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孔子教育名言
1、子曰:“赐也,女以予多学而知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摘孔子《论语》(孔子说:“端木赐啊!你以为我是一个博学强记的人吗?”子贡答道:“是的,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基本道理把它们贯穿起来的。”)
2、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孔子《论语》
3、⊙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4、“这反映了中央对教育问题的高度重视”,常年从事教育研究的项贤明表示,社会在经济物质层面的现代化,较易实现,而人的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5、(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
6、意思:自己不能做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7、(只知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势必惘然而无所获,但只知思考而不肯读书,也是很危险的。)
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孔子《中庸》
9、我就感觉有那么两年时间,孩子面临的状态就是学校上课写作业,完了课外班上课写作业,孩子一直就是在上课、写作业、考试这三点之间徘徊,根本没有把学到的知识留下足够的时间来温习,来自己做一个整理和归纳。
1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论语》
11、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孔子《中庸》(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12、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13、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1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论语》
15、(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16、译文:聪敏好学,又能虚心地向地位低于自己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
17、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8、(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19、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0、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其教育思想提倡“有教无类”,主张“学而优则仕”。孔子的教育思想有教无类:让平民子弟也能接受教育,促进社会发展。
二、孔子关于因材施教的名言名句
1、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摘孔子《论语》(默记所学的东西,坚持学习而不厌烦,教诲别人不知疲倦。)
3、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论语》
5、⊙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
6、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论语》
7、孔子语录: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摘孔子《论语》
8、⊙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9、(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10、⊙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1、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传承的大国,在这数千年的历史传承中诞生无数的特有文化,不知有多少的门派种类,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发着自己璀璨的光辉,照耀着文明前行之路。但是数千年来唯一被世人所承认的圣人却只有“孔子”一人。因为他影响了中国数千年的读书人,被誉为至圣先师。
12、8)食不语,寝不言。——《论语·乡d》
13、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的.”
1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5、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16、意思:那些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事情,自己也不要加给别人。
17、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18、⊙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1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20、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孔子《论语》
三、孔子骂人的十句脏话
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丘《论语》
3、14)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4、天赋的力量大于教育的力量伏尔泰
5、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论语》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孔丘《论语》
6、非宗教的教育。诚然,孔子谈过“天命”,不过他不信迷信。从他有关天命的言论看,所讲的天命多为自然之天,或者代表人的命运。
7、这个故事出自《论语·子罕》,原文?,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8、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言必信,行必果。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10、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1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论语》
12、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孔子
13、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14、⊙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
1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6、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摘孔子《论语》(对天资在中等程度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而对于中等以下天资的人,则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
17、知耻近乎勇。——孔子
18、成都企业内训中心(www.58jtsy.com)
19、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20、赏析:这句话出自春秋·鲁·孔子《论语》。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其他人。这句话是孔子所主张的处世原则。
四、《论语》十大名句
1、孔子语录: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孔子《中庸》
2、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3、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4、我孩子他们这一届,这一批孩子是中国教育改革的亲历者,换句话说,是教育改革的小白鼠。
5、⊙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6、(要依靠道德治理国家。这样就象北极星一样,虽然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但群星却甘愿环绕在它周围。)
7、5)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8、意思:君子的处事方式是合群而不与人勾结的,小人的处事方是与人勾结而不合群的。“周”是合群的意思。
9、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10、不贰过。(犯过的错误不再重犯。)——孔子《论语·雍也》
11、(默记所学的东西,坚持学习而不厌烦,教诲别人不知疲倦。)
12、⊙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13、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孔子《中庸》
14、孔子曰:“有教无类。”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孔子《论语》(读书人不能不心胸宽广意志刚强,因为肩负重任而且征途遥远。他把实现仁的理想作为自己的使命,担子难道不重吗?他为这种理想而奋斗,直到死去为止,路途难道不远吗?)
16、(聪明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称他为“文”。)
17、这种情况造成的现象就是,孩子学的知识都是一知半解,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浅尝截止。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