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孔子的经典故事
1、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2、孔子对颜渊说:任用我,就干起来;不用我,就隐起来,只有我和你能这样吧!子路听了说:那么,您率领三军打仗,找谁共事呢?孔子说:那种赤手和老虎搏斗,赤足横涉黄河,即使死了也不知后悔的人,我是不会找他共事的。我一定要找临事知道恐惧谨慎,善于谋划并能作出决定的人。孔子名言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子曰:自行束惰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4、你曾经多少次误解了你的家人、朋友和同事。
5、链接:https://pan.baidu.com/s/1uy9gcLspD1aoiYJfpWD6Ww提取码:fw5d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中华名人故事
6、《史记》记载一日孔子子乘着一辆马车周游列国。来到一个地方,见有一孩子用土围成了一座“城”,坐在里面。孔子就问:“你看见马车为什么不躲开呀?”那孩子回答:“人们说您孔老先生上晓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情。可是,今天我见您却并不怎么样。因为自古到今,只听说车子躲避城,哪有城躲避车子的道理呢?”孔子愣了一下,问:“你叫什么名字?”孩子答道:“我叫项橐。”孔子为了挽回面子,就想出了一连串问题来难项橐,但是都被项橐巧妙的化解。
7、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8、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9、子贡复进曰:“赐愿使齐、楚,合战于漭瀁之野,两垒相望,尘埃相接,挺刃交兵;赐著缟衣白冠,陈说其间,推论利害,释国之患,唯赐能之,使二子者从我焉!”
10、卫侯说:“我的大夫呢,他们认为这个蒲邑是卫国以后要用它来抵抗晋楚的强权的,它靠着晋楚的这个地方,如果我们伐它的话,就得罪这个蒲人啊,我想大概不可以吧。”
11、↑点击上方『小学生阅读』关注吧
12、孔子弟子公孙赤出使齐国,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
13、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d。
14、这个成语,很多人都误解了!这个成语讲的就是孔子,但并不是说孔子太穷了,三个月都买不起肉吃。
15、子贡问孔子说:“去世的人有知觉,还是没有知觉呢?”孔子回答说:“如果我说去世的人有知觉,恐怕有些孝子贤孙会采用过于隆重的礼节去安葬先人,不惜损害自己及家人们的正常生活;如果我说去世的人没有知觉,恐怕又有些不孝子孙甚至会遗弃亲人而不妥善安葬;其实,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啊。徒弟呀,你想知道去世的人到底有没有知觉,这不是现在应该急着解决的事,以后你达到相应的境界,自然也就会明白了。”
16、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17、孔子说:“给她六斗四升。”冉求请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她二斗四升。”冉求认为太少,给了公孙赤母亲更多。
1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9、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20、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的名句
二、孔子的故事电子书
1、颜回走到买布的跟前,施一礼说:「这位大哥,三八是怎么会是二十三呢?是你算错了,不要吵啦。」 买布的仍不服气,指着颜回的鼻子说:「谁请你出来评理的?你算老几?要评理只有找孔夫子,错与不错只有他说了算!走,咱找他评理去!」
2、孔子的弟子子贡是一名交游广阔的商人,有一次在外国期间,花重金救回了几个鲁国人,他觉得这件事对于他是举手之劳,不用政府给予他奖励,就当作了一回好事。
3、颜回涨红脸,嗫嗫地说:“刚才在煮饭时,不小心掉了些染灰在锅里,染灰的白饭丢了太可惜,只好抓起来先吃了,我不是故意把饭吃了。”
4、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5、子贡也走上前说道:“我愿意出使齐楚两国,齐、楚两国在广阔的原野上交战,两军的军营遥遥相望,尘土随风飞扬,将士拿着兵器作战。我穿戴着洁白无瑕的衣服和帽子,在两国间陈述战争的利害得失,从而解除国家的外患。只有我能做到这样的事情,您就让他们两个人跟从我吧。”
6、中国传统文化是天道圣人所传,讲究“一正压百邪”、“身正不招邪”,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不取那些不义之财,不做那些违背天地良心之事;不仗着手中的权力欺负弱小无辜,不利用手中的财富损害他人尊严;敬天爱人,光明磊落,才不失为我们正确的人生之路。
7、连孔圣人也会对自己最信任的弟子起疑心,更何况我们呢?
8、孔子听了,恍然大悟,对自己的观察错误,反而愧疚,抱歉地说:“我平常对颜回已最信任,但仍然还会怀疑他,可见我们内心是最难确定稳定的。弟子们大家记下这件事,要了解一个人,还真是不容易啊!”
9、其实孔子并不是倡导弟子们都要像颜回那样贫穷,他是要让弟子们学习颜回安贫乐道,以苦为乐,不断前行的精神啊。孔子并不反对富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要是正路所得,有付出也有回报,又有何不可呢?文中的子贡就是富甲一方的大商人,孔子也一样很喜欢他,每每耐心的教导他。其实有钱没钱不是关键所在,不做金钱的奴隶,别钻进钱眼儿里去,心里不过于看重金钱财富,即便家里堆满了钱我想也不妨事。有钱其实也是好事,能把钱用在正路上,就会产生积极的效果,有钱人投资生产不也能解决民生问题么?当然,如果能用在更伟大的事业上,那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功德与财富。
10、孔子摇摇头,说:“实在惭愧,我答不出来。”项橐得意地说:“我来告诉你,天上有一夜星辰,地上有一茬五谷,人有黑白两根眉毛。”
11、A.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2、楚国某县尹问孔子弟子,请他谈谈对孔子的看法,弟子木讷小心,一言不发,县尹只得怏怏而回。
13、一个人崇尚勇敢,这本身并没有错,但这种勇敢是有制约、有前提的,其前提就是要符合道义。作为决策者,施展抱负、规划宏图,都必须要符合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坚守道德底线。须知,没有道德约束的勇敢,是世上最大的灾难。
14、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15、励志故事:关于孔子的五个轶事典故励志故事:关于孔子的五个轶事典故
16、孔子慢条斯理地回答道:“君子即使遭遇困厄,也能镇定自若,坚守正道,毫不动摇;小人一到穷困不堪的时候,就沉不住气,就会放弃原则,胡作非为了。”
17、后来孔子知道了这件事,高兴地对子贡说:“你已经有知人之明了。知人之明,方能自知之明;自知之明的人,才能有大作为啊。”子贡施礼谢了老师的夸奖。孔子进一步给子贡说:“你知道了谦虚,那谦虚的实质是什么呢?”
18、母亲听了孔丘的话,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19、子路走上前说:“我希望可以挥着像月亮一样的白色指挥旗,像太阳一样的红色战旗,让钟鼓敲击的声音响彻云霄,让缤纷的旌旗在地面迎风舞动。我率领一支军队与敌军作战,一定能占领敌人千里的土地,将敌人的旗帜拔下,将敌人的左耳割下。只有我能做到这样的功绩,您就让他们两个人跟从我吧。”
20、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三、孔子故事三十则
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2、《论语》原文: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的名言
4、意为:从道路上听来一些没有根据的话,就在道路上不负责任地传播,这种道德作风是要不得的。
5、很多事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要客观地跳出成见,才有机会接近真相。
6、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7、《论语》原文: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8、于是有带孔子出走,来到现在的曲阜,从此过着非常清贫的日子。所以孔子从小就吃了很多的苦,但是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想要平平淡淡做老百姓,在十几岁的时候就意识到要努力学习做人与生活本领,志向于做学问。
9、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10、有一次,孔子要考考弟子谁最有才,于是说:“我给你们出个对子,看你们谁能应对。”孔子看了眼院中的大黄狗,大黄狗正扒在狗牙菜上呼呼大睡。孔子眼睛一亮,一个上联脱口而出:狗牙菜上狗压菜。这个象绕口令似的上联,可把弟子们难住了,他们一个一个抓耳挠腮,大眼瞪小眼。
11、孔子在学习方面是很虚心,尤为刻苦。有一次孔子随师襄学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的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说:“可以了。”孔子说:“我已经掌握了这个曲子的弹法,但未得其数。”又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又说:“可以了,你已于其数。”可是孔子仍说:“不可以,未得其志。”又过了相当的时间,师襄子认为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认为自己没有弹好这首乐曲。于是,孔子反复的钻研,体会琴曲的内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乐曲中表现出来了,才罢休。
12、《吕氏春秋》里有一段,讲孔子周游列国,曾因兵荒马乱,旅途困顿,三餐以野菜果腹,大家已七日没吃下一粒米饭。
13、然而,子路也不是一般人啊,他的不悦肯定有其道理,况且,因子路不悦,导致他的老师竟然反复对天发誓:"天厌之"。
14、一日,冉求苦丧着脸走到孔子面前,对老师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您所讲的道,而是我的能力不够呀?”
15、(快在文章最底部点击“写留言”回答问题)
16、孔子在学习方面是很虚心,尤为刻苦。有一次孔子随师襄学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地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说:“可以了。”孔子说:“我已经掌握了这个曲子的弹法,但未得其数。”
17、孔丘一脸正色地回答:“不是啊,母亲,我这是在祭祀神灵,行大礼呢!”
1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9、如果不培养内在的德行,那就是自己的过错,培养了道德,名声自然就会树立起来,不求名利,名利也自在其中了。
20、有一个人掉到水里去了,孔子的一个学生跳下水去,把人救起来了,家属感谢他,给他一头牛,他就收了。别人就议论了:下水救人还要钱?孔子知道了,表扬这个学生,说这个学生做得对,这会使更多的落水人被救。
四、孔子的五个故事
1、所谓“预”就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明未雨绸缪的重要;;所谓“恕”就是包容与豁达,恕可以让家庭祥和,也可让社会和谐,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尤其需要我们多多遵循恕道。
2、仲孙何忌问孔子的弟子颜回:“如果说一个字,对仁德、智慧都有好处,你能不能说给我听听?”
3、子路这人也怪,自己的老师去见了一个漂亮的女粉丝,有什么值得小题大做的呢?
4、子路问孔子:“君子崇尚勇敢吗?”
5、漆雕马人回道:“臧氏家族有一块很名贵的龟壳叫‘蔡’。如遇有什么大事不能定夺,就会用‘蔡’来占卜决疑。在文仲主事时期,三年内,用‘蔡’占卜过一次。在武仲主事时,三年内,用‘蔡’占卜过二次。孺子容主事,三年内,用‘蔡’占卜过三次。这都是我亲眼所见。至于这三位大夫谁最贤明,马人我就不知道了。”
6、颜回赶到家,已是深夜。他不想惊动家人,就用随身佩带的宝剑,拨开了妻子住室的门栓。颜回到床前一摸,啊呀呀,南头睡个人,北头睡个人!他怒从心头起,举剑正要砍,又想起孔子的第二句话「杀人不明勿动手」。他点灯一看,床上一头睡的是妻子,一头睡的是妹妹。
7、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8、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
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同上)
10、孔子的故事孔子的故事1欲速则不达
11、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见《论语述而》)。
12、有很多类似的玩艺,被人一本正经地转来转去,实际上这些谣言里漏洞百出,只要自己稍微认真想一想、查一查,就能够看出其中的谎言成分,然而很多人却信以为真,乐此不疲。是我们自己太脆弱太轻信还是网络里情绪的煽动太容易?要警惕啊。
13、你的社会关系如何?你有硬梆梆的后台吗?你的朋友多吗?如果没有,可得小心行事,洁身自好呀!
14、这是因为子路不悦的缘故。
15、两个小孩十分失望,望着孔子远去的背影取笑说:“还说他学问大得很呢!原来也不过如此而已!”
16、《论语•宪问》:“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意思是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
17、买布的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头。你错了呢?」 颜回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冠(帽子)。」二人打着赌,找到了孔子。孔子问明了情况,对颜回笑笑说:「三八就是二十三哪!颜回,你输啦,把冠取下来给人家吧!」
18、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19、“东门口那站个人,身材高大,额头饱满像尧,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产,但腰以下比大禹差三寸。这个人长得虽然体面,却是一副疲惫不堪、无精打采的样子,就好像一只无家可归的狗一样。”
20、孔子为见用于诸侯而周游列国,见到卫侯,孔子的伐乱建议,虽受肯定,但未被执行。再次见时,雁偶然飞过,卫侯面现不悦。孔子见此,果断离开了卫国。放弃这见用的好机会,孔子是如何洞察君心的呢?
五、孔子与子贡的故事
1、道不同,不相为谋。
2、宰我问道孔子。他说:“对于有仁德的人,别人告诉他井里面掉下去一位仁人,他会跟着下去吗?”孔子说:“为什么要下去呢?君子可以到井边去救人,却不可以陷入井中;君子可能被欺骗,但不可能被迷惑。”
3、孔子说,可以和他人说的事但不说,这是失人;不可和他人说的事,却和他说了,这是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4、孔子家的马厩失火了。孔子退了朝回来,连忙问:"没有人受伤吧?"而不问马怎么样。爱人重于爱马,仁的表现淋漓尽致,这是孔子的可爱。
5、不料祸不单行,因为陈蔡两国的大夫听说孔子要去楚国,怕孔子辅佐楚王后,楚国会更强大,会威胁到两国,所以他们就共同调动人马,将孔子一行围困在野外,想把他们活活困死。
6、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7、楚国某县尹问孔子弟子,请他谈谈对孔子的看法,弟子木讷小心,一言不发,县尹只得怏怏而回。孔子得知后,很不高兴,怨道:你为什么不说:我的老师是个发愤忘食,乐而忘忧的好学者啊!弟子一听马上明白,愧道:"老师,是我糊涂啊,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今后若有人再问我,我必遵师嘱答之。"孔子一听舒服,欣然笑道:"好,好,好。"
8、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9、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10、孔子说:“再给她二斗四升。”
11、一天一晚,为幸福人生种下16棵品格种子,收获良好关系。
12、孔子有个学生叫曾子,他是远近闻名的一位大孝子,但是呢他的父亲则是对他又打又骂的,每一次曾子都是不躲不闪的默默承受,有一回呢甚至是把曾子打的晕死过去了,好长时间才醒过来,后来这件事孔子知道了,就狠狠的骂了曾子一顿并告诉他,如果看到父亲拿着小木条,那你就站在那里等着父亲来教训你,但如果父亲拿着粗木棒你就赶紧逃之夭夭,以避免人间悲剧的发生。现如今你挺身而立,等待且纵容暴怒,如果你的父亲失手把你杀了,你岂不是要陷你父亲于不义这难道不是大不孝吗?孔子显然从来就不提倡这种愚孝的做法。
13、孔子就问:“你看见马车为什么不躲开呀?”那孩子回答:“人们说您孔老先生上晓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情。可是,今天我见您却并不怎么样。因为自古到今,只听说车子躲避城,哪有城躲避车子的道理呢?”
14、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
15、孔子在学习方面是很虚心,尤为刻苦。有一次孔子随师襄学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的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说:“可以了。”孔子说:“我已经掌握了这个曲子的弹法,但未得其数。”又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又说:“可以了,你已于其数。”可是孔子仍说:“不可以,未得其志。”又过了相当的时间,师襄子认为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认为自己没有弹好这首乐曲。于是,孔子反复的钻研,体会琴曲的内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乐曲中表现出来了,才罢休。
16、孔子周游列国期间,准备从陈国去往楚国,中间经过蔡国时,被一群吴国的游兵袭击了,粮食几乎被抢光,孔子一行只能忍饥挨饿,在旷野中艰难行者。
17、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语出。《论语·雍也》
18、是谁具有为人处世,庄重严谨的作风?
19、有一个人掉到水里去了,孔子的一个学生跳下水去,把人救起来了,家属感谢他,给他一头牛,他就收了。别人就议论了:下水救人还要钱?孔子知道了,表扬这个学生,说这个学生做得对,这会使更多的落水人被救。因为救了人之后,人家给钱,是可以收的,于是再有人落水,就有人愿意去救。所以要看客观的效果。
20、孔子是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2、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3、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4、孔子在乡里间,貌温恭谦,表现得像个不善言辞的人;当他在祭祀宗庙和议论朝政时很善于明辨,对答如流;与上大夫谈话时,中正而有诤辩,敢于说实话;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6、饭煮好后,颜回请孔子进食,孔子假装若有所思地说:“我刚才梦到祖先来找我,我想把干净还没人吃过的米饭,先拿来祭祖先吧!”
7、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
8、孔子说:“上天既然使我具备圣德之性,桓魋又能把我怎样呢?”顺境不贪,逆境反喜,一切都是磨练自己的机会,心存正义、自强不息,感恩桓魋,感恩对手。
9、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10、这就是"子见南子"。按理,这一次会见,不过是极普通的一个追星族与名人的见面,然而,不少史籍都对此予以记载,其奥妙何在?
11、现在鲁国富的人少穷人多,向国家领取补偿金,对你没有任何损失;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
12、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
13、母亲忙说:“孩子,外面风大,天又这么冷,眼看就要下雨了,你不要到院子里去玩了吧。”
14、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