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木心先生
1、24)你问人问题,她若答非所问,便已是答了,毋需再问。——木心《素履之往》
2、平畴远风,良苗怀新。这棵风暴中兀自扎根孤绝长成的树,茂盛一生,死尤绚丽。冬天过后,春意萌萌,大树不枯的精魂荫泽良苗,远望那片贫瘠的土地闪耀了星星点点的绿。
3、花园里,风过竹梢,沙沙声,不绝于耳。
4、无知的人总是薄情的。无知的本质,就是薄情。
5、谢谢大家继续捧场!很抱歉,我上次应允的那本画册由于技术原因一时还不能在博客上和大家见面,这样空挂着对不起大家的期待。
6、1月初的北京书市,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哥伦比亚的倒影》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了发布会,陈丹青应邀谈他的恩师——该书作者木心先生。他说:“我写书,我出书,就是妄想建立一点点可疑的知名度,借此勾引大家有朝一日来读木心先生的书。”
7、可我最喜欢的就是他那几年的诗:「窃念野隐不得,朝隐不欲….今作奇隐,隐于异国,息交绝游,晏如愚如也。」自称海外孤露,埋头沈溺创作,击异域之壤而歌“知名度于我何有哉”?一派嵇康的风范。
8、随之而来是漫长的关押收监、看管劳动。“先是什么都断了,什么都想不起来,几个月捱过,才知道寂寞的深度竟是无底。”某夜于木栅栏的缝隙间,竟窜出了头去,见月亮上升,皦皦其光辉,心下颤抖。想了想,出去了又如何?就又把头缩了回去。
9、陈丹青:说到文化传承,中国这一块,木心先生的书写背景始终伴随这样一份名单:诗经、先秦诸子、屈原、司马迁、陶潜、嵇康、《世说新语》、唐人、宋人、当然还有曹侯同志。西方这一块,大致有圣经、但丁、莎士比亚、孟德斯鸠、蒙田、巴斯卡、尼采、爱默生、纪德、瓦莱里、兰姆……你可以说那是翻译的、间接的文本,但大部分中国作家还能根据什么版本呢?先生少年时代因家族关系留守茅盾书屋,大量阅读这些文本,他说,40年代的翻译量多得惊人……。
10、恰逢木心先生诞辰九十五周年之际
11、(尺八一曲,让人想起先生的《从前慢》)
12、莫依偎我,我习于冷,志于成冰,莫依偎我。
13、昨见“潜行者”长篇留言,一读之下,我要是不吱声,装孙子,实在做不到。可是回应也难,因这位同志是在为我与木心先生说说话,怎么回应,都不容易好看。但既是鄙人的地摊,又有“沙发”之类说法,那么,自家沙发上坐着讲讲话,总不至于是卑劣的勾当吧。
14、木心先生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取笔名木心,1927年生于乌镇东栅,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曾师从林风眠先生。文革期间曾被捕入狱,获释后前往纽约游学并定居,2006年回到故乡,五年后病逝。木心先生一生涉猎甚多,学贯中西,诗歌、绘画、音乐、文学、戏剧无一不精,代表作有《上海赋》《鱼丽之宴》《同情中断录》《哥伦比亚的倒影》《西班牙三棵树》《会吾中》《云雀叫了一整天》《诗经演》《温莎墓园日记》,他在美国向美国人、华侨和华人传播展示了中国的文化,并予以了深度独到的见解,并培养了一批人才,比如陈丹青,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中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人物。
15、木心(1927年2月14日—2011年12月21日),中国当代文学大师、画家,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人物。出版多部著作。1927年生于浙江桐乡乌镇东栅。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82年定居纽约。2011年12月21日3时逝世于故乡乌镇,享年84岁。中文名木心别名孙璞国籍美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浙江桐乡乌镇东栅出生日期1927年(丁卯年)2月14日逝世日期2011年12月21日3时职业画家作家毕业院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主要成就文学家画家
16、木心原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木心为其笔名。1927年2月出生,浙江乌镇东栅人。他的父亲是当地的富商家境殷实,他自幼就接受了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同时他也会翻看舅舅茅盾的那些外国新书1946年他进入由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专学习油画,后转入林风眠门下。毕业后任教于浦东高桥中学。后加入新四军从事宣传工作,但也因此而受到国民党通缉,为躲避全身而去台湾。木心先生是个怎样的人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下他吧:
17、至于朱兄称“不准备出手”,省省吧——您真没出手么?亏您好意思说。难为您出入文坛三十年,身为主编,眼前过多少图书?手下推多少作家?何以此番忍不住,偏要亲自出面朝木心先生吐酸水?老先生人在远地,听不到,也不会回应;老弟在此为师辩,您退稿无妨,但以您这身份,何苦呢?您是扮雅的主,怎么就自己破了相?您对老弟看不过眼,指骂便是,今番您对老先生不厚道,则莫怪老弟这厢失礼了——其实您这点心思,说也简单,留您最后一点面子,不来说破吧。
18、然而读至「悲伤是重量,我怎样也轻不起来」,方体会到他这样自比的又一层意味:贴地横飞的伊卡洛斯,悲悯绝望,兀自缓行,振翅以翔,落地始亡。
19、梵乐希的说法与我同调:艺术与梦正相反,梦不能自主,不可修改,艺术是清醒的,提炼而成的。
20、坐牢期间,他受尽折磨,断了三指。但木心笑着,永远一副骄傲的派头。他的65万字手稿里,没有悲愤和诅咒,没有抱怨和控诉,满满的都是对美学和哲学的思考。
二、木心先生的诗歌《从前慢》
1、木心说:“反抗不是直接的反抗,是人从根本上,你要我毁灭,我不!”
2、如今,他的著作一排排静静站在书柜里,我用目光一次次抚摸过它们,拂过他的《文学回忆录》,这本书横亘在岁月深处,坚如磐石。
3、后天去纽约探亲,今天先与“70年代后生”赵鲲同志聊几句:您问木心先生以下著作几时出,据实秉告:第二册、第三册,计划本年度夏季出。总共八册,应在未来两三年内出齐吧。您问先生写过多少徘句,据实秉告:九千句以上,先生拟删削后集成一书,题曰“雪句”。
4、仔细探寻一下这些战事和冲撞的前因后果,颇耐人寻味。
5、站在乌镇西栅木心美术馆前,美术馆就立在水面上,蒙蒙细雨中,倒影如画,宛如一座停泊于水上的桥。美术馆的设计师是贝聿铭的弟子林兵,他的设计完成了木心最后的心愿。木心临终躺在病榻上,谈起他的美术馆,气息微弱地说:“风啊,水啊,一顶桥。”可是木心先生走了,没能看见他的美术馆有多美。
6、曲水桥廊,紫藤架,枫红柳绿。
7、……目前的恶评家显然还没有足够挑剔木心之弱点的知识准备和文学准备。说木心“冷”、“俗”、“做作”的,是没看懂他。说木心“国学根底差”的,天可怜见,不知他的国学根底在哪里?有些讨厌木心者,是受不了他的精致和超然。这与中国“知识分子”长期以来的泛政治化心态、草根情结和高调道德主义有关。一些道德紧张感过强的知识分子是不会喜欢木心的……在这可怜而苦难的人间,还有人这样“无动于衷”地“贵族”地生活和思考着?太不道德了。因此,木心需是超越狭隘的道德感才能看懂的。
8、文革结束后平反,曾任杭州绘画研究社社长,上海工艺美术家协会秘书长,上海市工艺美术中心总设计师,《美化生活》期刊主编,以及交通大学美学理论教授。木心先生也是曾参与主修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十大设计师”之一。
9、“《诗经》三百篇,一点也没有概念,完全是童贞的。”说出这句话的人,才是童真漫溢。
10、木心之心,是草木之芯(邱智敏语),柔软无形却能闷声破土生长,内藏旺盛生命的精魂。
11、史学使人清醒。哲学使人坚定。
12、《此岸的克里斯朵夫》里,二十来岁时他与席德进在嘉义中学,“走在大王椰子树下,到野地去模拟邓肯的舞踊”。自然的背景乃是蓝天白云海鸥回翔,艺术的小信徒憧憬未来,心纯质灵。我特别想去到那个时刻,和他们一起牵手起舞,来日的风暴磨难一概不顾,手舞足蹈中生命的至美刹那永恒。“让躯体都变换成舞蹈,让灵魂都幻化为飞鸟”,他的老哥哥尼采说的。
13、明天老混子再给老妹子详细汇报这场“战争”的始末,现在先请诸位过目吧,凡教训老混子的词语,特以黑体字标出。
14、8)我追索人心的深度,却看到了人心的浅薄。
15、我不是推销文学,是为了人生的必备的武器和良药。大家要有一把手枪,也要有一把人参——最好是手枪牌人参,人参牌手枪。
16、读“星夜无声”留言,也宽慰,也不因帮我,是为品相端正,心态好。你心细,知道我之推举先生,是多年交往,全方位了解先生。我也和你一样爱读《三联周刊》,其中不少好文章,读了受益。上期讲毕加索情人朵拉临死关照:“我不是毕加索情人,毕加索是我情人。”真是会说话。再早一篇关于意大利导演帕索里尼的死,也极珍贵的,帕索里尼文集,不知诸位读过否?《三联周刊》与南方《人物周刊》相较,一阴一阳,一淡一浓,各出偏锋,各见雅俗,我们好处要说好处,我捧读《三联周刊》,感谢朱主编。
17、自元月木心先生书出,二月中,朱兄即在博客为文直指先生“尴尬”——若附和洪妹子“打架”之说,此即朱兄第一“拳”是也。盖朱文虽则通篇语酸,且未读清《上海赋》即下断语,称此文写的是七十年代上海人云……然此类事本来各说各话,以朱文观之,只能算“摸”,连撩拨也谈不上的。
18、文学评论家、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夏烈说,木心先生最擅小诗或汉俳类诗体,语言浸着“五四”新文学的滋味,意象透着“从前”词与物的美,以及奇妙的隐喻。这首《从前慢》,便是他小诗中的精彩之作。
19、“晚晴小筑”面南小庭院里有株枇杷树,他走后翌年冬,也死了。据说“每片叶子都不掉落,有姿有态,就那么枯死了。”植物之间,是有情谊的。
20、可我爱极了他在年迈时,用沙沙的嗓音自语的一句:“地球将来是要化为什么呢?什么都没有的。我的结论是,那么在爆炸之前我们还可以爱的。”
三、木心先生的诗歌
1、“明天不散步了,哥伦比亚倒影,记不记得?”我狠狠地问。他目光移开,看向东墙,嗓音微颤,趋于尖细:
2、12)评定一个美子,无论是男是女,最后还得经过两关:笑。进食。唯有辗然露齿,魅力四射。吃起东西来分外好看者,才是真正的尤物。——木心《素履之往》
3、关于木心的纪录片《归来的局外人》里,陈丹青说木心那一代人,很多人都放弃了,很多人都毁了,但是木心不愿意被毁掉。
4、“……写得好……伟大!”
5、隔三差我还会请智商高的朋友帮我在博客上和大家聊几句,再见!
6、全馆建筑坐北朝南,以修长的、高度现代的极简造型,跨越乌镇元宝湖水面,与水中倒影相伴随,成为乌镇西栅一道宁静而清俊的风景线。现任馆长为著名艺术家、作家、文艺评论家陈丹青先生担任。从2016年开始,这一系列特刊易名为《木心研究专号》,向有志于研究木心先生的读者朋友竭诚开放。依循过往的体例,专号共分三辑。
7、⊕若你有缘遇见我,请别让我错过你
8、衔命守义,生生不息。就是“大难中把自己的生命衔在自己嘴里以度过难关,凡道义之事率先见证绝不退却,这样,生命连接着生命,永不断绝。像大战后瓦砾场上星星点点的蒲公英,艺术最终得胜。”
9、我是怀着悲伤的眼光,看着不知悲伤的事物。
10、(木心先生的画室,笔者曾在此整理先生画作与文稿)
11、如果没有网络,没有博客的走红,这些战争也许都没有打起来的可能。
12、精神世界是不是也有统一场呢。
13、他说:“人们看我的画,我看人们的眼睛。平时,画沉睡着,有善意的人注视着它时,醒了。”
14、这是可以抓住的话题。我探头凑近他,如行逼供:“你记得你写过什么!?”
15、12)绝无幽默感的人,是罪人。——木心《云雀叫了一整天》
16、这才是我们寻常单刀直入的话语。我用粗口高声夸张我的兴奋,不愿错过这片刻的虚妄。果然,刚才的醒豁瞬时用尽了他的气力——自孩子们告诉他下午我将到来,他便聚集神志,等着我——床头摇落了,他又开始漫长的昏睡……第三天,遗嘱、委托,诸事停妥,他睡去,醒来,显然完全忘了午间的签署,喃喃开腔:
17、第“超越”、“超过”,是两个概念。鲁迅超越了宋人、明人,但没有人会说他“超过”了苏东坡、范仲淹、李贄……八十年代迄今的部分中长篇小说,主题和手法也早已超越了五四一代,不是吗?
18、彻夜的畅谈早已不复。撑到十一二点,先生抱歉似的说,那么,休息了吧。还乡后,他通常是八九点钟便即歇了。
19、如何评价木心先生的文学造诣?下面就我们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20、当时,我转岗在景区管理公司,总经理庄颋专门嘱咐让我协助做好晚晴小筑的吊唁接待。从未想过,会以这样一种方式,送别先生最后一程。
四、木心先生介绍 进过三次监狱
1、第一次见先生是在乌镇东栅景区内传统手工作坊区,是陈洁陪同的。
2、那脸,淡漠如休假日的一角厂房。
3、很多人都是因一首《从前慢》而知道的木心
4、木心先生最爱的贝多芬《月光奏鸣曲》《文学回忆录》里,木心提到的音乐家有贝多芬,莫扎特、肖邦、舒伯特、勃拉姆斯、约翰斯特劳斯、德彪西等。从木心谈论音乐家的情况来看,他最钟爱的音乐大家只有三位:贝多芬、莫扎特与肖邦。书中最多提及的是乐圣贝多芬,其次是神童莫札特与钢琴诗人肖邦。木心这样说道:“贝多芬是德国乐圣,博大精深,沉郁慷慨。
5、也在观众间激起千层浪。
6、⊕陈丹青:真有出息的青年不做这类事
7、这次更新,有三篇文件劳累大家:两篇是媒体教训老混子的,一篇是老混子一周前在上海电视上谈胡戈的文字版,均为友人传来,今天刚收到。
8、14)少年儿郎的贪睡是珍贵的,无咎的,因为后来求之不得。——木心《哥伦比亚的倒影》
9、人自有了镜子才慢慢象样子起来。
10、别走近我,我正升焰,万木俱焚,别走近我。
11、26)因为我已证明了人是可能具有无欲望无功力观念的单纯的爱,即使只是一念之诚,确实是有过,而且不谙世故的少年人可能会去实行的。——木心《爱默生家的恶客》
12、但后来扭作一团真打起来的,也会有,这要看装打或叫痛的某一方,脾气与实力究竟如何了——年初我所经历的这场“打相打”(即上海话的“打架”),据实说,只能算上海话的“呵痒兮兮”,即形容往对方腋窝里掏一把,“胳肢”一下的意思。痛是不痛的,痒不痒呢?天晓得。
13、诗甜,散文酸,小说苦,评论辣。
14、——HiltonKramer,《中国囚徒轻振衣冠》
15、我好久没有以小步紧跑去迎接一个人的那种快乐了。
16、近四时到乌镇。六十多年前先生离开这里,现在他回来了。
17、展览地址:苏州市姑苏区人民路2001号苏州丝绸博物馆现代馆一楼
18、今年春天,本该犯春困的时候,没想到大家比什么季节都清醒,一场场以吵架为开端,以法庭为目标的漫长战争,轮番上场,刺激着大家的神经。电影圈里的"馒头案"有点开天辟地的味道,相声圈有汪洋告郭德纲的"同仁案"也纷纷扰扰。文坛这边也不甘示弱,白烨与韩寒两代人之间的"老少战"逐步升级,少年人把老年人的博客都骂关张了,但双方还算克制,没有对簿公堂。
19、他后来说年少读过一句西谚,「人在患难之中,恒予哲学自坚其心」,是这句话使他临危不乱。“在十年浩劫的荒谬时空里,唯深谙韬略者才可能免于一死,现代乱世,还得用古典哲学应对周旋,来势刚之又刚,我便柔之尤柔,忍无可忍,忍之毋误,理念已经简化到生就是胜,死就是输。”
20、9)今夜雨,明天要见你,还会下雨么?
五、木心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1、木心看到自己19岁元旦画展的照片,泪流满面
2、你等待我,我逝彼临,彼一如我,彼一如我。
3、原来生活节奏慢的时候,
4、出自木心先生的诗歌《从前慢》。
5、所以时时刻刻要有死的恳切,是指这个意思。
6、有人曾这样写:他吸引我的是,他一尘不染。
7、“没有纲领,无法生活”
8、每天上班,都看到在三联书店门口的大招牌——2006年是木心年。我想这招贴设计者多少是不高明:如果2006真成为木心年,意味着是什么景象?我想,在信息传播如迅疾的年代,一个老人所代表的文化只在文化的过去。
9、春阳每日与我通话,报告病情,最后说,先生回家后已能起坐饮食,谈笑如故。为之操劳十余天,春阳夫妇回了北京:那是十一月初的事情。
10、第二年,木心投奔新四军去绘制马恩列毛的画像,后因此事被当时的上海市长下令开除学籍,又被国民党通缉。
11、23)从未见有一只鹰飞下来蹲在地上看蚂蚁搬家。——木心《即兴判断》
12、今天当着诸位的网面,老混子继续向洪晃妹子汇报这场“朱陈叫板”的始末。好事者假如看作这是“打架”——或谓“战争”——的继续,也可以的,所以以下用词如“出拳”之类,特意给大家开开心:
13、4)西谚曰:人人知道荷马,谁读过荷马?这层象征很有意义:人所崇拜的东西,常是他们不知道的东西。
14、生命好在无意义,才容得下各自赋予意义。假如生命是有意义的,这个意义却不合我的志趣,那才尴尬狼狈。
15、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16、20年岁月,乌镇从寂寂无名的小镇,到享誊世界的江南名镇。蒙邀参加今天的活动,感谢丹青老师。
17、图为位于乌镇西栅的六朝遗迹:“梁昭明太子同沈尚书读书处”古牌坊。在乌镇景区的改造中,牌坊后起建了昭明书院。2005年,木心与陈丹青在此留影,七年后,木心先生的追思会就在图中的昭明书院举办。
18、这是一个坚实冷硬而又温暖柔软的生命,有着不屈的灵魂,不灭的理想。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生活态度和精神标准,拒斥流俗,不被同化。在自己的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19、2011年12月21日3时逝世于故乡乌镇,享年84岁。木心的《从前慢》中写:“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歌曲《从前慢》灵感源于我国诗人木心的同名小诗。
20、木心(1927年2月14日—2011年12月21日),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中国当代作家、画家,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人物。出版多部著作。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