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勤俭节约的古诗
1、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选自朱子治家格言
2、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有关于节俭方面的古诗(10首)君子以俭德辟难。
3、一般人不知道种田人的辛苦,竟说田里的稻禾是自然而然就长成的。
4、(出处)《周易·否》(大意)君子用俭朴的德行来避免危难。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5、●思前顾后,吃穿常有。
6、归舍遗儿子,怀抱不可虚。
7、 《悯农》李绅(唐代)
8、一朝哭都市,泪尽归田亩。
9、●细水长流,遇灾不愁。
10、我寄宿在五松山下的农家,心中感到十分苦闷而孤单。农家秋来的劳作更加蒙忙,邻家的女子整夜在舂米,不怕秋夜的清寒。房主荀媪给我端来菰米饭,盛满像月光一样皎洁的素盘。这不禁使我惭愧地想起了接济韩信的漂母,一再辞谢而不敢进餐。
11、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2、唐代李绅《悯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3、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14、朱熹:葱汤麦饭两相宜,葱补丹田麦疗饥。莫谓此中滋味薄,前村还有未炊时。
15、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6、不识天地心,徒然怨风雨。
17、(出处)《左传·庄公二十四年》。(大意)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
18、节约时间胜过储存金银。——谚语
19、总体思路:即使是一粥一饭,也要觉得来的不容易;哪怕是半根线或者半根线,也要想到工作的艰辛。
20、谢石将军的管家前来贺喜,看到一个仆人牵着一条狗走出来。管家问道:“你家小姐今天出嫁,怎么一点筹办的样子都没有?”仆人皱着眉说:“别提了,我家主人太过分节俭了,小姐今天出嫁,主人昨天晚上才吩咐准备。
二、关于珍惜粮食的古诗100首
1、房梁挂钱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日子,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
2、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3、(出处)《墨子·辞过》(大意)节俭就会昌盛,淫佚享乐就会败亡。勤俭节约的故事:季文子的故事季文子出身于三世为相的家庭,是春秋时代鲁国的贵族、著名的外交家,为官30多年。
4、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5、让我们赏析古诗中的勤俭节约美德!
6、他一生俭朴,以节俭为立身的根本,并且要求家人也过俭朴的生活。他穿衣只求朴素整洁,除了朝服以外没有几件像样的衣服,每次外出,所乘坐的车马也极其简单。
7、农民终年没有闲暇,到了五月加倍繁忙。
8、《咏史二首·其二》(唐)李商隐
9、诗人在最后两句给这幅静态画面加上了动态的人物,虽然是虚写,却给原野增添了无限生机,让人想见初夏田间活跃的情状并感受到农忙的劳动气氛。
10、岁丰仍节俭,时泰更销兵。圣念长如此,何忧不太平?(出自唐白居易《太平乐词二首》)
11、倡导文明用餐,推广公勺公筷;
12、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晋·陶潜《劝农》
1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14、此后,他也效仿季文子,十分注重生活的简朴,妻妾只穿用普通布做成的衣服,家里的马匹也只是用谷糠、杂草来喂养。卖狗嫁女东晋有个大官叫吴隐之,他幼年丧父,跟母亲艰难度日,养成了勤俭朴素的习惯。
15、大意:忧虑操劳国事可以使国家兴盛发达,追求安逸享乐可以招致自己的灭亡。
16、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17、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18、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19、《诫子书》两汉:诸葛亮
20、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三、关于勤俭节约的古诗
1、●节省下来多少,就是得到多少。(丹麦)
2、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3、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4、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5、看着这些,我想起自己不从事耕种,但是奉禄却是来自乡里,心中深感惭愧。
6、《金陵览古·半阳湖》年代: 唐 作者: 朱存江南龙节水为乡,水不纯阴又半阳。
7、他疏于农事,又不肯精耕细作。关于勤俭持家的诗句有哪些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代李绅《悯农二首》)
8、注释:⑴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⑵粟:泛指谷类。⑶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粮食颗粒。⑷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⑸犹:仍然。关于节约粮食的古诗悯农
9、如果天下平静无事,到处都是溢美和逢迎,那么,无耻、欺诈和愚昧更将有滋长的余地了;没有人再揭发,没有人再说苛酷的真话!——林斯基
10、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11、成家子,粪如宝;败家子,钱如草
12、赵朴初《宽心谣》:少荤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细也香甜;新旧衣服不挑选,好敢御寒,坏也御寒
13、节俭朴素,人之美德。——明·薛瑄
14、解释:俭节还是淫佚,决定事业的兴亡。
15、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16、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7、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勤俭节约,爱惜粮食的传统,“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些经典古诗词,至今仍提醒我们要珍惜粮食,拒绝浪费。珍惜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词中,了解那些描写珍惜粮食的诗句。
18、我原以为这回主人该破费一下了,谁知主人竟叫我今天早晨到集市上去把这条狗卖掉,用卖狗的钱再去置办东西。你说,一条狗能卖多少钱,我看平民百姓嫁女儿也比我家主人气派啊!”管家感叹道:“人人都说吴大人是少有的清官,看来真是名不虚传。”
19、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唐李商隐《咏史》
20、(大意)君子用俭朴的德行来避免危难。
四、勤俭节约的古诗词七言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三国时期·诸葛亮
2、(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大意)老百姓的生计在于辛勤劳作,只有勤于劳作,财物才不会匮乏。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3、愿同尧舜意,所乐在人和。
4、从今天起,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
5、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6、一方面,阐明俭朴的德行有助于防患于未然,防止奢靡腐化等行为;另一方面,在面临危难的时候,特别是在面临物质匮乏的困难时,具备俭朴的德行有助于克服危难。《周易》的作者认为,天地万物都有顺与不顺、通与不通之时,不顺不通,就要修身养德,不能过分彰显自己,以渡过难关。
7、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含慕富贵,枉道速祸。——司马光《训俭示康》
8、这首诗描写农民在雨天半夜辛劳耕作的情形。后两句用“力俱尽”与“殊未明”作鲜明的对比,反映了农民早出晚归、不知疲倦的辛苦劳动生活。
9、宋杨万里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10、君看一叶舟,出入风波里。
11、又见一位贫苦农妇,抱着孩子跟在人旁。
12、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译文:一碗粥饭,当想来之不易;半根丝线,常记织得艰难。
13、记住:节约粮食从我做起!
14、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15、●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16、译文: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17、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
18、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19、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20、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五、关于勤俭节约的古诗10首
1、(提示)古往今来,成功的创业者大都经过艰苦奋斗的阶段,所以比较注意勤俭节约。但是对守业者来说则正好相反,他们没有经历过创业的艰辛,容易贪图奢侈享乐,最终的命运必然是事业的衰败,国家的灭亡。
2、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3、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4、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5、查看全部8个回答写回答有奖励
6、天地间,人为贵。立君牧民,为之轨则。车辙马迹,经纬四极。黜陟幽明,黎庶繁息。於铄贤圣,总统邦域。封建五爵,井田刑狱。有燔丹书,无普赦赎。皋陶甫侯,何有失职。嗟哉后世,改制易律。劳民为君,役赋其力。舜漆食器,畔者十国。不及唐尧,采椽不斫。世叹伯夷,欲以厉俗。侈恶之大,俭为共德。许由推让,岂有讼曲?兼爱尚同,疏者为戚。
7、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8、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禾还。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
9、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0、译文: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却仍有劳苦农民被饿死。
11、释义:由节俭进入奢侈(是)容易(的),由奢侈进入节俭(却)困难(了)。
12、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论语卫灵公》
13、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范纯仁列传》)译文:只有节俭可以使人廉洁奉公,只有宽容可以使人养成好的品德。描写节俭的诗句描写节俭的诗句:
14、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15、《半阳湖》年代: 唐 作者: 朱存临轩解褐赐汤沐,一节两节水苍玉。
16、《赠制刻漏前挈壶王君囦》年代: 宋 作者: 许景迂江南龙节水为乡,水不纯阴又半阳。
17、●勤能补拙,省能补贫。
18、眼下胡花乱铺张,往后日月空荡荡
19、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地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清)朱柏庐
20、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