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鲁迅最有名的一句名言
1、现代文学馆里陈列着许多现代文学作家的雕像,他们的作品时时提醒我们这片土地曾经也有过艰难坎坷的一段近代历史。这些现代文学作家们之所以走上写作道路,一方面是由于自身的才华,另一方面则因为他们当时希望自己的写作对国民的精神有唤醒作用,使人们在麻木而悠长的日常生活中感到精神鼓舞。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将少年提到一个很高的地位:“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他用了汪洋恣肆的语言来期许少年——“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梁启超认识到国家的兴盛是跟这个国家的少年之精神状态相关。
2、从生活窘迫过来的人,一到了有钱,容易变成两种情形:一种是理想世界,替处同一境遇的人着想,便成为人道主义;一种是甚么都是自己挣起来,从前的遭遇,使他觉得甚么都是冷酷,便流为个人主义。我们中国大概是变成个人主义者多。
3、鲁迅的名言: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出自鲁迅的杂文《门外文谈》:……美国人说,时间就是金钱;但我想:(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不过像我们这样坐着乘风凉,谈闲天的人们,可又是例外。
4、智识太多,不是心活,就是心软。心活就会胡思乱想,心软就不肯下辣
5、再看中学课文《木兰辞》,花木兰的形象对女性成长有着很大的精神鼓舞作用。女子在过去的男权时代属于弱者。“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一个没有长兄的女儿同样要把这个家撑起来,“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的初衷并非建功立业,而是替父从军。她靠智慧打了不少胜仗,“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当皇帝要奖赏花木兰时,她“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像木兰这样的女英雄形象民间还有很多,比如《穆桂英挂帅》。不平则鸣,弱者能以智慧和勇气对抗压迫,反抗不公,保卫家园。
6、运用示范:当年,面对麻木的国民,鲁迅先生虽然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依然以满腔热忱,发出呐喊。时至今日,他的声音依然在历史的天空中回荡,警醒着一代又一代的国民。
7、幼稚对于老成,有如孩子对于老人,决没有什么耻辱的,作品也一样,起
8、跑至终点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的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
9、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10、运用示范:当年,日本侵略中国,宣称是要帮助中国,一起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然而,墨写的谎言,掩盖不了血写的事实。作为入侵者,他们罪行累累,罄竹难书,最终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11、适用主题:拒绝沉默,敢于发声,不断抗争
12、其实,中国人并非没有『自知之明』的,缺点只在有些人安于『自欺』,由此并想『欺人』。比如病人,患有浮肿,而讳疾忌医,但愿别人胡涂,误认他为肥胖。
13、其实即使是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儿童的一样,决不会就是一首好诗。《未有天才之前》
14、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
15、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而看一切太难,固然能使人无成,但若看得太容易,也能使事情无结果
16、凡是总须研究,才会明白。
17、青年应当天真烂漫。 —— 鲁迅
18、即使艰难,也还要做;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冷笑家的赞成,是在见了成功之后。
19、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 —— 鲁迅
20、杀了“现在”,也便杀了“将来”。
二、鲁迅最有名的一句名言有哪些
1、鲁迅是20世纪的文化巨人,他在小说、散文、杂文、木刻、现代诗、旧体诗、名著翻译、古籍校勘和现代学术等多个领域都有巨大贡献。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者,鲁迅创作的为数不多的小说建立了中国小说的新形式;他所创作散文更是“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
2、不过我并非要大家不看批评,不过说看了之后,仍要看看本书,自己思索,自己做主。看别的书也一样,仍要自己思索,自由观察。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鲁迅《读书杂谈》,《鲁迅全集》第3卷第443页
3、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4、运用示范:总有人以“从来如此”为老规矩辩护。但是,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们应该有质疑精神,针对老规矩,敢于问一句:从来如此,便对么?
5、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颓废的快。
6、其实先驱者本是容易变成绊脚石的。
7、专制者反面就是奴才,有权时无所不为,失势时即奴性十足。
8、一个人的生命是可宝贵的,但一代的真理更可宝贵,生命牺牲了而真理昭然于天下,这死是值得的。 —— 鲁迅
9、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10、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11、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12、搞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
13、第二部分写雨来上夜校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其中有两句话是在书中反复出现的,“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最先是老师教给雨来的;后来雨来被敌人抓住后,鲜血染红的正是这句话。这当然是巧合,是作家的写作技巧,鲜血滴在这两句话上,这叫“画龙点睛”,突出了作品的爱国主题,强化了雨来的爱国深情。值得一提的是,雨来的爸爸是民兵,舅舅也是民兵,反映当时晋察冀边区的壮年男子去参加革命是常有的事。十二岁的小孩能够在亲人身上汲取力量,从小知道要去掩护交通员,这便是“身教重于言教”。家庭氛围、学校教育、大时代环境以及爱国传统,共同创造了一个小英雄雨来。
14、子手……所以智识非铲除不可。
15、穷人的孩子,蓬头垢面在街上转,阔人的孩子,妖形妖势,娇声娇气的在家里转,长大了,都昏天黑地的在社会转,同他们的父亲一样,或者还不如。
16、中国人的官瘾实在太深,汉重孝廉有埋儿刻木,宋重理学有高帽破靴,清重帖括而『且夫』『然则』。总而言之:那魂灵就有做官──行官势,摆官腔,打官话。
17、中国各处是壁,然而无形,像『鬼打墙』一般,使你随时能『碰』,能打这墙的,能碰而不感到痛苦的,是胜利者。
18、适用主题: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19、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人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经典语录:从来如此,便对么?(鲁迅)
20、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三、鲁迅最有名的一句名言是什么
1、运用示范:电影《八佰》中,为了在楼顶升起旗帜,无数军人英勇牺牲。这个场景确实非常壮烈,但这么做是否值得,却有待商榷。要知道,震骇一时的牺牲,不如深沉的韧性的战斗。若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伤亡,其实可以守卫更久,价值和意义也会更大。
2、我们尝试的是,在中国文学传统与世界文学传统的范围内来理解《小英雄雨来》。
3、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记念刘和珍君》
4、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
5、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6、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7、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8、运用示范:“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先生的话告诉我们,面对不义,我们不能沉默失语,而应该积极发声,为捍卫正义而战斗。
9、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鲁迅《读书杂谈》,《鲁迅全集》第3卷第443页
10、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11、我们和朋友在一起,可以脱掉衣服,但上阵要穿甲。
12、我先前总以为人是有罪,所以枪毙或坐监的。现在才知道其中的许多,是先因为被人认为“可恶”,这才终于犯了罪。
13、震骇一时的牺牲,不如深沉的韧性的战斗。《娜拉走后怎样》
14、每个人都无法超越自己所处的大时代,因此我时常地感觉到自己身负的责任。作为承前启后的一代,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为时代作贡献。在《小英雄雨来》中,我们也看到d和人民的鱼水情,领悟到团结对于革命事业的重要作用。正如雨来对他的小伙伴所说的,“越在困难的时候我们越要团结”。在革命战争时期如此,在和平年代更是如此,只有我们团结起来才会产生巨大的合力作用。
15、了被厌恶。偶有不懂之处,彼此最为合宜。
16、用秕谷来养青年,是决不会壮大的,将来的成就,且要更渺小。 —— 鲁迅
17、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18、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 —— 鲁迅
19、友谊是两颗心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敲打。 —— 鲁迅
20、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
四、鲁迅说的最著名的一句名言
1、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2、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4、有时也觉得宽恕是美德,但立刻也疑心这话是怯汉所发明,因为他没有报复的勇气;或者倒是卑怯的坏人所创造,因为他贻害于人而怕人来报复,便骗以宽恕的美名。《鲁迅文集》
5、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6、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7、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见泯恩仇。
8、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贡献最大的作家,鲁迅逝世后被虚构了许多逸闻轶事,由于真假难辨,往往流传甚广无人知其真假。这些讹传假闻中较为出名的有《鲁迅理发的故事》,据考证实为嫁接清代独逸窝退士编的《笑笑录》一书中的剃头故事。另外《鲁迅丢棉裤》,《密友告密帮助鲁迅避难》等皆已考证为假。
9、鲁迅先生说的名言有很多,下面这4句是我最喜欢的:
10、作品开篇写芦花村是晋察冀边区北部的抗日根据地,芦花村旁边有一条还乡河。作者用优美的笔触来写雨来的家乡、写这条母亲河。农业文明是伴随着河流发生的,所以我们常常会咏叹长江、黄河以及故乡的小河。我们要从这种饱含深情的语言描绘来理解雨来对于家乡的感情。雨来在这里出生,在这里生长,他对这片土地、对这条母亲河有非常深的依恋,也非常熟悉。管桦写雨来夏天经常在还乡河里洗澡,开篇“在河里洗澡”也成了作品中重要的伏笔,后来游泳技术帮助了他逃跑。契诃夫曾谈到一个写作原则,“如果舞台上有一把枪,那么在戏剧中这把枪就要响起”。开篇作者花费笔墨写雨来不顾母亲的批评还要去游泳,也暗示了这项本领为他后来的革命工作起了作用。
11、将写作与阅读置于时代语境中
12、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鲁迅杂文选》
13、实地经验总比看、听、空想确凿。……所以要观察,还是先要经过思索和读书。——鲁迅《读书杂谈》,《鲁迅全集》第3卷第443页
14、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填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
15、中国人的虽然想了各种苟活的理想乡,可惜终于没有实现。但我却替他们发现了,你们大概知道的罢,就是北京的`第一监狱。这监狱在宣武门外的空地里,不怕邻家的火灾;每日两餐,不虑冻馁;起居有定,不会伤生;构造坚固,不会倒塌;禁卒管,不会再犯;强盗是决不会来抢的。住在里面,何等安全,真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了。但缺少的就有一件事:自由。
16、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选自小说《故乡》)
17、无论从那里来的,只要是食物,壮健者大抵就无需思索,承认是吃的东西。惟有衰病的,却总常想到害胃,伤身,特有许多禁例,许多避忌;还有一大套比较利害而终于不得要领的理由,例如吃固无妨,而不吃尤稳,食之或当有益,然究以不吃为宜云云之类。但这一类人物总要日见其衰弱的,自己先已失了活气了。
18、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
19、泥土和天才比,当然是不足齿数的,然而不是坚苦卓绝者,也怕不容易做;不过事在人为,比空等天赋的天才有把握。这一点,是泥土的伟大的地方,也是反有大希望的地方。—— 鲁迅
20、作为我国20世纪文学界中的一位前辈,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五、鲁迅最有名的一句名言名句
1、社会上崇敬名人,于是以为名人的话就是名言,却忘记了他之所以得名是那一种学问或事业。
2、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
3、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
4、歌颂生平,还粉饰黑暗。
5、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6、 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血。(许广平载于《欣慰的纪念》)
7、读书应自己思索,自己做主。 —— 鲁迅
8、时间就是性命。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门外文谈》
9、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宝贵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
10、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11、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的死掉了。
12、明言着轻蔑什么人,并不是十足的轻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最高的
13、单是说不行,要紧的是做。
14、小说类型中,很有影响力的一脉叫作“成长小说”,成长小说的主角大体都是从儿童发展而来的,比如《牛虻》《约翰·克里斯多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罗曼·罗兰的代表作《约翰·克里斯多夫》,其中写到主人公在巴黎遭受误解而想要自杀的时候,他靠在一棵树上打量周遭的世界,花慢慢地开放,小鸟轻轻地歌唱,一切都如此美好。这充满生机的画面重新唤醒了他生命内部的力量,他获得了复活的勇气,《约翰·克里斯多夫》给大家传递了一种起死回生的力量。还有我们从小就熟悉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所读的正是《牛虻》《暴风雨所诞生的》,这些书中包含着一种人类共同的、振奋精神的力量。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