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字经的正规全文
1、如果没有《弟子规》,可能他的姓名永远不会被人提起。
2、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3、八百载 最长久 周辙东 王纲坠 逞干戈 尚游说 始春秋 终战国
4、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5、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解释)由自己的儿子、孙子再接下去,就是曾孙和玄孙。从高祖父到玄孙称为“九族”。这“九族”代表着人的长幼尊卑秩序和家族血统的承续关系。
6、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7、xiángxùngǔmíngjùdòu
8、yùbùzhuóbùchéngqì
9、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10、(解释)中国的历史书虽然纷繁、复杂,但在读的时候应该有次序:先读《史记》,然后读《汉书》。
11、赵中令 读鲁论 彼既仕 学且勤 披蒲编 削竹简 彼无书 且知勉
12、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
13、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14、bǐyǐngwùrénchēngqí
15、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斩齐衰,大小幼。至缌麻,五服终。
1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17、(解释)像苏老泉上了年纪,才后悔当初没好好读书,而我们年纪轻轻,更应该把握大好时光,发奋读书,才不至于将来后悔。
18、历代事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19、《三字经》自南宋王应麟(字伯厚)先生所创作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内容大都采用韵文,每三字一句,四句一组,像一首诗一样,背诵起来,如唱儿歌。以下是《三字经》全文带解释,欢迎阅读。
20、孔子的学说博大精深,但是《弟子规》偏偏只讲那些迂阔拘谨的礼节。
二、三字经的正规全文朗读
1、yuērényìlǐzhìxìn
2、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3、引领“金箔王国”38年,江宝全坚持生命不息、创业不止的故事还在延续!而他用智慧和心血凝聚而成的《创业三字经》是他留给后代和社会最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4、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5、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解释)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那么到老的时候都很难有所作为的。
6、事实上,孔子虽然说过,“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但是他还说过,“亦可以弗畔”,就是说,一个人广读诗书,加上遵纪守法,就可以不离经叛道。
7、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8、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9、xiǎoxuézhōngzhìsìshū
10、明太祖 久亲师 传建文 方四祀 迁北京 永乐嗣 迨崇祯 煤山逝
11、(解释)由自己的儿子、孙子再接下去,就是曾孙和玄孙。从高祖父到玄孙称为“九族”。这“九族”代表着人的长幼尊卑秩序和家族血统的承续关系。
12、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解释)《书经》的内容分六个部分:一典,是立国的基本原则;二谟,即治国计划;三训,即大臣的态度;四诰,即国君的通告;五誓,起兵文告;六命,国君的命令。
13、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解释)在动物中有马、牛、羊、鸡、狗和猪,这叫六畜。这些动物和六谷一样本来都是野生的。后来被人们渐渐驯化后,才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14、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南、北、西、东,叫做“四方”,是指各个方向的位置。这四个方位,必须有个中央位置对应,才能把各个方位定出来。
15、济世堂自清代起即形成了自己的传承方式:
16、故取名曰“传统文化育天下”
17、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18、《弟子规》其实就是一部小学生守则,它的那些礼仪规范,类似于“饭前便后要洗手”。
19、口而诵 心而惟 朝于斯 夕于斯 昔仲尼 师项橐 古圣贤 尚勤学
20、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三字经的正规全文打印版
1、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2、且不说《弟子规》对孩子身心健康的摧残,就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看,也是非常的得不偿失。
3、(解释)汉高祖打败了项羽,建立汉朝。汉朝的帝位传了两百多年,到了孝平帝时,就被王莽篡夺了。
4、关于《三字经》的成书年代和作者历代说法不大多数后代学者倾向的观点意见是“宋儒王伯厚先生作《三字经》,以课家塾”,即王应麟为了更好的教育本族子弟读书,于是编写了融会经史子集的三字歌诀。
5、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究。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6、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9、但是,《弟子规》错就错在它对“泛爱众”进一步的阐释,说什么“天同覆,地同载”。
10、(解释)汉朝的朱买臣,以砍柴维持生活,每天边担柴边读书。隋朝李密放牛把书挂在牛角上,有时间就读。他们在艰苦的环境里仍坚持读书。
11、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若荀卿年五十游稷下习儒业
12、(解释)赵匡胤接受了后周“禅让”的帝位,建立宋朝。宋朝相传了十八个皇帝之后,北方的少数民族南下侵扰,结果又成了南北混战的局面。
13、〖启示〗学会亲近好的老师、好的朋友,并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有益的经验和知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
14、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15、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解释)凡是教导刚入学的儿童的老师,必须把每个字都讲清楚,每句话都要解释明白,并且使学童读书时懂得断句。
16、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17、由此可见,李毓秀对儒家学说根本就是一知半解。在这种流沙的基座上建立起来的弟子规,必然是经不起任何推敲的。
18、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解释)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
19、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20、在格式上,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因其文通俗、顺口、易记等特点,使其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合称“三百千”。
四、三字经的正规全文视频在线播放
1、相揖逊 称盛世 唐有禹 商有汤 周文武 称三王 夏传子 家天下
2、(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3、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4、三字经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知识,扩大孩子的视野,最重要的是,它朗朗上口的音韵还可以帮助孩子爱上诵读!
5、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
6、sìbǎiniánzhōngyúxiàn
7、〖启示〗一个人不趁年少时用功学习,长大后总是要后悔的。每位小朋友都记住这样一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要趁视自己生命的黄金时刻。
8、(解释)作《中庸》这本书的是孔伋,“中”是不偏的意思,“庸”是不变的意思。
9、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10、四诰,即国君的通告;五誓,起兵文告;六命,国君的命令。周公著作了《周礼》,其中记载着当时六宫的官制以及国家的组成情况。戴德和戴圣整理并且注释《礼记》,传述和阐扬了圣贤的著作,这使后代人知道了前代的典章制度和有关礼乐的情形。
11、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12、平心而论,我觉得小将们的批判有失偏颇。
13、反复讲了许多道理,只是告诉孩子们,凡是勤奋上进的人,都会有好的收获,而只顾贪玩,浪费了大好时光是一定要后悔的。
14、我们的第五代传承人一直在诵读《医学三字经》,并发在了自己的视频号“童心学中医”里面,有很多读者经常问“读的什么书?”,“市面上有多个版本的《医学三字经》,到底哪个版本靠谱?”
15、《三字经》强调学习的态度和目的。可以说,《三字经》既是一部儿童识字课本,同时也是作者论述启蒙教育的著作,这在阅读时需加注意。《三字经》用典多,知识性强,是一部在儒家思想指导下编成的读物,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16、五霸强 七雄出 嬴秦氏 始兼并 传二世 楚汉争 高祖兴 汉业建
17、如果你有一颗爱表演的心
18、匏土革木石金与丝竹乃八音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19、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20、在我把三营长的意大利炮拉上来之前,就已经有很多人对《弟子规》猛烈开过火,炮轰的重点,就是《弟子规》中很多荒唐、迂腐、不可救药的礼仪规范,比如——
五、三字经的正规全文诵读视频
1、(解释)《书经》的内容分六个部分:一典,是立国的基本原则;二谟,即治国计划;三训,即大臣的态度;四诰,即国君的通告;五誓,起兵文告;六命,国君的命令。
2、qīngtàizǔyīngjǐngmìng
3、既然如此,那何以在后面说把力行与学文二者并重呢?可见,作者在写这本书的时候,罗辑思维混乱,头脑一片混沌,估计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写什么。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