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菜根谭为什么很少人看
1、那么,要么这是假经典,要么是解读有问题。
2、因此,为自己的人生事业做积蓄、做准备的机会有很多。而许多人之所以认为自己没有时间,这就不是客观环境的问题,而是心态的问题。
3、所以,假如人们常用事后的悔悟,来对一件事的开端作判断参考,就可以消除一切执迷不悟,恢复聪明的本性。能做到这一点,就会真性坚定,做事情也就不会偏离正道了。
4、闲中不放过,忙处有受用。东晋时期,名将陶侃主政荆州。他视察战船制造进展期间,发现地上到处扔着木屑和竹头。于是吩咐手下将残余用料收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后来新年期间,荆州大雪,除雪后地面湿滑。陶侃吩咐将旧年收好的木屑拿出来,洒在路上,一下子就解决了官员出入困难的问题。陶侃死后,大将桓温征战四川,但发现装战船用的竹钉不足。这时有人想起了陶侃储存下来的竹头,原本的“废物”终于派上了用场。
5、在中国的武侠电视剧中,都会塑造一个类似“扫地僧”之类的经典角色。
6、人生在世,必须要有些不较劲的智慧
7、释义:年纪大时,体弱多病,都是年轻时不注意爱护身体所招来的病根儿;一个人事业失意以后还会有罪孽缠身,那都是得志时埋下的祸根儿。因此一个有高深修养的人,即使生活在幸福环境里,处在事业巅峰中,也要兢兢业业,戒骄慎言,为今后打下好基础。
8、作家孙睿在《跟谁较劲》里说过:20岁,跟学校较劲;25岁,跟老板较劲;30岁,跟自己较劲……
9、反复阅读,每一遍都有不同的领悟。
10、饱后思味,则浓淡之境都消;色后思淫,则男女之见尽绝。故人常以事后之悔悟,破临事之痴迷,则性定而动无不正。
11、释义:人的心体变化,跟大自然的变化是一致的。人在一念之间的喜悦,就如同自然界有景星庆云的祥瑞之气;人在一念之间的愤怒,就如同自然界有雷电风雨的暴戾之气;人在一念之间的慈悲,就如同自然界有和风甘霖的生生之气;人在一念之间的冷酷,就如同自然界有烈日秋霜的肃杀之气。人有喜怒哀乐的情绪,天有风霜雨露的变化,又有哪些能少了呢!人的喜怒哀乐只要能像天空中的风云雷电那样,随起随灭,那么,人的心体就能清净明亮,没有障碍,就能与宽广无边的天地相通了。
12、回复35收看:不骗你,吃太饱很可怕!
13、《菜根谭》为明朝人洪应明收集编著,与同朝代陈继儒的《小窗幽记》和清朝王永斌的《围炉夜话》合称为“处事三大奇书”。全书采用语录体的形式,共有三百六十条,分为上下两册。《菜根谭》用一部用道德格言的形式指示人性的善恶,教导人们如何从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得到解脱的书。作者洪应明年轻时醉心于功名,中老年以后转向佛教,最后给自己起了一个还初道人的名号,所以,在此书中既有儒家的中庸思想,又含佛教的出世思想,还有道家的无为思想。
14、释义:当意志不能控制把握的时候,先应该远离繁华喧闹的地方,让自己看不见物欲,这样就不会心神迷乱,以便领悟到清明纯净的本性。等到意志坚定可以自我控制时,就要让自己生活在纷乱嘈杂的地方,即使看到物质的诱惑也不会心神迷乱,借以培养自己成熟质朴的灵性。
15、正所谓:经典处处在,国学时时存。可以说,孩子学习国学文化对学业和成长都是很有必要的。
16、那么,你可能就会陷入怀疑生活,怀疑人生的境地,感受不到人生的乐趣。
17、为什么这种人就会给我们一种成熟、智慧、超然的感觉,令人敬仰呢?
18、佛印回答:“我看你像一尊佛。”
19、色欲火炽,而一念及病时,便兴似寒灰;名利饴甘,而一想到死地,便味如嚼蜡。故人常忧死虑病,亦可消幻业而长道心。
20、周国平说,“人生许多痛苦都源于盲目较劲”。中国人尤其如此。我们给自己设定太多标准,太多比较,有人死磕到底获得了成功,但更多的人,在无端的较劲里,心中满是负累。
二、菜根谭100句经典
1、遇沉沉不语之士,且莫输心;见悻悻自好之人,应须防口。
2、遇到沉默寡言的人,最好不要完全交付真心,保留自己的底线;遇到整天怨天尤人却又自以为是的人,一定要注意少说话为妙,对所说的话也要多多谨慎。
3、“未雨绸缪,有备无患”告诉孩子闲暇时不让时光轻易流过,抓紧时间做准备,忙的时候自然有用。求学要虚心,虚心才能进步。面对诱惑,要坚定信念,予以抵制。?
4、因为四大名著是小说,而《菜根谭》不是小说;如果想听道理长烟除品发边满苦复,《论语》《中庸》《老子》………………都很够看了;当然,《菜根谭》是本好书,但是在古代要明两让一本书流传,成为视位四袁家喻户晓的书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嗯~「人视刑凯常望束职助就咬得菜根,则百事可成。」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流行起来了,事情就不简单了吧。看到百事可成之人这是好书,但多少人会这么想呢?安贫乐道——驯化吧。说是高不成低不就也不为过。当然,这是本好书。
5、当然,我这里相信第二种——是我们解读有问题。
6、《菜根谭》有众多版本,但适合孩子阅读的却很少,而这套《少年乐读菜根谭》是我看过这么多的国学经典,十分通俗易懂的一本,十分适合孩子阅读的一本。
7、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当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当严,待庸众之人当宽严互存。
8、释义:上天给一个人聪明圣智,派他教导一般人的愚钝;可是世上一些人,反而喜欢卖弄自己的才华,来暴露别人的缺点。上天给予一个人财富,派他来救助众民的贫苦;可是世上一些拥有财富的人,却仗恃自己的财富来欺压别人的贫困。这些人,真是违背天意该受到惩罚的罪人。
9、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宽,而卑者自隘;风花雪月本闲,而劳攘者自冗。
10、正所谓:少年不读《菜根谭》,活到百岁也枉然!人生若能读懂《菜根谭》则百事可成!
11、事稍拂逆,便思不如我的人,则怨尤自清。心稍怠荒,便思胜似我的人,则精神自奋。
12、难点注释下还有整段白话译文,让孩子便于理解,轻松阅读。
13、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
14、一代伟人毛泽东也说:“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
15、事业文章随身消毁,而精神万古如新;功名富贵逐世转移,而气节千载一日。君子信不当以彼易此也。
16、面对欲壑纵横、人浮于事的现状,人总得为自己闭门、闭口或闭心。不乱于心,方能将最纯朴的快乐尽收心底。
17、人肯当下休,便当下了。若要寻个歇处,则婚嫁虽完,事亦不少。僧道虽好,心亦不了。前人云:“如今休去便休去,若觅了时无了时。”见之卓矣。
18、释义:别人争名夺利与我无关,我也不必因为别人的醉心名利就嫌弃他;恬静淡泊是为了造就自己的个性,因此也不必向别人夸耀世人皆醉我独醒。这就是佛家所说“既不被物欲所蒙蔽,也不被空虚寂寞所困扰,就能使身自在而心悠然”的人。
19、你从来就没有经历过,拿起过,那么,你也就没有资格说你无所谓,放得下。
20、幽人清事总在自适,故酒以不劝为欢,棋以不争为胜,笛以无腔为适,琴以无弦为高,会以不期约为真率,客以不迎送为坦夷。若一牵文泥迹,便落尘世苦海矣!
三、菜根谭最经典的一句
1、释义:能过粗茶淡饭生活的人,多半是心地像冰玉般纯洁的人;而贪求华服美食的人,多半是甘愿卑躬屈膝、奉承讨好的人。因此,一个人的志向要在清心寡欲的状态下才能表现出来,而一个人的节操却从贪图享受中丧失怠尽。
2、风恬浪静中,见人生之真境;味淡声希处,识心体之本然。
3、释义:勤奋的人应该努力在品德和义理上下功夫,可是有的人却假借勤奋的美名增长自己的贪欲;俭朴的人应该把财货和利益看得淡泊,可是有的人却以俭朴为名来掩饰自己的吝啬。勤奋和俭朴本来是有德君子立身处世的信条,反而成为市井小人营利徇私的工具,真令人感到惋惜。
4、释义:波浪滔天时,坐在船中的人并不知道害怕,而站在船外的人却吓得胆战心惊;公共场合中有人放肆谩骂在座的人,同席的人并不知道警惕,而站在席外的人却吓得目瞪口呆。所以,有才德的人即使被某件事卷人旋涡中,心智也要超然于物外。
5、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6、主编:朱永斌采编:朱学明发布:赵振宇
7、而静心、调息之后就不会有杂念产生了。比如在静心的时候,我知道很想找一个事情做,但又不敢说出来;或者我知道很难与人沟通;又或者我知道必须做好某事;但是我又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又或者因为我没有去做而被别人认为是我做的不对等等这些杂念发生后,我就无法去做事情了。这就是为什么人在静心时很容易被外面的杂念所控制。所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反省也是非常重
8、优质厚实纸张,颜色柔和不刺眼,保护孩子视力。
9、生活容不容易,关键看你怎么活。处境在于心境,心境改变了,处境也会改变。你向生活要得越多,你就会变得越紧张、越复杂,生活也就越不容易。反之,你对生活要求的越少,就越容易满足,越容易快乐。江山明月,本无常主,得闲便是主人;大道至简,活在当下,知足便能常乐。
10、释义:人生就像击石所产生的火光一样一闪即逝,在这种短暂的生命里去争名夺利究竟能剩多少时间?人类在宇宙中所占的空间就像蜗牛触角那么小,在这狭小的地方去争强斗胜究竟有多大空间呢?
11、有趣,是艰难岁月里的底牌。苏轼趁着月色欣然起行,夜半去承天寺找张怀民,看月色,看积水。数十字写得有滋有味,绝想不到他俩刚刚经历审问折磨,流放于此,正是人生的最低谷。
12、《菜根谭》和做菜没有任何关系,千万不要误认成谭家菜。
13、也许有人会批评:抱朴守拙是不够进取的表现。然而这种“不进取”,恰恰是最进取的人生态度。
14、这种放下,就像“饱后思味,则浓淡之境都消;色后思淫,则男女之见尽绝”一样,是一个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过程,根本就无需你刻意雕饰。
15、非分之福,无故之获,非造物之钓饵,即人世之机阱。此处着眼不高,鲜不堕彼术中矣。
16、书是无分读者的年龄的,重要的是能够从中获益。这三本书都是劝世的,个人觉得措辞都比较浅显。但是论整体文笔,推荐菜根,他的举例说明较多,相对通俗。
17、《菜根谭》是明代洪应明所著的一部论述修身处世、待人接物的格言集,融儒、释、道三家思想以及作者的生活体验为一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其中的格言警句文辞秀美,对仗工整,短小精悍,发人深思。耐人寻味。该书自问世以来。广传于民间拜远播海外。
18、而如果你像扫地僧一样,该见的,都见了,该经历的,也都经历了呢?
19、“闲时吃紧,忙时悠闲”告诉孩子在闲暇之时,要有紧张的意识,不可放松学习和努力;在忙的时候,则应该忙里偷闲,适当放松自己。
20、回复30收看:车内摆件十大禁忌
四、菜根谭最精辟的十句话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静中观心,真妄毕见”。这句话的大意是:古人说过“静而后动;动而后静;静而后安。”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儒家的修身、齐家和治国三个方面的内容。从修身的角度来说,就是要调整自己的心性和行为习惯。
2、曾参问为什么。孔子说:“子夏喜欢跟比自己强的人交往,而子贡却只喜欢和比自己弱的人交往。如果不了解某块土地的情况,可以看看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植物都有哪些、长势如何,就能判断这块土地是否适用了。和品行善良的人经常在一起,就好像进入芝兰香草之室,时间久了就闻不出香草的味道了,这是因为被这芳香浸染同化了;与品行不端的人经常来往,就好像进入卖咸鱼的店铺,待的时间长了,就闻不到腥臭味了,这是因为自身已与腥臭味融为一体了(《孔子家语·六本》: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藏丹的地方是红的,藏墨的地方是黑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君子一定要谨慎选择与其交往的人。”
3、回复21收看:如何判断你元气不足?
4、多藏者厚亡,故知富不如贫之无虑;高步者疾颠,故知贵不如贱之常安。
5、从字面意思来说就是,在你没经历饱腹、色欲时,你别表现出一副万事皆空的假成熟:唉,它们不过如此。
6、“明辨是非,能识大体”告诉孩子要具有独立的个性,不要随波逐流,做事要择善而从,不可固执己见,也不能摇摆不定。?
7、这样的人,一旦,真有机会让他近距离接触红尘的“诱惑”时,他可能是最痴迷和最看不破的那种人。
8、待小人,不难于严,而难于不恶;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
9、回复24收看:拆字做人—太精辟了!
10、出自“谭以菜根名,固自清苦历练中来,亦自栽培灌溉里得,其颠顿风波,备尝险阻可想矣。”译文:以菜根之清苦历练来喻自己历经人世沧桑后所获得的一种超逸、通达之品格。
11、《菜根谭》:愿你不辜负自己,不将就生活
12、《菜根谭》不囿于一家之见,而融儒、佛、道三家思想于一体,
13、回复23收看:心存善良,无可恨之人
14、释义:财富聚集太多的人,总忧虑丢的东西也多,可见富有不如贫穷那样会使人无忧无虑;爬得高的人总害怕跌倒,可见地位高的人不像地位卑贱的人常能安宁。
15、所以“真妄毕见”就是我们要保持一颗宁静、淡然、祥和向上的心。人生就像是一张弓,它需要有强大、有力和牢固的弓箭才能去瞄准。弓一旦失去了弦和力后,就只能射出去了。
16、↑点击上方“中华传统国学”关注我们
17、释义:禅宗有一句偈说:“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而作诗的秘诀是:“运用口头语写眼前的景致。”因为世间极高深的哲理,往往蕴藏于极平凡的事物中;最困难的事情要从最简单的地方下手。有意去做,反而离得更远;无心去做,自然而然就离它很近。
18、大道至简,人生亦简。简不是物质的贫乏,而是精神的自在;简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心灵的单纯。大道至简是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简明的,人要学会简单、简朴生活、简捷行事,放下自己的私心杂念,当超出自我欲望的牢笼,当真正忘记自己的思想,忘记自己的意识,进入忘我忘物的状态。
19、有时候人与人的差距就这么一点,有的人和自己较劲,和他人较劲,和命运较劲,却忘了眼前,人生艰难处如空中走钢索,心无杂念的人才能更胜一筹。
20、《菜根谭》一部传世名作,被誉为“史上最治愈的书”,曾经为无数迷茫中的人拨开云雾,堪称一奇书。《菜根谭》的作者是明代思想家洪应明,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
五、菜根谭中最唯美的句子
1、笙歌正浓处,便自拂衣长往,羡达人撒手悬崖;更漏已残时,犹然夜行不休,笑俗士沉身苦海。
2、疑难注释:帮助孩子解读重点字词,让孩子学习起来无障碍。
3、夸逞功业,炫耀文章,皆是靠外物作人。不知心体莹然,本来不失,即无寸功只字,亦自有堂堂正正作人处。
4、“真妄毕见”有两层意思。“真妄”是什么意思?当我们静下来的时候,是不是真的知道自己有很多的想法和念头?有没有任何价值?
5、子生而母危,镪积而盗窥,何喜非忧也;贫可以节用,病可以保身,何忧非喜也。故达人当顺逆一视,而欣戚两忘。
6、还齐哪门子家?抛妻弃子,无情无义。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