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语名句20句
1、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语出孔子及其弟子的《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实的智慧!平常看很多人爱面子,喜欢不懂装懂,这就是不踏实,不认真,不是做学问的态度,害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6、语出春秋·孔丘《论语·卫灵公》。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错误了。
7、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8、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1、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4、出了问题,君子首先责备自己,而小人首先责备别人。
15、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16、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1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中经典名句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1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19、儿子犯了错,父亲为他隐瞒;父亲犯了错,儿子为他隐瞒,虽然看上去好像不那么正能量,但这已经体现出人性的耿直来了。
2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二、论语名句10句
1、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2、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3、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4、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孔子《论语》
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论语》
7、0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8、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9、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10、过而不改,是谓过已——《论语·卫灵公》
11、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
12、(译文)人格高尚的人不可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委以重任;人格低下的人不可委以重任,却可用小事情考验他。
1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5、译文:腐朽的木头不能用以雕刻,粪土垒的墙壁不能被粉刷。
16、朝闻道,夕死可矣。
17、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1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孔子《论语》
19、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20、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三、论语的20句经典句
1、子谓《韶》:“尽善矣,尽美矣。”(尽善尽美)
2、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4、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5、语出春秋·孔丘《论语·宪问》。看到利益就想到义,遇到危险的事情,就要勇于献身。
6、翻译:父母活着的时,子女不远游外地;即使出远门,也必须要有一定的去处。
7、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8、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论语》)
9、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1、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12、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孔子《论语》
13、大意:当父母双亲还健在的时候,不要外出。实在非要外出不可的话,你将要去的地点也要让父母知道。
14、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5、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16、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孔子《论语》
17、胸藏文墨怀如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18、译文: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19、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20、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四、论语20句精选
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论语》
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3、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4、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7、言必信,行必果。
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9、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10、巧言令色,鲜亦仁!
11、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12、未知生,焉知死?——孔子《论语》
13、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14、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未来的岁月还可以迎头赶上。
1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温故知新)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论语》
17、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18、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19、译文:孔子说:“(作为管理者)如果自身行为端正,不用发布命令,事情也能推行得通;如果本身不端正,就是发布了命令,百姓也不会听从。”
20、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丘《论语》
五、《论语》经典名句30句
1、语出春秋·孔丘《论语·阳货》。君子勇武无义便会去作乱。小人勇武无义就会做偷盗的事情。
2、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3、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的人交朋友,与知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
4、译文:父母活着的时,子女不远游外地;即使出远门,也必须要有一定的去处。
5、译文:聪敏好学,又能虚心地向地位低于自己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
6、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小事上不忍耐,就会扰乱了大的谋略。”务实、忍耐、顾大局,这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正是有志于做大事的人必备的素养。
7、译文:孔子说:“不要急于求成,不要贪图小利。急于求成,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小利则办不成大事。”
8、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1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12、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孔子《论语》
13、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14、解释: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显得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显得虚浮。只有质朴和文饰配合适当,才可能成为君子。
15、从我们传统文化来讲,凡事都有“体、相、用”三个方面,先有体,次有相,然后有用。这里的“性”指的就是本体,“习”指的就是用,不但是人,乃至万事万物的本性都是相近的,所以说“性相近”。但每个人的习惯不同,到后来差异越来越大,所以说“习相远”
16、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7、0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18、君子有九件要反思的事:思考眼睛是否看明白,思考耳朵是否听懂,待人是否温和,举止是否恭敬,谈吐是否真心,处事是否谨慎,有疑问是否得到解答,发怒是否有严重后果,得到东西思考是否理所应得。
19、译文:孔子说:“寒冷的冬季到了,才知道松柏的叶子是最后凋零的。”孔子以松柏不凋来比喻一个人品格志向坚定不移,经得住考验。后人遂以“松柏之志”代指坚贞不移的志节。
20、智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论语》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