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范仲淹的诗小学10首
1、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
2、63《游园不值》叶绍翁(南宋):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3、杨炯(650年~693年),字令明,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唐朝大臣、文学家,常山郡公杨初曾孙,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4、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5、李涉(生卒年不详),自号清溪子,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代诗人,约806年前后在世。文宗大和(827年~835年)中,任国子博士,世称“李博士”。
6、默默思念故乡黯然神伤,缠人的羁旅愁思难以排遣。除非夜夜,都做好梦才能得到片刻安慰。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端起酒来洗涤愁肠,可是都化作相思的眼泪。
7、人世都无百岁。少痴呆、老成尩悴。
8、《古鉴》宋·范仲淹磨此千年鉴,朱颜清可览。君看日月光,无求照人胆。
9、荆轲(生年不详~227年),姜姓,庆氏(古时“荆”、“庆”音近),字次非,战国末期卫国人,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庆封的后代,战国时期著名刺客,也称庆卿、荆卿、庆轲。
10、(58)小学必背古诗75首——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李白(少儿国学经典诵读)
11、王安石(1021年12月19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12、刘邦(256年/247年~195年6月1日),字季,沛县丰邑中阳里人(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朝开国皇帝。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13、57《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南宋):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4、(24)小学必背古诗75首——春夜喜雨唐杜甫(少儿国学经典诵读)
15、77《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6、狂愚多苦口,幽远独甘心。
17、李华(715年~766年),字遐叔,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唐代大臣、文学家。与萧颖士齐名,世称"萧李"。与萧颖士、颜真卿积极共倡古义,开启唐代古文运动之先河,著有《李遐叔文集》四卷。
18、(26)小学必背古诗75首——江雪(唐)柳宗元(少儿国学经典诵读)
19、(47)小学必背古诗75首——凉州词(唐)王翰(少儿国学经典诵读)
20、自是江心栖息处,月明何必忆潇湘。《中沙落雁》(明陈兴)扬帆溯流上,秋色竞纷纷。
二、范仲淹的诗小学10首25字
1、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2、张继(生卒年不详)字懿孙,汉族,湖北襄州(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
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4、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5、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6、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7、赴桐庐郡淮上遇风三首之二
8、卢照邻(生卒年不详),字升之,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唐朝诗人。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工诗歌骈(pián)文,诗以歌行体为最佳。
9、赏昙花能让人变得清明与宁静。如果地球与宇宙相比,地球只是“太平洋上的一粒沙”。昙花虽然弾指芳华,轰轰烈烈,但也是刹那美丽,瞬间永恒!人呢,以百年记,也不过是三万六千五百多天,在历史长河中,能有雪爪鸿妮,实是不易。有一付对联说得有意思:若不撇住终有苦,各能捺住即成名。横批:撇捺人生。撇不出即苦,捺收得住是名,一撇一捺是人字。人生几何?我欣赏昙花。巜人类简史》中有一句著名的话:“新世纪的口号,快乐来自于内心”。
10、《游天钟山》(明王之献)富阳秋色晚,高枕壮江门。县僻山围屋,霜清水长村。
1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曰荷花别样红。
12、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13、小时候背的诗词,就像是看不懂的画面,存在心里。一天,遇到了某个风景,某份心情,就忽然明白那首诗,那句词,那幅画。那种感觉,是穿越千年的心意相通,它是如此恰当,以至于无法用其他的词语形容。记住了词,记住了景,也记住了情。
14、风帆片片闲来去,付与诗人一拈须。《登春江第一楼》(清王芮)春江一带水潆回,桃李争春逐岸开。
15、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16、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7、清风起丛桂,白露生阶兰。
18、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19、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0、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三、苏轼的诗词小学
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曹松(828年~903年),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安庆市潜山市梅城镇河湾村)人。
3、《乐府诗集》是北宋文学家郭茂倩编撰的上古至唐、五代的乐府诗歌总集,成书于北宋时期。全书共一百卷,以辑录汉魏至唐的乐府诗为主。根据音乐性质的不同,所集作品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新乐府辞等十二大类。
4、王驾(851年~卒年不详),唐代诗人,一说字大用,诰命守素先生,河中(今山西永济)人。
5、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
6、严光万古清风在,不敢停桡去问津。《富春》(唐吴融)远岸齐如剪,澄江平似铺。
7、41《山行》杜牧(唐):远上寒山石径斜(xiá),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8、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9、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10、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1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12、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3、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4、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旧唐书》记载李白为山东人;《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15、3《咏鹅》骆宾王(唐):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16、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17、曹豳(bīn)(1170年~1249年)字西士,号东亩,一作东猷(yóu),温州瑞安曹村(今属浙江)人。
18、十口相将泛巨川,来时暖热去凄然。
19、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20、紫鳞仙客驭,金颗李衡奴。冷叠群山阔,清幽万象殊。
四、范仲淹的诗小学10首二年级
1、(43)小学必背古诗75首—江上渔者(宋)范仲淹
2、沧浪清可爱,白鸟鉴中飞。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4、疏封宜在立谭间。
5、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6、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
7、赵翼(1727年~1814年),字云崧(一作耘崧),号瓯北,别号三半老人。常州府阳湖县(今江苏省常州市)人,清中期史学家、诗人、文学家。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
8、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9、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
10、29《江雪》柳宗元(唐):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1、(读经典05)回味经典—朱自清背影康辉朗读
12、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
13、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bīn)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14、月有万古光,人有万古心。
15、北客观犹惧,吴儿弄弗忧。
16、《句》宋·范仲淹唐世碑犹在,高丽鼓半穿。
17、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18、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19、7《登鹳雀楼》王之涣(唐):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0、此意谁相和,寥寥鹤在阴。
五、范仲淹的名诗小学
1、(读经典06)季羡林《怀念母亲》
2、一棹危於叶,傍观亦损神。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翻译:江边的城池好像在画中一样美丽,山色渐晚,我登上谢朓楼远眺晴空。两条江之间,一潭湖水像一面明亮的镜子;凤凰桥和济川桥好似落入人间的彩虹。
5、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6、陈子昂(659/658/661年~700/699/702年),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7、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8、笠翁对韵下卷·一先(少儿跟读版)
9、306《送别诗》〔隋〕〈七言绝句〉
10、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1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