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当其冲误用什么替换
1、(误用)不能形容一般人多,更不能形容商品。
2、 academic a. 学术的;高等院校的;研究院的
3、义无反顾: 为正义而勇往直前。常被用于毫不犹豫的干坏事,错。
4、后来发展为“身当其冲”。“首当其冲”这个形式出现较晚,目前发现的较早用例见于清代文献。
5、读音:wànrénkōngxiàng
6、B.刚刚兴起跳交际舞的时候,我和妻极看不惯。不但自己不入“舞流”,而且还颇有微言。
7、(误用)常被误解为“危险”的意思而误用。
8、(解释)“ 侃 侃 ” 本 意为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9、(误用)不能被写作“昨日黄花”。
10、(解释)名:占有。一个钱都没有,形容极为贫穷。
11、(解释)出自《诗·幽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火”是星名,指大火星,即心宿。七月流火是指农历七月,大火星西行,天气逐渐凉爽起来。
12、 decent a. 像样的,体面的
13、0《人民日报》:60条常被误用的成语,第一个就犹豫了
14、(亦步亦趋)解释: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都效仿或顺从别人,跟着人家走(含贬义)。误用:易被误用作中性词,或用于表示紧跟潮流的积极语境。例句:“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
15、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16、 (解释)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17、译文:我听说周朝在没落的朝代,百姓的尸体都僵硬在地上,地上的血流千里,我曾经不以为然,谁能想到如今身当其冲,反而最先受到攻击。
18、(解释)危:正直。指的是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19、network n. 网状物;广播网,电视网;网络
20、D、北京大学“五四剧社”为百年校庆排练的话剧《蔡元培》是否会以全新的风格出现在舞台上,大家都拭目以待。
二、首当其冲 误用
1、(解释):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2、(误用)常被误认为是“害怕发表言论,不敢说话”或“危险的言论和行为”。
3、8 .spill v. 溢出,溅出,倒出
4、“不愠不火”是指“不发火”,
5、扑所迷离:扑朔:扑腾的意思。扑朔迷离原意指把兔子耳朵提起,雄兔扑腾,雌兔眯眼,可是在地上跑的时候就雌雄难辨了。后来形容事物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
6、一言九鼎: 说话有分量。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7、(解释)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8、不胫而走 (解释)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传布迅速。 (误用)不可与“不翼而飞”混淆。
9、(误用)只能用于主观心理,不能表示客观存在的危险状态。强调主观心态之谨慎小心,而非客观情况之危急。
10、首当其次:有什么事情要先冲上来做第一个去承担的。
11、(叹为观止)解释: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误用:被误解为“叹息,停止观看”。例句:如果将其可视化,中国高铁发展的惊人速度不得不令人叹为观止。
12、(解释)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13、(解释)城府:城池和府库,借指代人处事的心机。形容人坦率真诚,没有心机。
14、(误用)常被误用作街巷空空无人之意。
15、(误用)常被误解为前后言行不一致。
16、(误用)常被错用来代替“理直气壮"。
17、敬谢不敏: 谢,推辞;不敏,无能。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错用于拒绝别人的要求。
18、(误用)常被误用来形容写文章粗心大意,不加标点。
19、(误用)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20、(言之凿凿)解释:形容说得非常有根据,非常肯定。误用:易被误用为贬义词。例句:吴越历史舞台的中心在哪里,多年以来一直是学者与公众共同关注的焦点。尽管古籍文献对此有所记载,但是多语焉不详,有的虽言之凿凿却只是演义。
三、首当其冲错误用法
1、侃侃而谈:“侃侃”本为刚直之意。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2、extinct a. 绝灭的,熄灭的
3、误用:常被误用为“进入屋子”。
4、(解释)刊,古代指消除刻错的字;不刊意为不可更改。比喻不能修改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5、 delay vt./n. 推迟,延误,耽搁
6、(误用)常滥用于一切倡导人。
7、(不虞之誉)解释:虞:料想;誉:称赞。没有意料到的赞扬。误用:易被误用为“没有想到受到了不虞之誉”。“不虞之誉”已有“没有意料到”之意,与“没有想到”连用,语义重复。例句:文化人到了晚年,很多不虞之誉不邀自来,声望扶摇直上,这里面有多少是实至名归,又有多少是捕风捉影?
8、(解释)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次雨,形容风调雨顺。
9、首当其冲(shǒudāngqíchōng)
10、(歇后语):当顶炮;赛马场上的冠军。
11、(解释)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12、(误用)常有人在“一发而不可收”这句惯用语后加一“拾”字,说成“一发而不可收拾”,错。(“一发而不可收”:行为不受控制或无法停住。“一发不可收拾”:更加无法整顿)
13、(解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使人听了吃惊。强调客观效果。
14、(解释)主语是人,如果主语是事物,要说“令人叹为观止”。
15、(误用)常被误用为“ 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应当先做某事”。
16、“不瘟不火”是指“不沉闷,也不过火”。(此写法的不瘟不火不能使用于描述销售情况等,只能用于表演。高考要求。)
17、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18、不稂不莠:稂:狼尾草;莠:狗尾草。不稂不莠本指禾苗中无野草。后比喻人不成才,没出息。
19、(解释)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20、(误用)被误解为“没有一句称赞的话”。
四、首当其冲误用的例子
1、(解释)身边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困或俭朴。
2、(误用)与“景物”无关。
3、 scale n. 大小,规模;等级;刻度
4、炙手可热 (解释)手一挨近就感觉热 , 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背离本义。
5、(解释)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后。
6、(解释)过分夸赞的言辞。
7、(解释)褒义词,报答他人的好处。
8、(误用)常被误用为“委曲求全”。
9、(相形见绌)解释: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误用:易被误用为“显得相形见绌”。“相形见绌”就是“和同类事物比较,显出不足”的意思,与“显得”连用,语义重复。例句:这是两条充满了成都风情的小巷,从名字上看就知一宽一窄,其实巷子的宽窄并不明显,小巷的历史格局未变,生态极好,经过修缮,充分保留了成都人安逸的心态,里出外进,参差不齐,让今天各地人造的佳景相形见绌。
10、(拼音):wèisuōbùqián
11、(误用)常被误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12、这次整理的成语大部分是高中语文背过的易错成语,但是可能很多人都忘得差不多了,有些用法已过时了,根据大家的意见重新查了下资料,在下面的更正中都有说明哦。大家在看的时候有疑问的欢迎指出大家一起更正~
13、(误用)常与“息息相关”误用。
14、(误用)常与不堪卒读、难以卒读混淆,误用为贬义词,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15、(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胆小。
16、(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指带头。
17、(根深蒂固)解释:比喻基础牢固,不可动摇。误用:常被误用于形容友谊、情谊。“根深蒂固”常用来形容思想、观念、习俗、习惯。例句:从婴儿到成人,我们被教导要接受现在普遍流行的观念、阶级的传统、国家的习俗与主事者的意见。大部分的状况下,习惯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致我们甚至无法用崭新而不同的方式来思考。
18、(拼音):yīmǎdāngxiān
19、(误用)错用来表示报复,恩将仇报,以怨报德。
20、释义: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五、首当其冲误用什么替换句子
1、(误用)常被误用为“进入屋子”。
2、(解释)技艺十分纯熟。
3、如梁启超《论各国干涉中国财政之动机》“我国中诸大市镇,其金融机构,率皆外人握之,恐慌一起,则此等机关首当其冲,而牵一发则动全身,将全世界之金融机关,悉为所摇撼。”
4、stimulate vt. 刺激,激励
5、 vertical a. 垂直的
6、(解释)其罪行之大,即使杀了都不能抵偿。
7、 barrier n. 障碍;棚栏
8、1 0.slide v. 滑动,滑落 n. 滑动;滑面;幻灯片
9、(解释)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水平,也作“升堂入室”。
10、(解释)指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侧重于品质。
11、(解释)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
12、transform v. 转变,变革;变换
13、(解释)比喻在小节上过分挑剔,与中性的评议不同。
14、(解释)强调人多的坏处,贬义。
15、 ultimate a. 极端的,最大的,最终的 n. 极端
16、(相提并论)解释:把不同的或相差悬殊的人或事物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误用:易被误用于形容同一人或者同一事物,例如“当年穷山沟里的小放羊娃,如今已是集团董事长,今昔之别,简直不可相提并论”。“相提并论”多用于“不同的或相差悬殊的人或事物”。例句:在整个受教育过程中,扶贫地区的教育资源和升学机会很难与城市相提并论。
17、(误用)媒体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语,错。
18、(灯谜):淋浴;头攻。
19、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20、D.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1、读音:qīyuèliúhuǒ
2、(解释)提着耳朵告诫,当面教导。形容严格要求,殷切教诲。
3、一丝不苟: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4、蹉跎岁月 (解释)蹉跎:光阴白白地过去。形容虚度光阴。 (误用)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5、 trap n. 陷阱,圈套 v. 设陷阱捕捉
6、“首当其冲”意为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常被误用为“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应当先做某事”。上面两个例子都将“首当其冲”理解为“首先、最先做某事”,从而导致句意理解上有重大偏差。
7、(弹冠相庆)解释: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含贬义)。误用:感情色彩误用,常被误用于互相庆祝的积极语境。例句:鸦片战争结束后,当得知英军已经撤出长江,道光皇帝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下令沿海各省撤军,清政府的军政大员弹冠相庆。有人形容当时文恬武嬉的状态:“大有雨过忘雷之意。”中国的一切仿佛又回到原点。(《〈复兴之路〉解说词》)
8、(解释)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9、新学期,请告诉孩子:要想成绩好,学会听课是关键!
10、 (误用)易被误用为守信用,背离本义。
11、 dispose vi. 除掉;处置;解决;处理(of)
12、(解释)写文章一气呵成,不须删改。
13、(误用)与“患难与共”不同。
14、(释义)刊,古代指消除刻错的字;不刊意为不可更改。比喻不能修改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出自汉·扬雄《答刘歆书》:“是悬诸日月不刊之论也。”
15、译文:即便率领士兵列阵,一人策马冲锋在前,从山上驰骋来,就好像天崩地塌的气势。
16、(误用)不能用于无夫妻关系的人。
17、transmit v. 传播,播送;传递
18、首当其冲:常被人误用为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应当做某事。解释: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害
19、(当务之急)解释:当前所有应做的事情中最要紧的、最急需办的事。误用:易被误用为“目前的当务之急”。“当务之急”本身就含有“当前”之意,与“目前”连用,语义重复。例句:要解决孩子上幼儿园难的问题,当务之急是要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以多种方式兴办幼儿园,要加大政府投入,加强学前教育管理,依法落实幼儿园教师地位和待遇等政策措施。
20、 (误用)常被误用为“只能望其项背”。
1、(误用)易被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2、(解释)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3、—言九鼎 (解释)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误用)易被误用为守信用,背离本义。
4、 (误用)常被误用为褒义。
5、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见可而行,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
6、(解释)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褒义。
7、(解释)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
8、一言九鼎:说话有份量。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9、(解释)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
10、(误用)大多用来表示毫无根据,完全用反了。
11、(误用)常误用于代替“一文不值”,指毫无价值,后指人无用。
12、(解释)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13、(近义词)刚正不阿、危言正色
14、absolute a. 绝对的,无条件的;完全的
15、(释义)差:程度副词,勉强。大体上使人满意。《后汉书·吴汉传》:“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战攻之具,乃叹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
16、(解释)什么坏事都干。常有人用于赞扬。
17、B、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18、释义:意思是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但通常以否定句表示与“望”的对象有一定差距。
19、(解释)形容人口吃。
20、《三国志·公孙瓒传》裴松之注引《献帝春秋》:“盖闻在昔衰周之世;僵尸流血;以为不然;岂意今日身当其冲。”
1、例句:古人提倡“吾日三省吾身”,闻过则喜,而今有些人则不然,总是讳疾忌医,对比之下,实在不应该。
2、(解释)城市里本无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谎传市里有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虎了。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3、(误用)常被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4、(趋之若鹜)解释: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形容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种事物(含贬义)。误用:经常被误用于积极、含褒义的语境。例句:玩权术尽管名声不好,史书中就有不少诸如“权相”“权臣”这些充满着嘲讽贬抑意味的词汇。然而这种方法却也有效,有多少高官显宦,正是凭靠权术手腕,一生享尽荣华富贵。所以,尽管历史的耻辱柱上刻满“前车之鉴”,后继者仍趋之若鹜。
5、(误用)常被误解为经营不善,很萧条。
6、《人民日报》:中国姓氏分布图出炉,看看自己的根在哪里?
7、(解释):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
8、(误用)常被误解为经营不善,很萧条。
9、释义:首:最先。当:承受。冲: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蒙受灾难。也作“身当其冲”。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