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学经典名句及解释
1、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2、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后汉书王霸传)
3、(译文)孟子说:“一个贤明的君主,必须恭敬节俭,一切依礼来对待下面。从人民那里索取时,要按规定办事。”
4、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5、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
6、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风相鼠》
7、汉•韩婴《韩诗外传》卷八疾病稍为好转后若不谨慎,病情容易加重;灾祸产生于松懈和懒惰。
8、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
9、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10、一失脚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人。
1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选自韩愈《师说》
12、(译文)仁者从自己的角度看,把它叫做仁;智者从自己的角度看,把它叫做智。平民百姓每天接触阴阳之道而不懂得,因此君子之道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13、0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14、根据我观察世界绝数说意义二价值。
15、士有百行,以德为首。选自《三国志》
16、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7、1(孟子)曰:“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o尽心上》)
18、(解读)骄傲自满必然招致损失,谦虚谨慎就会获得好处。历史上的许多事实证明了这句名言的正确。唐太宗能虚心听取臣下的意见,国家治理得很好,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但到了晚年,骄傲自满起来,在攻打高丽(朝鲜)时惨遭失败。唐玄宗刚登基做皇帝的日子里也算英明,在政治、经济方面取得成绩后就骄傲起来,导致了“安史之乱”,唐朝从此衰落。
19、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二、国学名言名句及解析
1、(译文)大臣如果作福、作威,享用美食,这样就危害了你的家,也使你的国家遭受祸害。
2、食不语,寝不言。——《论语·乡党》
3、(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为师学习的人;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向他学习,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
4、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5、0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6、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译:富贵不能扰乱他的心意,贫贱不能改变他的节操,威武不能屈服他的意志,这就叫大丈夫。
7、0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8、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论语》
9、《尉缭子•十二陵》畏小:谓担心小的地方出错。治大:指管理大的区域或处理大的事情。谓怕出小错就要小心谨慎,要做大事就要有智谋。
10、先忧为后乐之本,暂劳为永逸之始。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国学经典精粹名句(热门篇)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12、译文:道义可以感动君子,利益可以打动小人。
13、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14、静如处女,动如脱兔。(孙子兵法.九地)
15、春花秋月足风流,不分红颜易白头。试把人心比松柏,几人能为岁寒留?——冯梦龙《警世通言》
16、0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
17、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18、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19、多行不义必自毙。
20、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三、国学经典名句及解释视频
1、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弟子规》
2、这个太多了,我认为最经典的是王国维的三种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其实国学经典名句有很多,你可以去百度文库看看http://wenku.baidu.com/view/e00c13553c1ec5da50e2700c.html
3、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宋弘
4、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
5、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6、举荐贤能对外不(因私人恩怨)摒弃仇人,对内不(因避嫌)而摒弃亲人。
7、(译文)孔子说:“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
8、(译文)人不仅要用水察看自己,而应该以民间的反映当作镜子照照自己的作为。
9、(译文)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10、(解读)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恰好相反。成人之美,积善成德,便成为君子;成人之恶,积怨日多,便是小人。君子受人尊敬,小人遭人唾骂。君子:人格高尚的人。小人:指人格卑鄙的人。反是:和这相反。
11、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12、清•史襄哉《中华谚海》悔既晚:后悔已经来不及。补漏迟:弥补漏洞也无济于事。想避开祸患行动要及早。
13、译文:称呼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在长辈面前,要谦虚有礼,不可以炫耀自己的才能。
14、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15、清•金缨《格言联璧•接物》谓自身修养的关键是屏除私心杂念,与人交往首先要言语谨慎。
16、(译文)孔子说:“一个君子以那种说得多、做得少的事为耻。”
17、胜而不骄,败而不怨。——《商君书·战法》
18、1有容,德乃大。(《尚书o君陈》)
1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五代李煜乌夜
2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四、国学经典名句100句包括注释
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2、后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出力劳作能战胜贫穷,谨言慎行能战胜祸患。
3、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4、宋•戴复古《处世》忙里错:忙乱中容易出差错。遇事镇定自若可以避免出错漏。
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7、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8、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9、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10、译:对于国家有利的事就要热心地去做,对国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恶它,远离它。
11、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
12、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3、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唐.刘方平.月夜)
14、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15、子曰:“有教无类。”(《论语o卫灵公》)
16、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尚书》译:懂得道理并不难,实际做起来就难了。
17、译: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而再笨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18、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19、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0、由象识心,徇象丧心。知象者心,存象之心,亦象而已,谓之心可乎?——张载《正蒙》
五、国学经典名句及出处
1、(译文)孔子说:“干不义的事得到了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犹如浮云一样。”
2、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4、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唐李白江上吟)
5、(解读)伟大人物考虑问题,难免有疏漏的地方;愚昧人经过周密思考,也可能想出一点有益的意见。契诃夫说过,大狗叫,小狗也叫,小狗不应因大狗的存在而不敢叫。愚人不应该因圣人的存在放弃了自己的思考。
6、译: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
7、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8、孟子对曰:“……仁者无敌。”(《孟子o梁惠王上》)
9、内不自诬,外不诬人。出处:《韩诗外传》意思:做人做事既不能自欺,也不能欺人。
10、译: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导语: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国学经典名句及鉴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1、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12、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易经》
13、(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太孤单,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作伴。”
14、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来去不失期——庄子《逍遥游》
15、国学经典名句赏析(1)
16、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
17、0 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
1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19、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萌。
20、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