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足为训什么意思
1、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可近年来报纸电视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语,大错特错了。
2、“中国”一词所指范围,随着时代的推移而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的扩展过程。当《尚书》上出现“中国”时,仅仅是西周人对自己所居关中、河洛地区的称呼;到东周时,周的附属地区也可以称为“中国”了,“中国”的涵义扩展到包括各大小诸侯国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而随着各诸侯国疆域的扩张,“中国”成了列国全境的称号。秦汉以来,又把中原王朝政权统辖范围之内的地区都称为“中国”,“中国”一名终于成为我国的通用名号。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则成了专指我们国家全部领土的专用名词。
3、一哄而散hòng(哄堂大笑hōng哄逗哄骗hǒng)
4、(释义)形容尽致的意思,指文章的细腻生动。现也用来表示丑态毕露。
5、误例:兄弟俩原来关系亲密,好得不可开交,但是自从弟弟结了婚,不知怎么,两兄弟渐渐形同路人。
6、含“为”且意思是“作为”的成语有:助人为乐、不足为训、画地为牢。
7、浙江丽水lí(不读lì)
8、武官一品、二品绘狮子,三品绘虎,四品绘豹,五品绘熊,六品、七品绘彪,八品绘犀牛,九品绘海马。文武官员一品至四品穿红袍,五品至七品穿青袍,八品和九品穿绿袍。所以,当时“衣冠禽兽”一语是赞语,颇有令人羡慕的味道。
9、意思:假:借;归:归还。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10、(示例)这些人处心积虑地制造假药,就是为了赚黑心钱。
11、(示例)他是个胸无城府的人,很是单纯坦率。
12、误例:我们在飞机上俯瞰着祖国的沧海桑田,不由得被眼前的美丽景色所陶醉。
13、坐阵(镇)旁证(征)博引
14、示例:所以近七八年来,历任巡抚者引以为戒,不敢委他事情。
15、实际上,这些句子都误用了“阑珊”一词。
16、反义词:不易之论、不刊之论、天经地义
17、罗(啰)唆蛛丝蚂(马)迹
18、三是表示“残、将尽”,如“春意阑珊”,意思指春天渐去渐远。
19、(bù zú wéi lǜ)
20、(示例)许多反动宣传影片,光是列举名目就不胜其烦。
二、不足为训不足为训
1、到了明朝中晚期,宦官专权,政治腐败。文官武将欺压百姓无恶不作,声名狼藉,老百姓视其为匪盗瘟神,于是,“衣冠禽兽”一语开始有了贬义,老百姓对为非作歹、道德败坏的文武官员称其为“衣冠禽兽”.
2、世外桃园(源)脏(赃)款
3、(反义词)不易之论、不刊之论、天经地义
4、(出处)明·胡应麟《诗薮》:“君诗如风螭巨鲸;步骤虽奇;不足为训。”
5、三人成虎
6、误例:他在地主家当长工的时候,吃的是粗茶淡饭,住的是猪棚狗窝,干的是牛马活儿,受尽了剥削和凌辱。
7、根据上述解释,我们可以明白“不负众望”与“不孚众望”是两个意义截然不同的词语:“不负众望”意思是不辜负大家的期望,而“不孚众望”意思是不能使群众信服。这两个成语虽只有一字之差,意思却截然相反。
8、显然,所谓的丰碑在当时的语境之下,就是一种特殊的葬礼规格。先是只有天子才可使用,后来发展到公室成员,再往后发展到诸侯亦可用。后人沿袭了此种习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普通百姓也学着用起了“丰碑”,他们在自己亲人的坟前立起了石头。只是他们忘了原来的碑是下葬的工具,忘记了碑最原始的功能。
9、“七月流火”语出《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诗中,七月并非公历七月,而是指农历。如果换算为公历,那就是相当于八九月份。“火”是指大火星,大火星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火星。火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而大火星则是恒星。它是天蝎座里最亮的一颗星,中国古代称之为心宿二。它是一颗著名的红巨星,放出火红色的光亮。“流”指的是西沉,就是向西边落下。我们的祖先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观察到,每年的夏末秋初,这颗红色的巨星就会落向夜空的西边,也就是把这种天象变化当作天气将逐渐转凉的征兆。所以,“七月流火”不是指七月份的天气热得像流火,而是指天气日渐转凉。
10、因为竹简木牍都要反复使用,可以把旧文削去,重写新文,这个过程就称“刊削”。
11、胸无城府
12、原文:知往鉴今,驱曹荡吴,非同小可也。
13、比喻勇于承担重任,领头去干。在重要的作业任务面前,总能看到西北石油人挺身而出的身影。
14、(误用)常被误用为“进入屋子”。
15、(释义)卓尔:突出的样子;不群:与众不同。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16、“训”字的义项有以下几种:第一种,典法曰训。如《诗经·大雅》:“古训者,故旧之道,故为先王之遗典也。”
17、(释义)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
18、古人在竹简、木牍上刻写文字来记言述事,刻写有误需要修改时,就使用一种称为“削”的青铜利器削去一层后重写,这叫做“刊”。“刊”的本意,也就是用刀消除。《说文解字》说:“刊,多也。”既然多了,自然就要消除。
19、 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0、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项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
三、不足为训的是什么意思
1、如今,“曾几何时”是一个使用率非常高的词语,但是也容易用错。如下面两句话就误用了“曾几何时”.
2、(释义)云:说。不知道说的是什么。言语混乱或空洞,令人摸不着头脑。
3、衍义:引申指“典式、法则”。如:不足为训。
4、误例:这些办事的规矩,在我们看来早已习惯成自然了,可对那些初到中国的外国朋友来说简直是不可理喻的。
5、西北石油人始终践行精雕细琢每一事的工作理念,秉持匠人精神,将每一件事、每一件工作当做一件作品来做,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负责到底。对待工作,发挥“钻”字诀,“钻”得进去、“钻”得深入,全面做好产量、安全、成本三大攻坚战的每一阶段工作,精心完成全年阶段产量目标,保证生产安全平稳无事故。
6、如此,“阿堵物”虽然不是最重要的,但也是不可缺少的。天天饿得前胸贴后背,看谁还不言“阿堵物”。
7、书名于策,就位朝班。意指做官。
8、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西北石油人也是如此,不分昼夜,在属于自己的岗位上坚守着,忙碌着。
9、渐染东渐入海jiān(不读jiàn)
10、例句:亚马逊能提供大量附加资源,在这点上,巴诺难以望其项背。
11、嫉妒jí(区别忌妒jì)
12、模样mú(区别模型mó不读(瞙))
13、道行héng(修行的功夫,比喻本领。不读hang,xing)
14、“补官扬州,公得谢归。曾几何时,讣者来门。”
15、我们有必要从“凯旋”这个词说起。“凯”字本作“”(qǐ),也作“”,本义是“军队得胜所奏的乐曲”,引申为胜利之意。《说文》解释得很清楚:“,还师振旅乐也。”并加了按语:“经传多以为之。亦作凯。”《礼记·表记》说:“凯以强教之。即以胜乐为训。”而《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中则有这样一句:“振旅恺以入于晋。”宋代刘克庄也在《破阵曲》中写道:“六军张凯声如雷。”再看“旋”字。“旋”字在《说文》中被解释为“周旋,旌旗之指麾也”.《小尔雅》释为“还也”,《字林》则解作“回也”,意思可理解为“返回”.李白在《寄东鲁二稚子》中写道:“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综合起来,“凯”就是胜利,“旋”就是归来,而“凯旋”就是胜利归来。
16、(示例)这一招太好用了,每次遇到困难都屡试不爽。
17、要是形容一个人有些呆头呆脑、痴傻发愣的样子,人们往往会用“呆若木鸡”这个贬义词。然而,“呆若木鸡”最初的含义和现在的用法没有丝毫关系,反倒是一个褒义词。
18、策名就列( cè míng jiù liè )
19、正确释义:无可挽救,不可救药。有人将此词与“一发而不可收”揉到一起用,变褒为贬。一发而不可收,形容对发生的气势难以控制。
20、(示例)喜讯传来,首都万人空巷,人们兴高采烈走上街头,在广场举行庆祝游行。
四、不足为训是啥意思
1、(误用)易误解为靠着马匹可以等待什么。
2、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卑,低下;亢,高。
3、一场大战cháng(不读chǎng,用于事情的经过)
4、(出处)楚·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5、(释义)城府:城市和官署,比喻难于揣测的深远用心。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
6、不足为训
7、庄子这则寓言很有趣,同时也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让人不由得想到古人所说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在庄子看来,真正有大智慧的人表现出来的也许是愚钝,真正有高超的技巧的人看起来却有些笨拙,真正勇敢的人往往被别人误解为胆怯。但是,如果真正处于非常境况时,这些人往往能够表现出非同寻常的能力。庄子通过这则寓言,也许是在阐明“相反的两极在某种高度便相互接近转化”的道理,这正是道家思想所特有的辩证思维。
8、意思: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9、(出处)司马迁《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
10、(释义)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
11、不足为训(bùzúwéixùn)(释义)足:够得上;训:法则,典范。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出处)明·胡应麟《诗薮》:“君诗如风螭巨鲸;步骤虽奇;不足为训来自。”
12、例句:我得了这一封信,似乎还差强人意
13、(误用)易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14、(词语解释)不足:不值得;训:法则,教导,规范。解释为不值得作为效仿的准则。
15、氛围fēn(无去声,不读“奋”,读作“分割”的“分”)
16、(出处)明·胡应麟《诗薮》:“君诗如风螭巨鲸,步骤虽奇,不足为训。”
17、唐玄宗李隆基年轻时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但是,后来任用李林甫为宰相,政治开始腐败。公元745年,封杨玉环为贵妃,纵情声色,奢侈荒淫,政治越来越腐败了。李林甫死后,唐玄宗便任命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做宰相,把朝廷政事全部交杨国忠处理。一时间,杨家兄妹权势熏天,把整个朝廷搞得乌烟瘴气。
18、既然“凯旋”就是“胜利归来”的意思,那么,何必非要在前面加上“胜利”,或者在后面加个“归来”呢?
19、正确释义:浑身都是伤痕。已包含“浑身”的意思,不能再说“浑身遍体鳞伤”。
20、不孚众望。孚:信服。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现在常被误用来形容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五、不足为训的意思是什么?
1、意思: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
2、(出处)清·汪琬《与周处士书》:“言论之超卓雄伟,真有与诗书六艺相表里者,非后世能文章家所得望其肩项也。”
3、(误用)常误用为“不厌其烦”。
4、在遇到紧要工作时,大家需要一齐努力,把工作又快又好又安全地做好,保障生产安全平稳运行。
5、2,指小水。例如:南朝谢灵运《三月三日侍宴西池》诗:“滥觞逶迤,周流兰殿。”
6、(释义)形容受到良好的教化。
7、突然想起,在《书法报》创刊二十周年的题贺作品中,有“一以贯之,不孚众望”之句。想来也是不加区分,错用了。
8、荀子曰:“昔者江出于岷山,其始也,其源可以滥觞;及其至江之津也,不放舟,不避风,则不可涉也。”《孔子家语·三恕》中也有类似的话:“夫江始出于岷山,其源可以滥觞。”“滥觞”一词,出现于此。水源所出,其始甚小,只能浮起酒杯,因此后来就把“滥觞”比喻为事之开始。“滥觞”,不但古代文献中较为多见,现代书籍、报刊中也较为多见。
9、“中国”一词最早见于周代文献,后来随着所指对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国”字的含义是“城”或“邦”.“中国”就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古代文献记载中,“中国”一词有五种不同含义:一指京师,即首都;二指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三指中原地区;四指国内、内地;五指诸夏(华夏)或汉族居住的地区和建立的国家。《史记》、《汉书》经常出现这样的称谓。
10、(示例)为人要正派,莫做瓜田李下,惹人怀疑之事。
11、(鸣钟列鼎):钟,打击乐器,泛指一般乐器;鼎,盛物食器。谓用食时身边响着乐器,眼前列着鼎器。后形容古代贵族高官生活的豪奢。
12、例句:曾几何时,故山疑梦还非。
13、“仁者”为何要“乐山”
14、正确释义: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不能理解成“自己没有什么长处”。
15、(鸣钟食鼎):钟,打击乐器,泛指一般乐器;鼎,盛物食器。谓用食时身边响着乐器,眼前列着鼎器。形容古代贵族高官生活的豪奢。
16、在听人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时,突然听到他说:“要取得好成绩,一定要勤思好学、不耻下问。因为没有老师的指点,很多问题我们很难理解。”猛一听没什么,可一想问题就出来了。
17、(释义)比喻谣言或讹传经多人重复述说,就能使听者信以为真。
18、误例:有些人对于闯红灯总是不以为然,认为只要不与汽车撞上,总会没事的。
19、(误用)常误用为享受春天的美景。
20、(误用)易误解为下车到达某个地点。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