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孟子名言名句及解释出处
1、仁则荣,不仁则辱。
2、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3、(赏析)“天将降大任”的使命感,“动心忍性”的苦难观,“增益其所不能”的成功感,这一句话,激励了多少身处穷困中人以坚强的意志走出困境,走向成功。对人的一生来说,逆境和忧患不一定是坏事。生命说到底是一种体验。因此,对逆境和忧患的体验倒往往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可以自豪而欣慰地说:“一切都经历过了,一切都过来了!”这样的人生,是不是比那些一帆风顺,没有经过什么磨难,没有什么特殊体验的人生要丰富得多,因而也有价值得多呢?
4、(1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5、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6、“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7、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8、出自《论语·述而篇第七》。(译文)默默地牢记知识,勤奋学习不厌烦,教诲别人不厌倦。
9、释义:孝子行孝的极点,没有超过尊奉双亲的。
10、译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之中)
11、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12、(译文)孟子回答(齐宣王)说:“以人民的快乐为自己快乐的人,人民也会因你的快乐而快乐;以人民的忧愁为自己忧愁的人,人民也会因你的忧愁而忧愁(人民便会和你一条心)。”
13、周周六:18:5821:18
14、(9)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5、(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16、释义:只有孝顺父母,才可以排解忧愁。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对父母孝顺,父母喜从心生,身体健康,就是我们的福。
1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8、释义:敬爱父母,就是仁;尊敬长辈,就是义。
19、(60)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20、(感悟)如果一件事情自己都没有搞明白,又怎么能去教导别人,让别人明白呢?
二、孟子名言名句大全解释
1、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
2、译文:世上一切事物,无不存在对立的另一面,无不存在对立的这一面。从另一面看不明白的,从这一面就可以看得明白些。
3、译文:天地无所谓仁慈不仁慈,它对待万物就像对待草狗(古代用草扎成的祭品)一样平等;圣人也无所谓仁慈不仁慈,他对待百姓也像对待草狗(古代用草扎成的祭品)一样,任凭百姓自生自灭。
4、(感悟)想要面面俱到,结果只能面面俱失。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最后只会碌碌无为。
5、简析: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会归顺他。
6、解释: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
7、(译文)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8、(16)民事不可缓也。
9、(感悟)只有走出舒适圈,才能有所成就。
10、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11、(译文)(孟子)说:“古时的君子,犯了过失,如天上的日蚀月蚀一样,人们都能看得见。到他们改正错误以后,人们也都抬头看得很清楚。”
12、《道德经》最厉害8种思维颠覆你的大脑,读完真的不一样!
13、(36)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14、仁者无敌。——孟子名言
15、(45)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16、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17、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18、(2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9、(解释)所以上天要把重大的担子加给这个人,必定要先使他的心志受困苦,使他的筋骨受劳累,使他的肌体受饥饿,使他的身子受困乏,使他每做一事都受干扰、被打乱,以此来使他心理受振动、性格变坚韧,增加他所缺少的才能。
20、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扰乱其人业已开始的行动,这样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三、孟子名言名句及解释出处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上》
2、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3、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春秋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上》。
5、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 》
6、译文:知足的人,不为利禄而支奔波劳累;明白自得其乐的人,有所失也不感到忧惧;讲究内心道德修养的人,没有官位也不感到惭愧。(知足自得,不逐名位才会超脱)
7、(译文) (孟子说:)“孔子是一个不会做过火的事的人。”
8、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9、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 (《孟子·滕文公下》)
10、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议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立古急速士操,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五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无为其所不为,进位听审位度北科赵棉评无欲其所不欲。——《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七节》地死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章句计客宽到血他花钱上·第二十三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二节指带阿穿积齐轮》
11、(3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12、(10)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13、(译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14、(孟子)国学经典线装华夏精品藏书
15、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国必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16、(译文)搞好耕种,减轻税收,可以使百姓富足.
17、(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18、(译文)孟子说:“荣华富贵不能乱我的心,贫贱困厄不能变我的志,威武强力不能屈我的节,这样才叫大丈夫啊!”
19、(译文)天将要把重要的任务加到某人的身上,一定要先苦恼他的心意,劳动他的筋骨,饥饿他的肠胃,穷困他的身子,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如意,这样便可以震动他的心意,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的能力。
20、(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四、孟子名言及翻译出处
1、孟子进而说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代的圣贤所以超过一般人,就是善于推行他们的好品行罢了。
2、(译文)杀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所有,却去取了过来,是不义.
3、孟子推崇的大丈夫——精英中的巨型成功人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突显了信仰坚定的特色。关键在品质,在内心追求——志,不在事功,具有信仰主义的某些特征。信了就能做,做了就能胜能好,略费了点口舌,事功的事捎带脚也做到了。
4、(译文)关心人民是最紧迫的任务。
5、“不孝有无后为大”
6、(感悟)最和谐的社会,应该是这样的。
7、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8、(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9、(43)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10、(48)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1、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战国孟子《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一节》
1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颜渊》:“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孔子此即言仁.《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3、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尽心下》
14、译文: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15、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也。
16、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17、(解释)君主把百姓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君主把百姓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乐,同天下人一起乐,忧,同天下人一起忧,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的,是从来不会有的。
18、人生天地之间,若自驹过隙,忽然而已。
19、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20、(38)人皆可以为尧舜.
五、出自《孟子》的名言
1、(译文)爱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的爱;尊敬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尊敬.
2、(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地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士兵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3、(解释)人民大众最重要,国家政权次之,国君为轻。
4、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7、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
8、释文:孟子说:“离娄眼神好,公输班技巧高,但如果不使用圆规曲尺,也不能准确的画出方、圆。”
9、释义:战国时候,孟子跟梁惠王谈话,打了一个比方,有两个兵在前线败下来,一个逃跑了五十步,另一个逃跑了一百步,逃跑了五十步的就讥笑逃跑了一百步的,说他不中用。其实两人都是在逃跑了,只是跑得远近不同罢了。
10、周周日:08:0012:1516:35
11、孟子学说反对用刑杀来治理国家,他认为仁政是最好的治理方式。有仁德的人无敌于天下,对国内能通过推广仁德来使百姓安定,对外以至仁伐不仁,决不至于让血流得把捣米的木槌都漂起来。
12、(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13、孟子曰:“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离娄上)
14、(译文)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15、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16、王蒙:现在看来,这种说法很陈旧了,城市中的丁克户也自有道理。但是仔细想想,把生命的一部分意义看成一个血缘相继的链条,应是不无道理的想法。其实孔孟也不是仅知血缘的接续,后世叫做接续香烟,孔孟还大讲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17、(译文)尊敬自己的老人,就把这种尊敬推及别人有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也把这种爱护推及别人的孩子。做到这样,天下就像是手掌中翻转小东西一样容易治理。
18、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19、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杰出的人物都有官位。)
20、(译文) (孟子说:)“有预料不到的赞扬,也有过份苛刻的诋毁。”
1、(译文) (孟子说:)“你爱护别人但人家不亲近你,就反省自己的仁爱够不够;你管理人民却管不好,就要反省自己才智够不够;待人以礼对方不报答,就要反省自己恭敬够不够。任何行为如果没有取得效果,都要反过来检查一下自己,只要自己本身端正了,天下人民就会归顺你了。”
2、(解释)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
3、(25)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4、(41)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5、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下》
6、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7、(译文)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事吗?
8、同时,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
9、(40)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10、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11、(译文)丰收年成,年青人多表现懒惰;灾荒年成,年轻人多表现强暴,并不是天生的资质有所不同,是由于环境把他们的心变坏了的结果.
12、(译文)人人都可以当尧舜这样的好人.
13、译文: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14、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
15、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6、孔孟都相信人性中本来就具有美好的东西,让人更美好一些,让你自己更好些,让你为仁德所簇拥,为义理所起动,为正道所引领,为大道所陶冶,这里头有多么美好的心愿啊!
17、(译文)爱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的爱;尊敬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尊敬。
18、(出处)《道德经》第十二章。
19、其为人也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则足以杀其躯而已矣。
20、(2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孟子对曰:“……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3、觉得不错,请点zan↓↓↓
4、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战国孟子《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5、(2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6、养心莫善于寡欲。(修养心性的办法最好是减少物质欲望。)
7、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8、(译文)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9、(译文)不要在农民耕种和收获的大忙季节征兵和征徭役,妨碍生产,那么生产的粮食便吃不尽了.不要用细密的鱼网到大池中捕鱼,那么鱼类便吃不完了.依照合适的时间到山林砍伐树木,木材也会用不尽.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便会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
10、(44)养心莫善于寡欲.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