖里;谐音的“不在乎”,指没引起注意,不放在心上。

(17)、表明文中直接引用别人的话、书上的话、人物的话等。

(18)、买了麦子习笼屉――不蒸馒头蒸(争)日气卖水的看大河――尽是钱

(19)、(注)就筋,就这样了,不能再改变了。常用来比喻定型了,不能再改变了。

(20)、夸张:对某一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但不是豪无边际没有原则无限的,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3、

(1)、(例句)亲戚间要木匠拉大锯——有来有往,如果长时间不走动,也就没有亲戚味了。

(2)、(例句)开始创业,真可以说是推小车上台阶——一步一个坎。

(3)、反问:用问的语气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气。

(4)、(注)原用来称赞大刘庄的闺女个个勤劳,漂亮,特别会来事。现在多用来讽刺人自我感觉良好。

(5)、(例句)调我到那里去才好呢,瞎子掉到枯井里——到哪里都是摸喽墙。

(6)、(例句)不出两年,我一定能比你过得好,不信,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7)、(注)不落人,别人不说好。背着儿媳妇上泰山,别人能说好吗?此语常比喻出了力却没落下好。

(8)、(注)扁食,水饺。常用来形容有底气或了解情况,能很好地把握事态发展或事物的各种性能。

(9)、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大语文微课堂的语基板块,上期我们学习了“词语”相关的内容,本期我们将目光锁定“句子”,依旧是看点满满的干货哦~

(10)、假设关系:如果(假设、倘若)...就(那么、那就)、即使(就是、就算、纵然)...也(还)

(11)、用于提出问题的句子,句尾语调上升,常有疑问词“呢、吗、呀、么等等”句尾用问号。

(12)、(注)过去送礼是用礼盒抬着,既有礼盒手里还提着肉,显然多了一份礼,这样当然会让受礼者更高兴。常指你备的礼多,受礼者不会不高兴。

(13)、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14)、(注)庄里、小万院是当地的两个村名,两个村过去都以制造陶器(黄盆、黄罐等)闻名。庄里的闺女嫁到小万院去,老行当还是没改变。常用来比喻跟过去一样,没有任何变化。

(15)、用于告诉别人一件事或一个道理,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一般语调平和,句尾一般用句号。

(16)、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17)、破折号:表示出现种种不同的语境、情态和语法意义。

(18)、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19)、礼义廉——(无耻)!本应该是礼义廉耻,但缺了个"耻",所以是:礼义廉——(无耻)

(20)、(例句)假如你想打那块地的主意,我看你是放着煎饼不吃——想么(馍)了。

4、

(1)、开水里煮空笼--------不争包子争口气

(2)、(注)和尚从来不用梳子,你到庙里借梳子当然是走错们了。常用来比喻方向不对,路子不对。

(3)、(例句)走,明白人好讲,糊涂人难缠。我厨子回家——不跟你吵(炒)了。

(4)、反复:为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

(5)、(注)刘备摔孩子,指长坂坡赵云冒死救出刘备的儿子阿斗。当赵云把阿斗交给刘备时,刘备假装生气地把孩子摔在地上。刘备这样做当然是故意给赵云看的,所以说邀满人心。常用来比喻觉得亏欠别人,故意做样子给别人看。

(6)、(例句)实行联产承包,肯定是抬棺材的露着腚——有哭的有笑的:社员们笑,社干部哭。

(7)、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8)、(例句)他八岁那年,娘也因病去世了,从此,他就瞎子丢了棍子——没依靠了。

(9)、(注)芋头,地瓜。屁股下边是木墩子,不透气;口里是芋头,也不透气,所以说,底上都不透气。

(10)、对比:把正反两个事物或者事物的正反两方面一起对照。

(11)、○九十岁的老太太跳井——坚决(尖脚)到底。

(12)、(例句)你还要求赔你两万块钱,这是嘴上抹石灰——白说。

(13)、(注)假毛,表面义指假毛发,隐含义指不真实,做假。

(14)、(注)无发无天,和尚无头发,天被撑开的伞挡住了。谐音的“无法无天”,指毫无顾忌的胡作非为。

(15)、一年级数学:加数、减数、被减数训练(每日20题),可下载打印!

(16)、(例句)结婚还没一年,他就脊梁骨上挂茄子——有外心了。

(17)、(例句)这家伙,在这一带,整天绑着扁担走路——横行霸道。

(18)、我国现代科学家钱学森和邓稼先同其他科学家一起攻关,研制出了原子弹、氢弹,并把卫星送上了天。

(19)、(例句)你看他不动声色,他是塑神匠不给神磕头——知道老底。

(20)、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两个句子或短语表达意思相近相关或相反的。

5、

(1)、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2)、(注)本地的习俗,大年初一不走亲戚,不串朋友,所以家里吃饺子的都是自家人。常用来比喻都是自家人,别见外。

(3)、并列关系:一边...一边..、一面...一面..、不是...而是..、有时...有时..、既...又..、又...又..、那么...那么...

(4)、(例句)你这孩子,我看是姥娘哭儿——没救(舅)了。

(5)、(例句)这家伙,裹脚布扎腰——臭了一圈,四邻都不理他。

(6)、(注)包公,包拯,北宋名臣,秉公执法,铁面无私,只是面色黝黑。“心不黑”的隐含义指公正、正直,没有坏心思。

(7)、(注)丈母娘是岳母,丈母娘的嫂当然是大岳母了。谐音的“大约某”,指大概估计。

(8)、(例句)你这人怎么是盐店的保管——专管闲(咸)事?

(9)、(注)坎,坎子(歇后语)。此语常用来指人说话时用的歇后语多。

(10)、例:(1)不许随便乱走!(2)请把那本书给我。

(11)、感叹句:用于抒发感情、表示感叹的句子,句尾用叹号。

(12)、(例句)你跟着瞎跑什么,这里二大爷娶媳妇——没你小侄的事,你该去哪里去哪里吧。

(13)、(注)长到一丈二尺高的和尚,举手摸不着头脑了。“摸不着头脑”,隐含义指弄不清是怎么一回事。

(14)、(例句)你这几年,净干一些背着儿媳妇上泰山——挨压不落人的事。

(15)、比喻:就是打比方,利用事物间相似的地方,借一个事物说明另一个事物的方法。

(16)、(注)面对着一桌人放了响屁,很尴尬,用拉桌子的举动转移别人的注意力,从而掩盖自己的羞愧。常用来比喻做了对不起人的事,用拙劣的办法加以掩盖。

(17)、(注)哑巴在交流时,用手脚比划,所以说指手画脚。常用来表示乱加批评或随意发号施令。

(18)、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

(19)、反语:故意说反话,用一种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表达意思。

(20)、表示命令、请求、希望或者劝阻的句子,根据语句语调可以用叹号、也可用句号。

(1)、(例句)你这样说,就有点捋着胡子过河——谦虚(牵须)过度(渡)了。

(2)、(例句)要问什么时候能完成任务,我只能告诉你,小孩吃粽子——还早(枣)来。

(3)、(例句)你还想到巴厘岛上去遛一趟,你过河湿小辫——木(沐)的不浅。

(4)、(例句)他到县里告状,找了好几个部门,结果是拉了弦的手榴弹——给谁谁不接。

(5)、(例句)这虽然只是一盒普通的点心,但是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情重。

(6)、(注)聋子遇见哑巴,聋子不闻,哑巴不问。常用来形容对有关的事情漠不关心。

(7)、递进关系:不仅...而且、不是...甚至、不但...而且、不但(不仅、不只)...还(又、也)

(8)、                 (标点符号)

(9)、(例句)教给你个曲你都不会唱,你这人真是梁山伯的娘——死母子。

(10)、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后山前处处梅。(王安石)

(11)、(例句)所有的形象工程,对老百姓来说,都是聋子的耳朵——摆设。

(12)、着重号:表示文中特别重要,需要注意的字词句。

(13)、树红树碧高低影,烟浓烟淡远近秋。(四川青城山真武殿)

(14)、(注)《汉晋春秋》载,魏帝曹髦在位时,大将军司马昭专权,图谋夺取帝位。魏帝曹髦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形容其野心。此语常用来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15)、(注)完味了,表面义指临完留下的气味;隐含义指没指望了,没办法了,没本领了。

(16)、修辞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17)、(例句)从这个学校转到那个学校,本想你能重新做人,谁想你庄里的闺女嫁到小万院——如旧卖黄盆,一样的打架,逃学。

(18)、(注)漤柿子,长时间地用温水浸泡柿子,使其去掉涩味。胳肢窝,腋窝。此语常用来责备、讽刺人懒。

(19)、感叹号:用于表示强烈感情的句子末尾的停顿和语气。

(20)、(注)木匠拉大锯的时候,有两人在大锯两头,你拉一下,我拉一下,所以说“有来有往”。“有来有往”的隐含义为,亲戚朋友等相互走动,相互交往。

(1)、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后山前处处梅。(王安石)

(2)、(注)要味,表面义指要的是那个味道。隐含义为显示个性,故意显摆,让人夸奖,羡慕。此语有讽刺意。

(3)、○挑着灯笼上杨树——造(照)洋(杨)孽(叶)。

(4)、(例句)我这人是包公断案——脸黑心不黑,不信,去问问邻居。

(5)、(注)常用来比喻凭借别人或某事物而得到好处。

(6)、(例句)后来,他转过头来投奔戴笠,结果是和尚庙里借梳子——走错门了,仕途也就一直不顺。

(7)、(例句)你这小子,这一回可是十字路口打锣——四方闻名了。

(8)、卖水的看大河――尽是钱卖炒勺的――拣有把握的来

(9)、兔子尾巴――长不了腿肚子上绑暖壶――水平比较高

(10)、(例句)要问他为什么打着领带掰棒子,人家那是吃馍馍蘸鸡屎——要的那个味。

(11)、(例句)那时候,日寇已经是叫花子跳崖——穷途末路了。

(12)、万丈悬崖上的鲜桃――没人睬(采);没人尝过

(13)、(例句)你呀,又当神老嬷子又当鬼——两面装好人,真是老滑头。

(14)、是...还是不是...就是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不宁愿...不愿...

(15)、每年的12月25日是西方的圣诞节,庆祝活动从12月24日晚上的圣诞夜开始,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1月6日。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盲人摸象的歇后语怎么说
  • 挂羊头卖狗肉的歇后语是
  • 坐井观天下一句是什么歇
  • 秀才遇到兵后面的歇后语
  • 泥菩萨过江 一一歇后语
  • 写一句带谐音的歇后语是
  • 唐僧的书一本正经谐音歇
  • 项庄舞剑歇后语的下一句
  • 武松打虎歇后语后一句
  • 高射炮打蚊子下一句是什
上一篇:情人节表白长文(精选好句72句)
下一篇:没有了
热门文章
  • 精选名人名言及感悟100句
  • 精选关于劳动的名言简短
  • 精选关于爱国的名言诗句
  • 精选诗词名句积累大全1
  • 精选团结的名言警句大全
  • 精选名人文明礼仪格言1
  • 精选尽孝道的名言警句1
  • 精选适合教师的座右铭简
  • 精选读书的三大好处100句
  • 精选小学一年级珍惜时间
  • 最新文章
    • 小和尚念经歇后语的下一
    • 情人节表白长文(精选好句
    • 政治素质五个方面自评报
    • 伤心难过的成语(精选好句
    • 黯然和怅然造句(精选好句
    • 志愿服务理念是哪三个内
    • 馈赠造句三年级上册(精选
    • 真让人赏心悦目的意思(精
    • 飞鸟集的情话(精选好句
    • 遮风挡雨的造句怎么写(精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