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络编程
  • 网络文章
  • CMS技巧
  • 软件编程
  • PHP笔记
  • JavaScript
  • 网络昵称
位置:四海网 > 网络文章 > 句子大全 >

精选论语课文原文96句文案集锦

人气:59 时间:2023-07-01 02:58:53

一、论语课文原文

1、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2、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3、或问谛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4、(译文)孔子评论子贱说:“这个人真是个君子呀。如果鲁国没有君子的话,他是从哪里学到这种品德的呢?”

5、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6、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7、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8、(注释)(1)近:接近、符合的意思。(2)义:义是儒家的伦理范畴。是指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礼”。(3)复:实践的意思。朱熹《集注》云:复,践言也。”(4)远:音yuàn,动词,使动用法,使之远离的意思,此外亦可以译为避免。(5)因:依靠、凭藉。一说因应写作姻,但从上下文看似有不妥之处。(6)宗:主、可靠,一般解释为“尊敬”似有不妥之处。

9、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子曰:“未知。焉得仁?”

10、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只是按照义去做。”

11、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12、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即孔丘,字仲尼,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尼山镇境内),东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13、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4、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以祗以异。”

15、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16、“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至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17、白话译文: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18、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1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0、(译文)子夏说:“虽然都是些小的技艺,也一定有可取的地方,但用它来达到远大目标就行不通了。”

二、论语课文原文高中

1、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

2、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3、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4、(注释)(1)陈:古国名,大约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北部一带。(2)吾d之小子:古代以500家一为d。吾d意即我的故乡。小子,指孔子在鲁国的学生。(3)狂简:志向远大但行为粗率简单。(4)斐然:斐,音fěi,有文彩的样子。(5)裁:裁剪,节制。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6、(注释)(1)何有:全意为“何难之有”,即不难的意思。(2)如礼何:把礼怎么办?

7、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8、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9、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0、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1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2、白话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13、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14、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15、(译文)孔子说:“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却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耻辱,那就值不得和他谈论什么了。”

16、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17、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18、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19、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20、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三、论语课文原文七年级

1、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2、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3、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4、(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就想一想如何与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一下有没有与他相同的毛病。”

5、太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鼓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

6、1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7、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8、(译文)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9、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其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之;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10、卫灵公篇第十五季氏篇第十六阳货篇第十七

11、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12、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13、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14、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15、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16、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7、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18、(译文)有人对孔子说:“您为什么不参与政治呢?”孔子说:“《尚书》说:‘孝呀,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把这种风气影响到政治上去。’这也就是参与政治了呀,为什么一定要做官才算参与政治呢?”

19、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20、(译文)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四、论语课文原文人教版视频

1、(注释)①鬼:这里指死去的祖先。②谄:谄媚。

2、(注释)①侍:指立传。若坐侍,则称侍坐。②盍:“何不”的合音字。③衣:此字是唐以后加上去的,应去掉。④敝:坏。⑤伐善:夸耀自己的好处。伐,自夸。③施劳:表白自己的功劳。

3、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4、子曰:“不有祝跎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5、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6、(译文)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无可无不可,只要是符合正义的就行。”

7、(译文)孔子说:“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才是好的。选择住处,不住在有仁德的地方,那怎么能说是聪明智慧呢?”

8、(注释)①敬:严肃认真,如“敬业”,指对工作严肃认真。

9、寝不尸,居不容。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

10、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11、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12、(注释)视其所以:看他的所作所为。以,为。历,由,经历。②察其所安:观察他的兴趣。观其所由:考查他的经历,由,经历。

13、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乎。”

14、(译文)孔子说:“参啊,我讲的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之后,同学便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道,就是忠恕罢了。”

15、(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16、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17、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

1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19、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20、1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五、初一语文11课论语课文原文

1、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2、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5、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6、(译文)子夏问孔子:“‘笑得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真明亮啊,用素粉来打扮啊。’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说先有白底然后画画。”子夏又问:“那么,是不是说礼也是后起的事呢?”孔子说:“商,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7、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8、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9、(译文)孔子说:“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10、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1、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子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12、(译文)孔子说:“君子心怀道德,小人却一心想着自己的田土;君子心怀法度,小人却一心贪图实惠。”

13、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14、(译文)孔子说“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就像一个愚笨的人。可是,等他退下之后,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论,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内容很能发挥,可见颜回其实并不蠢。”

15、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16、(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精选责任与担当的事例简
  • 精选感谢老师的一段话
  • 精选爱的告白经典语录
  • 精选形容时间过得很快的
  • 精选佛感悟人生的经典句
  • 精选关于爱情经典台词
  • 精选感恩妈妈暖心短句唯
  • 精选描写春节的诗句佳句
  • 精选2022新图片81句文案集
  • 精选关于生命的作文题目
上一篇:精选责任与担当的事例简短138句文案集锦
下一篇:没有了
热门文章
  • 警句大全60句100句文案精选
  • 浩浩荡荡的意思100句文案
  • 团结的名言30句100句文案精
  • 爱情短语八个字100句文案
  • 最打动人的爱情宣言100句
  • 感叹时光匆匆的句子100句
  • 一会儿一会儿造句100句文
  • 关于友谊的神仙文案100句
  • 朗诵祖国100句文案精选
  • 经典句子说说心情100句文
  • 最新文章
    • 精选论语课文原文96句文案
    • 精选责任与担当的事例简
    • 精选感谢老师的一段话2
    • 精选爱的告白经典语录8
    • 精选形容时间过得很快的
    • 精选佛感悟人生的经典句
    • 精选关于爱情经典台词1
    • 精选感恩妈妈暖心短句唯
    • 精选描写春节的诗句佳句
    • 精选2022新图片81句文案集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