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络编程
  • 网络文章
  • CMS技巧
  • 软件编程
  • PHP笔记
  • JavaScript
  • 网络昵称
位置:四海网 > 网络文章 > 句子大全 >

精选茨威格简介及作品100句文案合集

人气:59 时间:2023-03-14 08:13:54

一、茨威格简介及作品

1、阅读《感情的混乱》是让人着迷的,跟随人物的视角,像侦探破案一样,逐渐抵达一个灵魂的核心;那过程:心痒难揉,大跌眼镜,长吁一声。

2、1936年,茨威格的作品在德国被掌权者查禁。他的第一次婚姻结束了。1938年奥地利也陷入了纳粹的掌控,茨威格移民英国。他跟夏洛特·阿尔特曼(CharlotteAltman)结了婚。

3、3、细处落笔,小中见大。

4、因为人只要有过一次真诚地对待自己,那他就会永远真诚地对待自己;猜得出自己秘密的人,那他就会发觉大家的秘密。

5、斯蒂芬·茨威格(StefanZweig,1881年11月28日—1942年2月22日),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传记作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三大师》和《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

6、表明托尔斯泰具有敏锐的观察力。“精神世界的最高处”指人性真善美的至高精神境界,“最阴暗的灵魂深处”指人性假恶丑的最肮脏境地。

7、这两篇小说放在一起,是因为我发现,故事里的主人公都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爱上了一个陌生人,并且情感浓烈得耀人眼目。

8、作为人文主义者的茨威格借这篇小说表达了他对纳粹法西斯的痛恨。他以这种文学形式的抵抗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行列。

9、作为人文主义者的茨威格借这篇小说表达了他对纳粹法西斯的痛恨。他以这种文学形式的抵抗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行列。可惜他本人没有看到法西斯最后的崩溃。由于对时局的绝望,他和他的夫在1942年获悉新加坡陷落后在巴西服毒自尽。然而《象棋的故事》作为反法西斯的重要作品却不断受到后人的传诵。这也是对茨威格的亡灵最好的告慰吧。

10、这九年,青年已经结婚,夫人成了老态初现的寡妇,然而,混乱的局势还在继续,二战眼看就要爆发,所有人都在为意识形态争夺要地,而这两人却旧情复发,顺从着内心对快乐对幸福的追求。

11、点击“人民网德语视界”成为用户

12、巴尔沃亚所出的16世纪是地理大发现、殖民主义发展的一个世纪。殖民主义的盛行加上新航路开辟提供的便利,欧洲人对其他地区的物产——尤其是黄金的渴望已经登峰造极。

13、同情是把两面有刃的利刀,不会使用的人最好别动手。

14、从描写人物来看,在《滑铁卢的一分钟》中作者大部分的笔墨都分给了格鲁希。而历史上众多人物都认为这场战争的失败主要在于拿破仑本人对敌情侦察不够,临战前分散兵力出战不力便改变决心,指挥不果断等。描写滑铁卢战役的文学作品千千万万,较为著名的有《拿破仑传》中相关描写。作者艾米尔·路德维希也同样是认为该战役拿破仑失败的原因在于其本人的自傲独裁。

15、不久,俄罗斯的亚历山大帝就亲自出国留学,并勒令所有俄罗斯人必须向西欧洲看齐。俄国上流社会立即改说法语,并把侵略了他们的巴黎人当作偶像崇拜。

16、《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DieWeltvonGestern)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创作的自传体文学作品。该书写成于1939年至1941年间,是茨威格临终前被流放的最后几年里完成的。在茨威格离世以后,1942年才得以在斯德哥尔摩面世。

17、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是著名的和平主义者,创作反战的小说、剧本。上世纪30年代以出色的中短篇小说蜚声世界文坛,1934年流亡英国,1940年经美国流亡巴西。在此期间创作反对暴力,反对专政,反对纳粹的小说传记和自传《昨日世界》。1942年在孤寂与幻灭中自杀。

18、国王,可以说是一架报时巨钟的主发条,它无情地规定了作息时间。从生到死的一举一动,从清晨起身到暮夜上床,甚至爱情嬉戏的瞬间片刻,不属于他自己。

19、第9段为什么说他缺少“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20、在《茨威格精选集》的装帧上,特别设计了一个黑白分明的的函套,线条和色块构成几何图形,素雅美观。

二、茨威格所有作品

1、作者:(奥地利)斯蒂芬·茨威格

2、只有那些无法估量,把握不住的东西才吓唬住我们。相反,一切有限的东西,一切确定的东西刺激人们去试验,变成衡量我们力量的尺度。

3、所以他们那个年代的名人互相都认识是一点也不奇怪的事。

4、该书被歌德称为“上帝的神秘作坊”的历史,尽显人物的关键时刻,他们宛若星辰一般永远闪耀着光辉,普照着人类自身。涌动着匪徒、探险家、叛乱者兼英雄血液的巴尔沃亚成为第一个看到太平洋的欧洲人;仅仅一分钟的优柔寡断,格鲁希元帅就决定了拿破仑在滑铁卢之战中失败的命运;七十多岁的歌德像情窦初开的男孩爱上了十几岁的少女,求婚未遂之后,老人在萧萧秋色中一气呵成地创作了《玛丽恩巴德悲歌》;流亡国外的列宁不顾自己的荣辱毁誉,乘坐一列铅封的火车取道德国返回俄国,十月革命就这样开启了历史的火车头……

5、第4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托尔斯泰的普通平凡?目的是什么?

6、1941年他出版了强烈控诉法西斯对思想的专制统治的经典名作《象棋的故事(Schachnovelle)》和自传《昨日的世界(DieWeltvonGestern)》。

7、茨威格的写法及全书语言分析

8、另外,作者还通过对列夫托尔斯泰平庸甚至粗陋的外貌描绘与其所取得的成就两相对比,更突显了列夫托尔斯泰平易近人,没有架子的性格特征。

9、每一种新的认识都可以使年轻人精神振奋,只要一旦受到某种感情的鼓舞,他就可以从中取之不尽,这正是青春的意义。

10、“所以说,托尔斯泰并没有自己独特的面相,他拥有一张俄国普通大众的脸,因为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这句话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1、《心灵的焦灼》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在1938年流亡国外时发表的长篇小说,也是他生前面世的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

12、表达效果:这些夸张性的描写,不仅使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而且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

13、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和传记作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茨威格出身维也纳富裕的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还在大学时代,茨威格就前往法国、比利时游学。在比利时认识了现代派著名诗人维尔哈仑,在巴黎结交了在法国文坛享有盛名的罗曼·罗兰,后来又通过罗曼·罗兰结识了高尔基,通过书信往来结识了弗洛伊德并深受影响。创作诗歌、小说、戏剧、文论、传记,以传记和小说成就最为著称。

14、法西斯上台前,茨威格的创作如日中天,在德国作家中拥有读者之众,很少有人能超过他。他的作品雅俗共赏,销售量直线上升,他思想深邃而不流于晦涩,文字平易而不流于肤浅,情节动人而无斧凿的痕迹。

15、从此,她们的童年结束了。

16、茨威格对欧洲是迷恋的,他在维也纳的生活方式就是当时流行的艺术,早上起来读报,诗歌以及哲学著作。在咖啡厅和剧作家成群结队的交谈,碰撞出新的剧本。他形容那是安全的世界,可以不用考虑身份和护照,全情投入事业及创作,事物也可以极致细化和自由。在茨威格看来,当时欧洲的优雅,就相当于酒店门童也能随时唱里尔克的诗歌那样,直到一战开始,这种巨大文化底蕴的生活,被冲刷殆尽。

17、小说中提到的通货膨胀,是德国和奥地利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恶性通货膨胀。据查,在1921年至1922年间,奥地利的通货膨胀达到了+134%。恶性通货膨胀,堪称“财富的绞肉机”,分分钟让精英变屌丝、屌丝变赤贫,赤贫揭竿而起。试想,如果没有远见和手段,提前将财富换美元、贵金属等避险,那受托管理的财富将化为灰烬,而B博士也不会有机会成为新受托人。

18、第二历史特写也属于纪实文学。

19、1928年应邀赴前苏联,与高尔基结识,且完成了由三本书组成的作家传记《世界建筑师》:《三位大师》(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斯妥耶夫斯基)《与魔的搏斗》(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尼采)《三位作家的生平》(卡萨诺瓦、斯汤达、托尔斯泰);出版了由12篇人物故事组成的集子《人类群星闪耀时》;

20、K826/11社科第三图书借阅室

三、茨威格的全部作品

1、《看不见的珍藏》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创作的中篇小说,首次发表于1925年。

2、《象棋的故事》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创作的中篇小说,也是其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中篇小说。

3、人性的光辉终于得到应有的报答。

4、茨威格笔下的主人公,往往被一种激情驱使,几乎囊括了人类情感中全部暴烈的情绪:嫉妒、虚荣、爱慕、憎恶、仇恨……而他总能通过绝不乏味的大段心理描写,将这些生活中少见的癫狂与病态深化,带领读者跟随主角走过复杂跌宕的心路历程,让再理智的人,也不得不信服它的合理性。

5、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6、一个人命中的最大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时发现了自己人生科学研究的使命。

7、除了《人类群星闪耀时》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这两本最为广大读者所知的两部作品,在这套《茨威格精选集》中还收录有小说集《昨日之旅》(包括《情感的迷惘》《旧书商门德尔》《昨日之旅》等八篇),《艾利卡·埃瓦尔德之恋》(包括《雪中》、《出游》、《艾利卡·埃瓦尔德之恋》等八篇),《象棋的故事》(包括《看不见的藏品》《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象棋的故事》等共八篇),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以及作家和历史人物传记《三大师传: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和《三作家传:卡萨诺瓦、司汤达、托尔斯泰》等八部茨威格代表作品。

8、2、欲扬先抑的手法的运用:平庸丑陋外貌,反衬犀利深刻灵魂。

9、《昨日的世界》回顾了茨威格的一生,从童年求学到漫游欧洲,与无数文化名人的交往,亲眼见证了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欧洲文化、艺术与文明一段黄金爆发期,以及世界大战带给他以及一整代欧洲人的幻灭:

10、她们打开了成人世界的一条门缝,那里的景象在儿童眼中是恐怖的,令人战栗的。她们纯真的想要帮助老师的举动无济于事。

11、——《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斯蒂芬·茨威格)书评

12、听名著:茨威格《象棋的故事》03

13、夜,神秘莫测,清凉静谧,暑热消退,喧声尽逝。少年的心里可并不平静,青春在骚动,激情在翻腾。朦胧的渴望,无名的惘怅驱使他在林间徘徊,在树下踯躅。突然间一道白光,一缕轻纱,一片浮云,从天外飞来一个仙女,从夜空降落一个女神,像朦胧的夜色一样虚无缥缈,似真似幻,飘然而至,倏然而逝,只留下荡气回肠的回忆,怅然若失的怅惘。这意外的艳遇,销魂的时光,激情如火,柔情似水,像一阕迷人的夜曲,诗意盎然,动人心弦,汇成小说《夜色朦胧》的主旋律。

14、本题运用句子含义理解“三抓一联系”法。

15、“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作者运用明喻和夸张来描绘托翁的目光是为了体现其目光的敏锐与犀利,具有准确而深刻的洞察力。

16、这句话是对上文托尔斯泰外貌描写的总结、升华。

17、本题运用“定向—分析—归纳”法。从穿戴、职业、社会角色三方面来写托尔斯泰的普通平凡。

18、1942年,完成自传《昨天的世界》;2月22日同他的第二位夫人伊丽莎白·绿蒂(33岁)在里约热内卢近郊的佩特罗波利斯小镇的寓所内双双服毒自杀。

19、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归类并非绝对可靠,事实上,作品与作品之间的联系纽带比我们看到的复杂得多,有的篇章独一无有的篇章则仿佛是好几篇作品杂糅的结果。这恐怕是连作者本人都没有意识到的。

20、创作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以传记和小说成就最为著称。

四、茨威格简介及作品介绍

1、《普拉特尔的春天》写一位贵妇人因为裁缝没有及时做好礼服突发奇想决定穿上一件朴素的衣服去普拉特尔公园游玩,她仿佛又回到了从前的少女时代,再没有人惊呼她的美貌。在这一天之内,她奇遇一般经历了一段爱情。

2、茨威格对叙事艺术发展的贡献集中体现在中短篇小说的创作方面。茨威格继承了德语文学的优秀传统,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细腻的心理分析,热情的心灵描摹,具有想象瑰奇、情节跌宕、语言优美、诗意浓郁的艺术特征,从而征服了世界各国无数的读者。

3、我始终为你而紧张,为你而颤抖;可是你对此毫无感觉,就像你口袋里装了怀表,你对它紧绷的发条没有感觉一样;这根发条在暗中耐心地为你数着你的钟点,计算着你的时间,以它听不见的心跳陪着你东奔西走,而你在它那嘀嗒不停的几百万秒当中,只有一次向它匆匆瞥了一眼。

4、茨威格初登文坛时,是个才气横溢的抒情诗人,接着又以剧作引人注目。早在大学时代,茨威格已先后发表了两部诗集,《银弦集》和《早年的花环》。作为作家,茨威格可以说是少年得志。

5、在茨威格的作品中,最具知名度的无疑是被多次改编成电影的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以及人物传记《人类群星闪耀时》。

6、1903年,获得博士学位。

7、在阅读本书之前本书所言的14个历史时刻中,我略有了解的仅有五个。但生僻归生僻,茨威格用心擦亮的这些历史的瞬间,却让我这个并不熟悉这些历史的人怦然心动。其描写的细腻与独到的见解,是亮点之一。

8、托尔斯泰是作者崇拜的艺术大师,可是他却用近一半的篇幅来描写自己心目中伟人平庸粗陋的一面,外貌平庸甚至丑陋,与普通人毫无二致。

9、1898年,17岁的茨威格在杂志上发表第一首诗。

10、——没有谁能成为历史的主人,我们都是历史的棋子,随时都可能成为弃子。

11、斯台芬·茨威格(1881-1942),当今拥有读者最多、最受读者喜爱的奥地利籍德语作家。他的作品已经被译成数十种文字,小说名篇大都被搬上银幕。主要作品有《心灵的焦灼》,《人类的群星灿烂时》,以及被中国读者广为了解的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

12、《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茨威格最负盛名的小说,这个故事广为流传,有很多影视、话剧改编版本,也是所有文艺青年心目中的神作。

13、引用。本段引用高尔基的话作结,干脆有力,含蓄隽永,夸张的修辞很好地表现了托尔斯泰眼睛的观察力、敏锐性和丰富性。

14、《火烧火燎的秘密》在另外的版本中又叫《灼人的秘密》。虽然主体上是儿童视角,从小男孩埃德加的眼中写一个风流浪荡的男爵如何勾引他的母亲,但是小说在一开始是从男爵的视角切入的,随后又数次切换。这种视角上的变换给小说带来阅读上的新鲜感。

15、茨威格笔下B博士,子承父业,面对法西斯的逼迫,用生命保守秘密、保护委托人财产。盖世太保对其施以精神摧残、逼迫其陷入虚空状态,妄图“不打自招”,正是关键时刻一本棋谱帮助他找到精神坐标和支撑,扭转乾坤、转危为安。

16、阅读这篇小说可谓惊心动魄,情节虽简单,但心理起伏变化的出色描写成为小说的最大看点,大人们任何一个平常的举动或言辞在男孩的心里都可能掀起惊涛骇浪。埃德加的跟踪和偷听为平常之事增添紧张的色彩,可见在小说艺术里视角选择的重要性。

17、茨威格自杀之前,德国法西斯上台,纳粹分子陷入狂热状态。他们焚烧进步作家和犹太作家的书籍,以表示对法西斯主义的信仰,对元首的忠诚。大批进步人士,犹太血统的知识分子和科学家、作家受到迫害,关进集中营,或被迫流亡国外,德国国内一片白色恐怖。

18、斯蒂芬·茨威格(1881年11月28日-1942年2月22日)著名奥地利犹太裔作家,中短篇小说巨匠,擅长人物的心理分析,也著有多篇名人传记。

19、茨威格在这篇文章中捕捉的是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美好品格。

20、1935年,《玛利亚·斯图亚特》,历史人物传记《鹿特丹人伊拉斯谟的胜利与悲哀》;

五、茨威格的作品有什么

1、0“直到生命的最后十年……俊秀之光才使这块悲凉之地解冻。”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2、宁浩最新上映的电影《疯狂的外星人》,探讨了人的身份和地位的话题,这部电影的让人玩味的荒诞在于用服饰和科技区分文明高下等级的方式导致一系列的阴差阳错。

3、作家及作品推介||茨威格

4、雨果和他老婆也写了《玛丽·安托瓦内特》,不过他们这么写是为了推翻拿破伦,当然,他们也希望推翻拿破伦二世和路易十八。

5、赞美纯真:《里昂的婚礼》《看不见的珍藏》《昨日之旅》

6、在失去祖国后,茨威格先后到过英国、阿根廷等国家。但如同他之前感受到的那般,他仍然觉得欧洲正在“死亡”,连同他引以为豪的欧洲文明一同走向幻灭。最后,他的脚步落在了巴西。茨威格那被欧洲伤害的心在巴西这得到了慰藉,但遗憾的是,这种慰藉最后还是敌不过汹涌而来的对故土的失望,甚至是绝望。

7、我想起以前看的一部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在创作思路上与这篇小说相似。松子的一生在各个男子之间寻找爱,最后徒劳而归、垂垂老矣,那种源源不断永不熄灭的激情燃烧松子们整个生命,谱写成一首绝望的又抚慰人心的赞歌。

8、而身处二战时期的斯威格,同样反对暴力反对战争,希望他的祖国和平,人民幸福美满。由此这两个前后相差了近300年的人物,达到思想上的共鸣,也许茨威格的写作初衷于此也有一点联系。人类对和平自由的渴望可以跨越国度与时间,这份追求像光对待万物般平等。

9、1912年,独幕剧《变换不定的喜剧演员》问世,同年上演。

10、再者,本篇文章中足见茨威格细节刻画功夫之深:

11、1933年希特勒上台,茨威格于次年移居英国,同年被纳粹驱逐出故居,开始流亡生活;妻子介绍一位流亡的犹太少女夏洛特·阿尔特曼做秘书;创作出《看不见的收藏》《日内瓦湖畔的插曲》《旧书商门德尔》《巧识新艺》等作品。

12、1920年,与离异并带有两个孩子的温德尼茨结婚,创作《三位大师》;1922年,出版“链条小说”的第二本小说集《热带癫狂症患者》,收录《热带癫狂症患者》《奇妙之夜》《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芳心迷离》等,写成年期的情欲,展示由情欲所控制的成年男女的心态,它们在潜意识的驱使下犯下了所谓的“激情之罪”。

13、斯蒂芬·茨威格(StefanZweig,1881年11月28日—1942年2月22日),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传记作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三大师》和《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

14、任何一个对写作严苛的作家都无法容忍自己重复以往的作品,以炒剩饭的方式兜售过期思想以维持灵感枯竭的艰难时日;然而,任何事情都不是那么绝对,也许是个体的思想源泉和生活经验有限,也许是一个灵感无法在一篇作品完全展现,我们只要集中阅读一个作家的作品,往往会发现在某篇作品的某个灵感(或核心思想)会突然在另一篇作品中改头换面以另一副面孔出现。

15、他的第二部诗集《早年的花环》并不意味着突破。他的第一部诗剧《特西特斯》,尽管轰动一时,也只能视为这位才气横溢的青年作家一次成功的尝试。真正的突破是他的中短篇小说。本世纪欧洲文坛上有三位作家被公认为出类拔萃的中短篇小说家,他们是俄国的契诃夫、法国的莫里亚克和奥地利的茨威格。

16、《家庭女教师》写两姐妹偶然发现家庭教师的反常,然后开始跟踪、偷听。她们不知道女教师被暂住在家里的表哥欺骗了感情,未婚怀孕,最后被母亲逐出家门。

17、《看不见的珍藏》写了一个双目失明的老人,终生为自己的艺术珍藏而骄傲,将自己的晚年完全沉浸在拥有这些稀世珍宝的幸福感里,却丝毫不知,他的藏品早已在严酷的生活现实中流失净尽,他拿给别人鉴赏的所谓画册只不过是一摞摞经过精心伪装的普通纸张而已。作者虽然没有直接描写战争的杀戮、死亡等血腥的场面,但正是在这种战后严酷的特殊社会生活环境中,作者曲折地表达了自己强烈的反战思想。小说情节虽然简单,但主题深刻。

18、爱是一个人的事情,而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所以,我爱你,与你无关。

19、1937年,与妻子分居,次年友好地离婚;1939年,二战爆发,奥地利被侵占;失去国籍;与阿尔特曼结婚。1938年,奥地利并入德国后,他便加入英国籍,不久又离英赴美。

20、对我而言,《象棋的故事》一篇,是至今为止读过的最好的中短篇小说,没有之一。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精选吴下阿蒙造句100句文
  • 教师节图片卡通【精选
  • 精选草木皆兵造句100句文
  • 精选比喻句拟人句摘抄大
  • 精选关于家的诗句100句文
  • 精选读书的好处100字10
  • 精选原形毕露100句文案合
  • 精选节约用水的宣传语幽
  • 精选虎年新春对联20221
  • 精选团队重要性的感悟
上一篇:精选吴下阿蒙造句100句文案合集
下一篇:没有了
热门文章
  • 警句大全60句100句文案精选
  • 浩浩荡荡的意思100句文案
  • 团结的名言30句100句文案精
  • 爱情短语八个字100句文案
  • 最打动人的爱情宣言100句
  • 感叹时光匆匆的句子100句
  • 一会儿一会儿造句100句文
  • 关于友谊的神仙文案100句
  • 朗诵祖国100句文案精选
  • 经典句子说说心情100句文
  • 最新文章
    • 精选茨威格简介及作品1
    • 精选吴下阿蒙造句100句文
    • 教师节图片卡通【精选1
    • 精选草木皆兵造句100句文
    • 精选比喻句拟人句摘抄大
    • 精选关于家的诗句100句文
    • 精选读书的好处100字100句
    • 精选原形毕露100句文案合
    • 精选节约用水的宣传语幽
    • 精选虎年新春对联2022100句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