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络编程
  • 数据库
  • CMS技巧
  • 软件编程
  • PHP笔记
  • JavaScript
  • MySQL
位置:首页 > 网络编程 > vue.js

Vue二次封装axios为插件使用分析

人气:516 时间:2019-04-11

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Vue二次封装axios为插件使用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用来参考一下。

感兴趣的小伙伴,下面一起跟随四海网的小编两巴掌来看看吧!

照例先贴上 axios 的 gitHub 地址

不管用什么方式获取数据,对于一个项目来说,代码一定要利于维护其次是一定要写的优美,因此加上一层封装是必要的

vuejs2.0 已经不再维护 vue-resource,vuejs2.0 已经使用了 axios,这也是为什么我会转到 axios 的主要原因,废话不多说:

 

基本的封装要求:

 

  1. 统一 url 配置
  2. 统一 api 请求
  3. request (请求)拦截器,例如:带上token等,设置请求头
  4. response (响应)拦截器,例如:统一错误处理,页面重定向等
  5. 根据需要,结合 Vuex 做全局的loading动画,或者错误处理
  6. 将 axios 封装成 Vue 插件使用

 

文件结构

 

使用 vue-cli 进行相关的封装,在 src 文件夹下:

代码如下:


src

  |

-- http 封装axios模块文件夹

   |

---- config.js axios的默认配置

---- api.js 二次封装axios,拦截器等

---- interface.js 请求接口文件

---- index.js 将axios封装成插件

 

config.js

 

默认配置参照 gitHub,以下只做示例:

代码如下:


export default {
  method: 'post',
  // 基础url前缀
  baseURL: 'https://easy-mock.com/mock/5ad75e9f41d4d65f0e935be4/example',
  // 请求头信息
  headers: {
   'Content-Type':'application/json;charset=UTF-8'
  },
  // 参数
  data: {},
  // 设置超时时间
  timeout: 10000,
  // 携带凭证
  withCredentials: false,
  // 返回数据类型
  responseType: 'json'
}

PS: 这里推荐一下一款 Mock 工具Easy Mock,以上请求地址来自该工具。以后有空会单独写一下怎么使用该工具。

 

api.js

 

代码如下:


import axios from 'axios' // 注意先安装哦
import config from './config.js' // 倒入默认配置
import qs from 'qs' // 序列化请求数据,视服务端的要求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axios (options)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const instance = axios.create({
      baseURL: config.baseURL,
      headers: {},
      transformResponse: [function (data) {}]
    }
  )

  // request 拦截器
  instance.interceptors.request.use(
    config => {
      // Tip: 1
      // 请求开始的时候可以结合 vuex 开启全屏的 loading 动画

      // Tip: 2 
      // 带上 token , 可以结合 vuex 或者重 localStorage
      // if (store.getters.token) {
      //   config.headers['X-Token'] = getToken() // 让每个请求携带token--['X-Token']为自定义key 请根据实际情况自行修改
      // } else {
      //   // 重定向到登录页面  
      // }

      // Tip: 3
      // 根据请求方法,序列化传来的参数,根据后端需求是否序列化
      if (config.method.toLocaleLowerCase() === 'post' 
        || config.method.toLocaleLowerCase() === 'put' 
        || config.method.toLocaleLowerCase() === 'delete') {

        config.data = qs.stringify(config.data)
      }
      return config
    },
    error => {
      // 请求错误时做些事(接口错误、超时等)
      // Tip: 4
      // 关闭loadding
      console.log('request:', error) 
    
      // 1.判断请求超时
      if (error.code === 'ECONNABORTED' && error.message.indexOf('timeout') !== -1) {
        console.log('根据你设置的timeout/真的请求超时 判断请求现在超时了,你可以在这里加入超时的处理方案')
        // return service.request(originalRequest);//例如再重复请求一次
      }
      // 2.需要重定向到错误页面
      const errorInfo = error.response
      console.log(errorInfo)
      if (errorInfo) {
        // error =errorInfo.data//页面那边catch的时候就能拿到详细的错误信息,看最下边的Promise.reject
        const errorStatus = errorInfo.status; // 404 403 500 ... 等
        router.push({
          path: `/error/${errorStatus}`
        })
      }
      return Promise.reject(error) // 在调用的那边可以拿到(catch)你想返回的错误信息
    }
  )
 
  // response 拦截器
  instance.interceptors.response.use(
    response => {
      let data;
      // IE9时response.data是undefined,因此需要使用response.request.responseText(Stringify后的字符串)
      if(response.data == undefined){
        data = response.request.responseText
      } else{
        data = response.data
      }
      // 根据返回的code值来做不同的处理(和后端约定)
      switch (data.code) {
        case '':
        break;
        default:
      }
      // 若不是正确的返回code,且已经登录,就抛出错误
      // const err = new Error(data.description)

      // err.data = data
      // err.response = response

      // throw err
      return data
    },
    err => {
      if (err && err.response) {
        switch (err.response.status) {
          case 400:
          err.message = '请求错误'
          break
      
          case 401:
          err.message = '未授权,请登录'
          break
      
          case 403:
          err.message = '拒绝访问'
          break
      
          case 404:
          err.message = `请求地址出错: ${err.response.config.url}`
          break
      
          case 408:
          err.message = '请求超时'
          break
      
          case 500:
          err.message = '服务器内部错误'
          break
      
          case 501:
          err.message = '服务未实现'
          break
      
          case 502:
          err.message = '网关错误'
          break
      
          case 503:
          err.message = '服务不可用'
          break
      
          case 504:
          err.message = '网关超时'
          break
      
          case 505:
          err.message = 'HTTP版本不受支持'
          break
      
          default:
        }
      }
      console.error(err)
      // 此处我使用的是 element UI 的提示组件
      // Message.error(`ERROR: ${err}`);
      return Promise.reject(err) // 返回接口返回的错误信息
    }
  )
 
  //请求处理
  instance(options)
    .then((res) => {
      resolve(res)
      return false
    })
    .catch((error) => {
      reject(error)
    })
  })
}

 

interface.js

 

代码如下:


import axios from './api' // 倒入 api

/* 将所有接口统一起来便于维护
 * 如果项目很大可以将 url 独立成文件,接口分成不同的模块
 * 此处的数据依然来自 Easy Mock
 */

// 单独倒出
export const query = params => {
  return axios({
    url: '/query',
    method: 'get',
    params
  })
}
 
export const mock = params => {
  return axios({
    url: '/mock',
    method: 'get',
    params
  })
}

export const upload = data => {
  return axios({
    url: '/upload',
    method: 'post',
    data
  })
}

// 默认全部倒出
// 根绝需要进行 
export default {
  query,
  mock,
  upload
}

 

index.js

 

封装成 Vue 插件,便(提)于(高)使(B)用(格)

代码如下:


// 倒入所有接口
import apiList from './interface'

const install = Vue => {
  if (install.installed) 
    return;
  install.installed = true;

  Object.defineProperties(Vue.prototype, {
    // 注意哦,此处挂载在 Vue 原型的 $api 对象上
    $api: {
      get() {
        return apiList
      }
    }
  })
}

export default install

 

使用

 

到此为止,万事俱备就差用了,在 mian.js 中做如下操作:

代码如下:


// 倒入 http 文件夹下的 index.js
import api from './http/index'
Vue.use(api)

// 此时可以直接在 Vue 原型上调用 $api 了

 

总结

 

  1. 以上二次封装较为全面,基本完成了我们之前的需求
  2. 在错误的处理上还需要与后端协定好返回值,做具体的约定
  3. 封装回调有点多,在使用的时候也需要加上 then() 来处理结果,async & await 了解一下哟,好东西当然要藏起来,我才不会分享出来呢...

PS: IE9 不支持 Promise 哦,需要安装一个 polyfill

代码如下:


import 'babel-polyfill'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四海网。

本文来自:http://www.q1010.com/184/5525-0.html

注:关于Vue二次封装axios为插件使用分析的内容就先介绍到这里,更多相关文章的可以留意四海网的其他信息。

关键词:vue.js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基于mpvue的小程序项目搭建的步骤
  • vue的传参方式汇总和router使用技巧
  • vue项目如何刷新当前页面的方法
  • vue动态路由配置及路由传参的方式
  • Vue.js实现的表格增加删除demo示例
  • Vue+mui实现图片的本地缓存示例代码
  • 使用 vue-i18n 切换中英文效果
  • Vue中对比scoped css和css module的区别
  • vue 路由嵌套高亮问题的解决方法
  • 解决Vue中mounted钩子函数获取节点高度出错问题
上一篇:vue 标签属性数据绑定和拼接的实现方法
下一篇:解决Vue中mounted钩子函数获取节点高度出错问题
热门文章
  • Vue 报错TypeError: this.$set is not a function 的解决方法
  • vue实现动态添加数据滚动条自动滚动到底部的示例代码
  • vue项目设置scrollTop不起作用(总结)
  • vue项目中使用vue-i18n报错的解决方法
  • iview实现select tree树形下拉框的示例代码
  • 分析关于element级联选择器数据回显问题
  • vue项目打包后打开页面空白解决办法
  • 解决element ui select下拉框不回显数据问题的解决
  • element-ui table span-method(行合并)的实现代码
  • element-ui 设置菜单栏展开的方法
  • 最新文章
    • 理解vue ssr原理并自己搭建简单的ssr框架
    • vue favicon设置以及动态修改favicon的方法
    • vue-router启用history模式下的开发及非根目录部署方法
    • 从零开始在NPM上发布一个Vue组件的方法步骤
    • Element input树型下拉框的实现代码
    • Vue 报错TypeError: this.$set is not a function 的解决方法
    • Vue.js组件高级特性实例分析
    • 浅谈VueJS SSR 后端绘制内存泄漏的相关解决经验
    • 分析Vue.js自定义tipOnce指令用法实例
    • 浅谈vuex actions和mutation的异曲同工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数据库mysql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