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屈原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
1、释义:时光迅速逝去不能久留,四季更相代谢变化有常。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意思是:前方的道路漫长又遥远,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去探寻。
3、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4、公元前278年,看到楚国大片国土被秦国攻占,在极度苦闷、完全绝望的心情下,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
5、而且听来会令人感觉到有一股“但求目的,不择手段”的意味。若把本句放回到原诗中,与前后文一起贯通理解,不作断章取义、语录式的随意发挥,便可接触到屈原要向后人表达的完美的艺术内涵,见到一个丰满生动、合情合理的艺术形象。其得益将远远大于仅把它当做一句标语口号来叫喊,也可除去先前解释上的暴戾、固执之气。文言文离骚原文节选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6、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九章·涉江》
7、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九歌·湘夫人》
8、每天学一句经典,从中汲取点滴营养,日积月累,成为我们前进的力量。今天,请跟着课代表一起来读这一句——
9、漫漫:路遥远的样子。其:代指“路”。修远:长远。
10、目极千里兮,伤心悲。《招魂》
1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离骚》第97句。原意是说:路迷糊又窄小兮,我要仔细分辨清。结合上下文则表达了屈原"趁天未全黑探路前行"的积极求进心态。现在一般引申为:不失时机地去寻求正确方法以解决面临问题。
12、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九歌·国殇》
13、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主要注本有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南宋朱熹的《楚辞集注》、清代戴震的《屈原赋注》等。
14、越剧《屈原》由冯允庄于1954年根据郭沫若的话剧改编。1954年5月22日,芳华越剧团首演于丽都大戏院。同年,该剧参加华东戏曲会演获优秀演出奖及音乐演奏奖。扮演屈原的尹桂芳和扮演婵娟的戚雅仙获表演一等奖;扮演渔翁的商芳臣和扮演张仪的徐天红获表演二等奖;扮演南后的许金彩和扮演靳尚的许瑞春获表演三等奖。中国唱片上海公司将“诬陷”“天问”两场灌成唱片。
15、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九歌·山鬼》
16、目前多用这句话,勉励自己不断向上的励志句!
17、删掉引号里面的句号。楼上的修改是错误的,那样的话就变成了两个不完整的句子了(前半句无谓语,后半句无主语)。应直接将引号里的句号删除。
1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此句是屈原作的《离骚》一文的句子。
19、从上面的内容,是不是可以发现,屈原上下求索的起始地是从宁远九疑山开始出发的?这就反映,舂秋战国时期,九疑山就声名在外!你不觉得作为宁远人而感到自豪吗!
20、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
二、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
1、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2、诗人展现了一幅神奇莫测的画面,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神游太空、弛骋仙境,表达出诗人追求理想锲而不舍的精神。
3、语文为王的时代,一顿早餐的价格
4、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5、屈原一生中写过许多著名的爱国诗篇,后来由于楚王不接受他的爱国主张,致使国土沦丧,他满怀忧愤之情,投汨罗江自尽。汨罗江边的百姓纷纷划着各自的船只往屈原投江处,想抢救这位爱国诗人。人们担心江中的鱼虾啃噬屈原,在划船前往营救的同时,纷纷把自己船上的粽子投向江中喂鱼虾,由此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
6、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楚辞》
7、屈原作品的出现,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8、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离骚》
9、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10、(中华越剧戏迷联盟)整理推送
11、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九歌·大司命》
12、时间紧迫,天已快黑了。我请求羲和,不要再驱车前进了,崦嵫已在眼前,不要靠近它吧!摆在我们面前的路程是那样的长,那样的远,我已经立志,要百折不挠的去寻找那理想中的人生之道。
13、释义:道路又窄又长无边无际,我要上天下地寻找心中的太阳。
14、该剧取材于战国时期楚国的历史,主要讲述了伟大诗人、政治家屈原的政治挫折和个人遭际,演绎屈原爱国、治国、救国之魂,立意高远、深刻、厚重,具有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色彩。
1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激励人生不畏艰辛永往直前的名言警句,一直鼓励着人们敢于担当,勇于奋进,做个有为的人。
16、屈原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竟是从宁远九疑山出发的!
17、路漫漫其修远兮出自屈原的名作《离骚》。意思为道路漫长而遥远。
18、释义:这是我心中追求的东西,就是多次死亡也不后悔。
19、“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只要有坚韧不拔的斗志,定会越挫越勇。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0、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
三、路漫漫其修远兮屈原的
1、《离骚》是一首宏伟壮丽的抒情,它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这篇名作写于屈原放逐江南之时,是诗人充满爱国激情的抒忧发愤之作。屈原痛感自己的治国之道不能为楚王所接受,他只好悲愤地走开了,去寻求那理想中的人生之道。
2、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大司命》
3、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九章·抽思》
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用;数有所不及,神有所不通。——屈原
5、恭喜你依旧关注“魔都语文课代表”
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的《离骚》。
7、释义:宁可马上死去魂魄离散,媚俗取巧啊我坚决不干。
8、出处:屈原《离骚》97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9、屈原(前340一前278),名平,楚国人,楚王同姓贵族。早年深得怀王信任,官左徒和三闾大夫。由于贵族保守集团的反对,终遭失败,被怀王疏远,放逐汉北。当楚国首都郢被秦兵攻破时,他在彷徨苦闷、悲愤忧郁的心情中投汨罗江自沉。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等篇,从不同的方面艺术地表达了他热爱祖国的深切情怀。
10、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11、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响。屈原投江自尽的日子相传是农历五月初即端午节。
12、屈原作品富于忠君爱国思想,斥责小人祸国,怨恨君主昏庸,具有振兴楚国的抱负,热切追求理想,甘愿以身殉国。屈原作品表现出个人品格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执著理想,坚贞不屈,态度毫不妥协。
13、他在此诗中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作了一番抒情的描述:早晨从苍梧启程了,晚上到达了悬圃。一天的奔波,该是多么地疲劳啊!本想在宫门之外少休息一会,但是不能啊!
14、白话文:我本想在灵琐稍事逗留,夕阳西下已经暮色苍茫。我命令羲和停鞭慢行啊,莫叫太阳迫近崦嵫山旁。前面的道路啊又远又长,我将上上下下追求理想。让我的马在咸池里饮水,把马缰绳拴在扶桑树上。折下若木枝来挡住太阳,我可以暂且从容地徜徉。
15、是屈原的名言。来之屈原的《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6、本文内容整理自人民网,仅供教学学习提高
17、屈原有《离骚》,其中有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处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但是很少人知道,它前面的几句诗。现在把它摘录在这里:“驷玉虬以桀鹥兮,溘埃风余上征。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8、对于在屈原《离骚》中的这句诗,已经成为很多人用以自励的千古名句。有流行解释为:“在追寻真理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实际上,这已经不是此句在原诗中的本来意思了,这是在未看懂全诗时仅对这一句的一种望词生义、自行发挥的理解,虽然豪气,很能启发人的上进之心,但失去了原有的艺术魅力,显得苍白、单调、教条。而且听来会令人感觉到有一股“但求目的,不择手段”的意味。若把本句放回到原诗中,与前后文一起贯通理解,不作断章取义、语录式的随意发挥,便可接触到屈原要向后人表达的完美的艺术内涵,见到一个丰满生动、合情合理的艺术形象。其得益将远远大于仅把它当做一句标语口号来叫喊,也可除去先前解释上的暴戾、固执之气。
19、此诗是屈原遭放逐,在沅江边上游荡,沿着江边走边唱,面容憔悴,模样枯瘦,遇到渔父两人的对话描述。渔父为隐者,为道家思想忠实信徒,此诗句为渔父结语,由于与屈原“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态度相悖,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说完便分道扬镳了。
20、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屈原《楚辞》
四、屈原经典诗词路漫漫其修远兮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离骚》第97句。结合上下文可理解为:道路又窄又长无边无际,我要努力寻找心中的太阳。结合上下文则表达了屈原“趁天未全黑探路前行”的积极求进心态。现在一般引申为:不失时机地去寻求正确方法以解决面临问题。
2、屈原虽为当时的权势诬陷所不容,最后汩罗投江、以死明志,其深厚的爱国情操和不朽的传世作品堪称“国粹”。
3、以上资料由蒋国强先生提供
4、诗中大量采用比兴和神话传说,想象奇丽,结构宏伟,文采绚灿,并广泛吸收楚国方言,灵活运用虚字,造句错落中见整齐,设为主客问答,大段铺张描写,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和文学独创精神,对后世文学具有深远影响。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出自离骚。整句为:
5、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於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6、《离骚》是战国诗人屈原创作的文学作品。“离骚”,东汉王逸释为:“离,别也;骚,愁也。”《离骚》以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为主线,以花草禽鸟的比兴和瑰奇迷幻的“求女”神境作象征,借助于自传性回忆中的情感激荡,和复沓纷至、倏生倏灭的幻境交替展开全诗。作品倾诉了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哀民生之多艰”,叹奸佞之当道。主张“举贤而授能”,“循绳墨而不颇”。提出“皇天无私阿”,对天命论进行批判。作品中大量的比喻和丰富的想像,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有深远影响。有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南宋朱熹《楚辞集注》、清代戴震《屈原赋注》等注本。
7、《礼魂》记述了送神祭祀仪式,由于送的不只是神还包括人鬼,所以称礼魂而不称礼神。礼魂,由美丽的女巫领唱,男女青年随歌起舞,还要传花伴歌伴舞。屈原记录了这个庄重的祭祀仪式。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9、作者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离骚》!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表达了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和坚持理想、随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
10、出自屈原《橘颂》,意为:你坚守着清心谨慎自重,何曾有什么罪愆或过失,你那无私的品行,恰可与天地比德。诗人以咏物来颂扬人性的高尚品格。
11、首先说,这句千古名句出自伟大的爱国诗人“楚辞之祖”屈原的《离骚》。屈原学识丰富,博闻强识,志向远大。对内主张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屈原的一生颠沛流离,当自己的抱负得不到实现时,便将自己绵缠悱恻的情怀赋注于诗歌。
12、屈原清正、清廉、清明,是当今时代一个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艺术形象。因此,《屈原》这部作品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强烈的现实意义。
1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用;数有所不及,神有所不通。
1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卜居》
15、他在此诗中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作了一番抒情的描述:早晨从苍梧启程了,晚上到达了悬圃。一天的奔波,该是多么地疲劳啊!本想在宫门之外少休息一会,但是不能啊!时间紧迫,天已快黑了。我请求羲和,不要再驱车前进了,崦嵫已在眼前,不要靠近它吧!摆在我们面前的路程是那样的长,那样的远,我已经立志,要百折不挠的去寻找那理想中的人生之道。
16、释义:道路又窄又长无边无际,我要上天下地寻找心中的太阳。
17、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18、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
19、“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离骚》第97句。结合上下文可理解为:道路又窄又长无边无际,我要努力寻找心中的太阳。结合上下文则表达了屈原“趁天未全黑探路前行”的积极求进心态。
20、路漫漫其修远兮,不如我去打的车滚滚之路堵兮,出门只能乘飞机路漫漫其修远兮,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五、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是什么意思
1、释义:方和圆怎能够互相配各,志向不同何能彼此相安。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3、魂兮归来,哀江南!《招魂》
4、你将每天进步多一点,不知不觉,超越身边的人
5、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6、前一部分描写屈原对以往生活经历的回顾。叙述屈原出身于与楚王同姓的贵族家庭及其生辰名字;描写他自幼就努力自修美德、锻炼才能,并决心报效楚国的愿望;然而由于屈原的政治理想和改革的实践触犯了腐朽的贵族集团的既得利益,因而招致了他们的重重迫害和打击,而楚王也听信谗言,疏远和放逐了屈原;屈原满怀愤怒地揭露了楚王反复无常,不辨忠奸,昏庸无能的作为;同时揭露腐朽的贵族集团贪婪嫉妒,苟且偷安,背法妄行,结党营私,把祖国引向危亡的罪恶;描写了屈原不向反动势力屈服的斗争精神。
7、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8、10“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谁的名言?(B)A.孔子B.#from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www.***.com,全国最大的高考网站end#屈原
9、有一种成功,叫永不言弃;有一种成功,叫坚持不懈。世上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好运和霉运常常交替而来。不身受多大创伤,心情多么沉重,一贫如洗也好,没人理解也罢,都要坚持不懈。最终在笑的人,不一定是实力最强的那一个,但肯定是能够坚持到最后一秒的那个。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只有坚持到最后的人,才能等到成功的到来。
10、正确答案:AA“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11、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离骚》
12、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13、屈原写作《离骚》时已被楚怀王疏远。在实现政治理想的过程中,他不断遭到排挤、打击和放逐。《离骚》后一部分主要描写诗人对未来道路的探索。他上叩帝阍,却遭到冷遇;又下求佚女以通天帝,也终无所遇。接着,诗人找灵氛占卜、巫咸问策,并听从灵氛的建议,决计远行。但正当他“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要升腾远游之时,“忽临睨夫旧乡”(忽然看到了楚国大地),“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对故国的强烈眷念使他不忍离开。展示了诗人内心去与留的复杂矛盾。
14、出自《九歌·湘夫人》,意为:沅水有芷,澧水有兰,而我对你的思念却是不敢说出来。
15、《中文自修》全新出版的3月刊
16、释义:后悔当初不曾看清前途,迟疑了一阵我又将回头。
17、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楚国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少年时受过很好的教育,学识渊博,少年得志。早年曾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事务。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严明法纪,对外联齐抗秦。但遭到楚国旧权贵阶层的排挤陷害,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1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诗人两种情感的聚焦:一是遭到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二是上下求索的决心——“虽九死其犹未悔”。这一传诵千古的名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了真理不懈求索。
19、《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前半篇反复倾诉诗人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表达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和坚持理想、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后半篇通过神游天界、追求理想的实现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陈述,反映出诗人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20、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九章·涉江》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