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勤俭节约的事例
1、徐特立在每天巡视全校时总是把别人抛弃的粉笔头捡起装在口袋里留给自己上课用。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师范的几年里,差不多没有用过一支新粉笔。有些学生不理解,反而觉得他太“小气”。因此徐特立特写诗教育学生。
2、见他如此节俭,有个叫仲孙它的人就劝季文子说:你身为上卿,德高望重,但听说你在家里不准妻妾穿丝绸衣服,也不用粮食喂马。
3、1918年,列宁就穿这件旧大衣,去工厂演说,遭到反对势力的刺杀,在大衣上留下三个弹孔。伤愈出院后,他谢绝更换新大衣,将旧大衣补了再穿,一直穿到他1924年1月逝世。
4、不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建设时期,毛泽东都是勤俭节约的典范。
5、★与勤俭节约有关的故事大全
6、你自己也不注重容貌服饰,这样不是显得太寒酸,让别国的人笑话您吗?这样做也有损于我们国家的体面,人家会说鲁国的上卿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日子啊。您为什么不改变一下这种生活方式呢?这于己于国都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7、生活中勤劳节俭的小事例着当少企再械阳如县支有用用完的油桶清洗后用来养花养鱼,还可做收纳,可盛米,豆,用快餐盒养蒜促川温向临扬我易,养葱,用泡沫箱种菜,新鲜又环保,等等。
8、用过的面膜纸可以用它来擦首饰、擦家具的表面或者擦皮带,不仅擦得亮还能留下面膜纸的香气。
9、成由勤俭破由奢●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有钱时摆阔,没钱挨饿●欲求温饱,勤俭为要●紧准策机续马根照球如紧手,年年有●勤能补拙,省能补贫●思前顾后,吃穿常见王造跳有●精打细算,油盐不断●披着破大氅的,往往是个好酒徒(西班牙)●粮收万石,也要粗茶淡饭●会吃的吃千顿,不会吃的吃一顿●精打细算,油盐不断●来自披着破大氅的,往往是个好酒徒(西班牙)●一粥一饭汗珠换●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成物不可损坏照板受常带绿否诉实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唱——诸葛亮《诫子书》。1360问答、君子以俭德辟难。大意:君子用俭朴的德行来避免危难。
10、既如此,我又怎能接受你的建议呢广这一番话,说得仲孙它满脸羞愧之色,同时也使得他内心对季文子更加敬重。
11、邓小平有一条洗脸的毛巾,用了几年仍然完好,而别人同样的毛巾用了一段时间就破破烂烂。人们问他有什么诀窍,他说:“你们洗脸时都是两手用力拧毛巾,毛巾的纤维容易断;我洗脸时用两手挤干毛巾的水,毛巾的纤维不容易挤断,当然耐用!”
12、这样想就错了,我们来算一笔帐,如果每个同学每天扔掉一块面包,那全国将浪费多少粮食?诸葛亮曾告诫他的儿子:“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活简朴,可以培养一个人的美德,浪费是一种可耻行为。科学家们一边在努力研究如何解决粮食危机,我们却在另一边浪费粮食,照这样下去,这个危机不但解决不了,而且会更严重。
13、每当提起毛主席的时候,我就会情不自禁地对他产生一种万分敬仰之情,在我们年幼时期,我们的耳边就响起了“毛主席”这三个字,祖辈们常说:“毛主席是人民的大救星,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我们这一代人,更没有现在幸福美好的生活”。
14、毛主席用毛巾也特别注意节约,他的毛巾总比别人的耐用,他从不在毛巾上打肥皂,一辈子都是清水洗脸,这样就避免了肥皂的腐蚀。毛巾用破后他也从不轻易丢掉,而是要工作人员保存下来,用于缝补毛巾被等。毛主席的遗物中有一床毛巾被打了50多个补丁,都是用破毛巾补的。
15、这种守财为性的精神的确为宋朝积累了不少的财富,他将所有的金银珠宝全部收纳于国库,只有到国防军需和天灾人祸时才拿出来使用。如果大家认为这就是一抠门的大王,那就是大错特错了,即使对自己和周遭亲属要求严格的他,在维护国家的利益方面,却很大方,面对边界的有意侵犯,他并没有发动劳民伤财的战争,而是用自己积累多年的财富赎回城池,避免交战。
16、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也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
17、为了制止这种坏习惯,国家也制定了许多法规,提倡节约。每年十月十六日是节约粮食日,这就告诉我们应从这就做起开展节约。
18、到了社会经济较为发达的唐代,勤俭节约的观念依然受到提倡。李绅从“四海无闲田”的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饿死”的残酷现实;将“盘中餐”的粒粒粮食与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凝成了“粒粒皆辛苦”的名句,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教育。
19、同学们,一粥一饭来之不易,让我们以节约为荣,让节约成为一种时尚,让节粮成为一种习惯!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20、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
二、关于勤俭节约的事例200字
1、据说有一次他打算建造一个露台用来欣赏山水风景,结果听说建造费用需要大约十户人家的收入,便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这个想法。
2、明朝建立后,按计划要在南京营建宫室。
3、陈新杰,是集美区的一个退休小学教师。上个世纪80年代,全家人仅靠他每月20多元收入养活,经常是“买5分钱的油菜,一家人分成两顿吃”。
4、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宽裕,不愁吃不愁穿。因而很多人养成了生活大大咧咧的坏习惯,这就助长了大家铺张浪费的生活习惯。
5、将永远鼓舞我们继续前行!
6、《左传·庄公二十四年》有“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墨子》提到“俭节则昌,淫佚则亡”,《韩非子》说“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荀子·天论》讲“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7、节用裕民、俭以养德。今天,中华民族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艰苦奋斗历程,但戒奢以俭的道理并未过时。我们要继续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让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风尚继续引领我们奔向更加美好的生活。
8、唉,多么可怜呀,再看看我们,每天大鱼大肉,蔬菜水果,应有尽有,却生在福中不知福,还到处浪费。在学校里,有多少同学把吃不了的饭菜到掉了,也许他家里很有钱,也许他家里有的是粮食,但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国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不能丢掉我们的根。如果贫困山区的孩子们看见同学们这样做一定会很心痛,并且会指责同学们。在饭馆,有的人为了显摆自己多么大方、多么有钱,便点了一桌子的饭菜,吃不完的,就要被店里的老板那去买给那些收泔水的。实际上剩菜可以打包回去吃呀,这样也是一种节约呀。只要存有节约的意识,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能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在餐馆用餐时点菜要适量,而不应该摆阔气。
9、我自从上了小学,就有了零花钱,也就开始“浪费资源”。有时在电视上看见了难区的人们,我只会捐点钱罢了,想:只怪他们的命不好,是上天不公,不关我的事。所以我还是挥之度外上天让我有条件,我又何必节约,简朴呢?
10、在同学们心中,一粒米算不了什么,而在贫困山区的孩子心中,那就是生的希望!在农民伯伯心中,那就是流下的每一滴汗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全世界,每6秒就会有一位儿童饿死,有10亿多人在挨饿,非洲南部地区的孩子们甚至连一口水和一粒米都没吃到喝到。这下你是否能感受到任何一点食物的来之不易!
11、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一天只用一小份。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一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
12、“这可不是个好主意,他们超值收费。”在盖茨的坚持下,他们最终还是找了个普通车位。盖茨最讨厌物不等值,对应花的钱,他从不小气,看看他这些年为慈善机构捐款的数字就知道了。
13、勤俭节约是d的优良传统
14、不过母亲虽不受宠,但是母凭子贵嘛,儿子是非常争气,并没有走上怀恨在心,报复的歪路,反而贤明勤俭,才成就了后来的帝王之路。
15、苏轼之房梁挂钱的故事
16、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
17、有一次,比尔·盖茨和一位朋友开车去希尔顿饭店。到了饭店前,发现停了很多车,车位很紧张,而旁边的贵宾车位却空着不少。朋友建议把车停在那儿。“噢,这要花12美元,可不是个好价钱。”
18、今天,老师给了我一本《我的祖国》,这本书讲述了新中国建立后,通过几代人的努力,逐渐强大,直至实现东方巨人的超越——圆梦奥运的历程。我们的祖国拥有壮丽的山河,历史悠久的名城,发奋图强的人民,读完这本书,我为我是一名中国小学生而感到骄傲。书中第三课《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让我印象最深。书上说21世纪,世界人口已经达到66亿,却依然有8亿人处于饥饿状态,在粮食问题日益凸现的今日,世界将目光投向了中国。
19、关于毛主席勤俭节约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今天我们就先分享到这里,感谢大家的聆听。
20、房梁挂钱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减广八消越稳简得过不了日子,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来自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360问答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束呀生乙于婷全厚活开支。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鸡先使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
三、关于勤俭节约的事例照片
1、后来在朝廷中做了高官,但仍注重节俭,从不讲究奢华。他自订每餐只能一饭一菜,有客也只能增加两个菜,不许铺排,否则就拒绝用餐。一次,苏东坡的一个老友与他重逢,请他吃饭,他嘱咐朋友千万不可大操大办。
2、收敛了自己的行动,我也懂得了“节约”,节约是一种美好的品德,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正如一位哲人说的,“一个人节约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这个美丽的世界!”
3、我原以为这回主人该破费一下了,谁知主人竟叫我今天早晨到集市上去把这条狗卖掉,用卖狗的钱再去置办东西。
4、我有一个猪猪存钱罐,爸爸妈妈每月会给我十多元钱。这些零花钱,我除了用来买学具和一些零食之外,从来不用,剩下的钱都悄悄地喂了“小猪”。
5、1949年进京后,陈云居住在西城区北长街58号的老房子,在这里一住就是30年。由于房屋年久失修经常漏雨,当时机关行政部门提出要大修,陈云不同意,说:“房子大修要花许多钱,只要不漏雨就行了。”结果没有修成。
6、他常说:“我们国家还不富裕,人民群众生活还有一些困难,我吃那么好,心里不安呀。我吃的饭菜很好了,什么时候中国的老百姓都能吃上四菜一汤,那该多好。”他的衣服鞋帽,许多都是补了又补,一件睡衣打了73个补丁,一条毛巾被也打了54个补丁。
7、周恩来进城后不久,搬到中南海西花厅办公、生活,一住就是26年,直到去世。西花厅是乾隆年间建的三间旧式平房,潮湿阴冷。地上铺的青砖,夏天返潮返碱。周恩来为了适应毛主席的起居习惯,他也夜间办公,进城刚几年,就落下腿疼的毛病。
8、浸泡过后的茶叶渣,把它晒干,做一个茶叶枕头,既舒适,又能帮助改善睡眠;还可以用来洗碗、手工皂的原材、晒干后可吸异味。
9、做官后,他依然厌恶奢华,不肯搬进朝廷给他准备的官府,多年来全家只住在几间茅草房里。
10、同学们,你如果没有这样的经历,你们可以想一想这首古诗的意义,烈日炎炎,火辣辣的太阳烤着大地,然而,这时的农民伯伯却在辛勤的耕种,汗水也在一滴一滴的滴到土里,农民伯伯用汗水,用辛勤劳动换来了我们的粮食,有谁在乎盘子里的米饭,每粒都是农民伯伯用劳动汗水换来的呀!
11、现代勤俭节约的小故事3
12、孔子,古礼戴麻做的帽子,但麻帽不宜做成。而绸帽相比之下就简单易成。孔子就从众从简用麻帽。他还说。
13、毛泽东始终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的一员,从不要求任何特殊待遇,终身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他的饮食可谓简单随意,一日两餐或三餐,粗茶淡饭,不吃山珍海味。吃饭时不小心掉到桌面上的饭粒,他都一粒粒夹起,送到口中,从不浪费。
14、有一天中午,我和妈妈在一家饭馆吃饭,我们点了三道菜,津津有味的吃着,突然,隔壁的两个人吸引了我们的眼球,他们拿着菜单一下子点了十几道菜,没一会儿功夫,小小的桌子上摆满了饭菜。看见这一幕,我惊呆了,心想:这么多菜能吃完吗?不会是大胃王吧?但是,他们竟然没吃几口,把钱一交就走了。满满的一桌子菜,就被服务员给倒了,真可惜!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