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杏林子的资料
1、就像课文中的小飞蛾,在生命遇到威胁的时候,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生命,而是努力求生。这么强的求生欲望,真让人震惊。这让我明白了,即使一只小飞蛾都如此珍惜自己的生命,何况我们呢?我们要把自己生活每一天,每个小时都去好好珍惜它,不要无所事事。
2、另一张脸也是我难忘的,算起来也有10年了。有天,后门传来一阵轻轻的敲门声。打开门,是一位中年妇人,平实多皱的脸,灰色泛白的布旗袍,脑后梳了个小巴巴,正畏缩不安地站在外面。原来,她有一个男孩在读书,但是因为家中孩子众多,丈夫是士官,长年卧病,虽然上面还有一个大男孩却服兵役去了,全靠她每日替工厂糊火柴盒赚一点钱,实在没有多余的能力再供养孩子念书,可是这个男孩特别聪明上进,做母亲的又不忍心耽误他,只有等孩子上学去了,厚着脸皮,踌躇又踌躇,挨门挨户看看是否有谁可以接济一点的。她怕我们不相信,还把户口名簿、孩子的成绩单等都拿出来给我们看。妈妈很能体会这种困窘的心情,连忙塞了点钱在她的小皮包里,她千谢万谢地走了!
3、读完全文,你感受到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生命的认识或者说是感悟。
4、结果,好不容易熬了三年,还是没有好!她想:好吧,再延长三年好了,如果再不好,就绝对不要活了!但还不到第二个三年,她决定用快乐武装自己,与痛苦和平相处。她不仅顽强地与病痛作斗争,她还学习着怎样去爱,怎样去付出,并一点一点地磨练自己的个性。
5、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
6、岁月可以赢去我们的生命,却赢不去我们一路留下的欢声笑语,我们的祝福,无尽的爱意。 ——杏林子
7、这篇课文通过写动、植物以及人三个方面的事例告诉我们什么是生命,并告诉我们要珍惜生命的故事。读了这篇课文,我知道了虽然生命很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无论是一只小小的飞蛾,还是一截脆弱的瓜苗……
8、是的,有一天痛苦会过去,眼泪也会过去,一切的不幸都将随时光消逝,但我们生命中还有一些永恒的东西可以留下,只要我们肯,我们总能留下一些什麼。
9、42套教案模板免费领取
10、设计意图:文本只是阅读教学的个支点,课前、课后的大量阅读会助文本理解一臂之力,会生成更多的精彩,阅读教学不应该仅仅是一篇文章,在文本背后应该是一群文章、一部著作,因为读书总是会让人成长的。
11、第三件事情“我”静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大家都知道心脏的跳动是生命活动的标志,静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说明作者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请看到文中的“这就是我的生命”,这说明什么,说明第三件事强调的主题是(板书)“生命”。
12、她凭着自己乐观的生活态度和顽强的毅力,成为了风靡台港和东南亚的著名作家。她在腿上架着一块木板,颤巍巍地用两个指头夹着笔写字,每写一笔就像举重一样,要忍受巨大的痛苦。但就这样,刘侠写出了几百万字,20多本的励志书。
13、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震撼好好地使用糟蹋)
14、(设计意图)渴望、求生,这是对生命的顽强奋争!也包含了奋斗的含义。
15、拓展延伸,思想得到升华
1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7、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 吕坤
18、语言运用:补成一句话。
19、虽然大家都觉得他非常不幸,但他在科学上的成就却是在他在病发后获得的。他凭着坚毅不屈的意志,战胜了疾病,创造了一个奇迹,也证明了残疾并非成功的障碍。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科学研究的热诚,是值得年轻一代学习的。
20、读完课文,不由自主地让我想起我家的阳台上有一盆茉莉花,它的叶子已经干枯了,为了挽救它的生命,我每天都要给它浇一次水,可是它还是不变样儿,于是我就放弃了,很多天都没给它浇水。一天,我发现了一件神奇的事情,它竟然变样了,前几天它还半死不活的样子,今天却发出了新的嫩芽,难道它是在与我唱反调吗?它令我十分震撼,竟然能在没有水分的泥土中不屈向上,茁壮成长,即使这只是一时的明艳。
二、杏子林是谁
1、布置作业,课堂小结
2、(1)师:默读课文第二段,想一想这究竟是一只怎样的飞蛾?画出相关的词语或句子。
3、l走进杏林子,感悟她对自己的生命负责的态度。
4、朗读。这就是在有限的生命里体现了无限的价值。让我们带着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再读这句话。
5、杏林子12岁时罹患罕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时手脚肿痛行动不便,只有手指可以动,饱受病痛煎熬。杏林子在病床上被病痛折磨的样子,她的好友三毛看着都觉得不堪忍受。以至于三毛看完杏林子后,在门外忍不住祈祷说:“神啊,杏林子太惨了,求您大发慈悲,早些接她到您那里安息吧!”杏林子听到后大吃一惊,连忙纠正祷告:“神啊,关于这件事你千万别听三毛乱说,您还是听我的吧。我还没活够,我还有好多事还没做呢!”后来,她用她的坚韧走完了她63岁的人生,而她的好朋友,四肢健全才华横溢的三毛,后来却用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仅48岁的生命。
6、如果你曾经把失败当成清醒剂,就千万别让成功变成迷魂汤。
7、3)小组内交流,说一说通过香瓜子和杏林子的生命,引发的感悟。
8、后两件事例又给作者带来什么思考呢?我们下节课再来讨论。
9、“定篇”的材料应该是一篇完整的,没有经过任何删改的经典作品。这种处理方式的目的是“使学生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作品”,这种方式想生成的课程内容(或者说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的内容)就是“文化、文学学者对该作品的权威解说”。学生重点学习经典作品的“丰厚内涵”,这种“丰厚内涵”,以最权威的解说为主,并且这些解说要想方设法固定下来,让每一批、每一代的学生都掌握。这种对经典作品权威解说出的“丰厚内涵”,通过教材的注释、助读、课后练习题来体现。(《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王荣生)
10、我们因该珍惜生命,在每一分每一秒。在学习上记住:要当挖土机,不要做个容器。而生命的格言是:生命无法重来,安全不能等待!让我们珍惜生命,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吧!《生命生命》读后感11生命是什么?这也许是大家思考了一辈子的问题,也是我正在苦苦思考的问题,但是自从学了杏林子的《生命,生命》后,我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
11、(5)师:你们知道吗,一只飞蛾的平均寿命只有九天,虽然它的生命很短暂,只要作者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但它还是在我们手中拼命地挣扎着,直到生命的尽头它都不曾放弃。飞蛾求生的欲望让我们强烈地感到这就是
12、出示杏林子的资料,你认为她们的生命因为什么而美丽?
13、生字读写,关注本课左右结构字"左窄右宽"的结构特点词语,《生命生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4、文章中的三个事例非常清楚,并都采用先叙事后谈感受的模式来记叙,于是我就让学生通过读,用心去发现、去体会。学习第一个事例时,教师导学这一部分内容,让学生找出令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进行批注,学习这种阅读方法,再通过找关键词语的方法,体会飞蛾那种强烈的求生欲望。在课堂教学中,我还是采用转换角色的方法,移景移情,引导学生说出真实的感受。第二个事例,让学生运用学习第一个事例的阅读方法,自学,再在班级里交流,抓住“冲破、不屈向上、茁壮生长”等词语,体会瓜苗那种顽强的生命力。
15、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6、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17、(2)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飞蛾求生的欲望?(挣扎、极力、鼓动、跃动)
18、第三个例子,我用听诊器听自己的心跳,我感受到生命的跳动,给我积极的震撼,我一定要珍惜生命。
19、b、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读)
20、侯华丽老师在学生理解的重难点上主要采用读、演、说的教学策略。
三、杏林子照片
1、而这三件事,引发她对以上两个问题的思考。前面两件是引发思考的事例,后面是思考的结果。飞蛾这个个事例对她是死是活有启示,瓜苗这个个事例对她怎样活有启示,听心脏跳动的声音这个事例重在想。作者写作表达的思路条条理理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教给学生读书要前后联系去思考。
2、○1引导学生抓住“糟蹋”“可以”“也可以”等词语理解句子,明确作者认为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一种是要对生命负责、一种是对生命不负责。
3、人生最困难的事情是认识自己。 ——特莱斯 。
4、老师小结:不知道在坐的各位有没有看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边有一小段非常经典的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而今天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更应该思考我们应当如何生活,应该怎样让我们的人生更有价值。
5、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郭小川
6、(设计意图)小瓜苗向上生长的力,催人振奋!
7、⑴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读顺全文。
8、我也喜欢一些令人动心的事。就好像看到一对白发苍苍的阿公阿婆互相扶持,小心翼翼穿越马路的情景!就好像看到沙达特到耶路撒冷去访问,和他的死对头拥抱欢笑的镜头,竟使我有种想流泪的感觉!
9、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0、师:他们,以及许许多多我们知道或者不知道的人们,书写着不死的生命,所以我们应该谨记——(生接着读改编成诗的课文)
11、任何事物加上一个“最”字,便限制了它的范围。而我偏偏喜欢的这样多!我喜欢晨曦一如我喜欢晚霞!我喜欢万里无云的蓝天一如细雨蒙蒙的黄昏!我喜欢花。任何花都爱,它们和人一样,有不同的面貌,不同的风格,不同的个性,不同的美!
12、作者为什么要取这样的题目呢?题目里又包含着什么样的含义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近杏林子,深入到字里行间去触摸她的心灵。下面请同学们再次读读课文,画出自己感触最深的句段,说说你是从哪些文字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含义,把自己的感悟写在空白处。
13、正如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文本,只是阅读教学的一个支点。课前、课后的大量阅读会助文本理解一臂之力,会生成更多的精彩。阅读教学不应该仅仅是一篇文章,在文本背后应该是一类文章、一部著作,读书总是会让人成长的。
14、(教学难点)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15、四年级学生年龄尚小,面对“飞蛾求生”、“瓜苗生长”、“倾听心跳”这三个司空见惯的小场景,他们不明白作者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震惊?这个问题是阻隔学生与文本进行真正对话的阅读障碍。
16、如何恰当运用背景材料,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突破教学难点?这是我们教人文性比较强或离学生生活实际较久远的课文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广州市昌乐小学张惠平老师在执教《生命生命》一课时,运用背景资料的内容、时机、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17、5岁的时候,张海迪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瘫,但她身残志坚,勤奋学习,热心助人,被誉为"当代保尔"。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
18、我的脚步困顿,我的心布满旅人的风尘,请在你的怀中留下一个空位给我,好做为我最后的归宿。
19、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借助资料读懂文中的三个小故事,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20、学了这篇课文后,让我想到了我以前的一种做法:看到了一只小蚊子,把手生出来将它抓住,并将它捏死,这是一种多么残忍的做法啊,可我以前竟然不以为然,小小的动物都有顽强的生命力,更何况我们人类呢?
四、杏林子的资料图文 素材
1、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
2、1)让孩子们高声诵读,读出每个句子作者想表达的内容;
3、过渡:我们说无论怎样微弱的生命,都具有不可思议的生命力,作者从小现象悟出大道理是很能启发人的,同时,她对生命的思考也由此展开。
4、据说雷诺瓦也患有关节炎,到了晚年,全身的关节都坏了,只有坐在轮椅上绘画,他的画架也是特制的,有活动的轴可以将画布升降移动。由於两手的关节都告变形,无法拿笔,就将画笔绑在手上,朋友看他作画如此艰苦,问他何不放弃,他回答说:「痛苦会过去,美会留下。」他至死都没有放弃他的画笔,他就死在他的画架旁。
5、《生命生命》是四年级下册第五组“感受生命的美好”主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开头首先提出问题:生命是什么?下面的内容却没有从正面回答,而是从“飞蛾求生”、“瓜苗生长”、“倾听心跳”这三个小故事中,抒发作者对生命的感悟: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作者还表达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6、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7、笔名为杏林子,原名刘侠(1942年4月12日~2003年2月8日)(出生日期为农历二月廿到台湾登记户籍时误记为公历2月28日)。台湾知名作家,静宜大学荣誉博士。内政部伤残服务中心顾问兼义工组组长;台北市南机场社区发展实验中心辅导;伊甸残障福利基金会创办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残障联盟创会理事长;十二岁时罹患罕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时手脚肿痛行动不便,自此身心饱受病痛煎熬。作品《生命生命》已选入小学语文四年级人教版教科书第19课。杏林子在61岁时,由于菲佣照顾不周,由家里的楼梯摔下毙命。杏林子是一个不向命运屈服的作家,虽然她已经离去,但她依然活在读者的心中
8、即使是哲理性散文,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教学思路,这与学生的学情有关,与阅读教学的路径选择有关,为了帮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我们要做好一位语文老师的工作。
9、教师小结:这些富有表现力、生命力的词句是很能表达作者的情感的,也才使得文章显得更为生动,朗读时特别应注意把握朗读技巧,要注意语速、语调、停顿、重音,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加以朗读。
10、从《生命生命》的教学来看语文教师的三种身份
11、作者从哪几个事例中引发了对生命的思考?
12、香瓜子生命力生命的价值
13、(这样设计既是对文本内涵的深情阐发,又是对学生情感基调的激情呼唤,更是学生对生命感言的自主抒发,使情与意、言与书、工具与人文至臻圆融。)
14、(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懂含义深刻的句子的能力,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生命的短暂与可贵,懂得珍惜生命,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
15、交流讨论:纵观三个事例,有什么共同点?他们留下的是什么?(精神)这些东西对后人产生了什么作用?
16、借助注释和词典,读一读,写一写:
17、(4)出示: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18、设计理念:重心下移、人人参与,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达到人人参与的目的。
19、生命是自己的,我们可以让它有价值,也可以让它黯淡无光。所以,我们要对自己负责。我们应好好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造出无限的辉煌!我们作为一个小学生,作为一个五官健全的人,更应该珍惜时光,把握生命的恩赐。在学习上,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种种困难,比如,班干部落选,考试成绩不理想比赛失败等,这些和杏林子、海伦·凯勒她们所遭遇的困难比,我们的困难算什么!所以,我们更应该怀着积极向上的态度,去迎接挑战,战胜困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成长道路上走向那辉煌的前路。《生命生命》读后感15读了杏林子《生命生命》这篇课文以后,我有很深的感触。在这个世界上,植物、动物和人类一样,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20、你相信奇迹吗?你相信既盲又聋又哑的人也能成为作家吗?有的,这个人便是伟大的海伦凯勒女士。她在一岁多的时候,因为生病,从此眼睛看不见,并且又聋又哑了。由于这个原因,海伦的脾气变得非常暴躁,动不动就发脾气摔东西。
五、关于杏林子的资料
1、出示: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方飞来飞去,骚扰着我。趁它停下的时候,我一伸手捉住了它。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
2、有一次,我用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3、过渡:正是出于这样的思考,杏林子写下了了这样一段话。
4、师: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飞蛾求生的欲望了?
5、作者列举了几件事例,请用一句话或几个字概括出来。
6、朗读中体会生命的存在、生命的力量;
7、作者杏林子通过些有着强烈求生欲望的飞蛾;不屈向上,茁壮生长的香瓜子和她一声声沉稳而又规律的心跳,让我懂得生命只有一次,要好好珍惜生命。有些时候,我在想:如果这个社会上,每个人都珍惜生命,不做自杀的行为,不做损人利己的事,那这个社会就真的会更美丽,我们过的也很幸福。如果我们在还活着的时候,多做一些助人为乐的事,那真应了这句“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8、(1)教师:请小组合作学习第四自然段,看看作者对待生命是怎样的态度,用笔勾出有关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9、摘抄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并背诵。
10、放下我的重担,恢复我的疲劳,重新支取奋斗的力量。当我为感情的挫伤,为疾病的痛苦,为许多不如意的事,而感到人生空虚乏味的时候,主啊!求你让我依靠在你的怀中,
11、一天,我接了一碗水到外面玩水,正当我玩的高兴的时候,一只蜜蜂突然落到了碗里,我立刻把玩水的事给忘了,而是来观察蜜蜂。我看见:蜜蜂向碗边奋力游的过去,到了碗边,蜜蜂开始往上爬,尽管蜜蜂的脚很湿,但是很努力,掉到了水里还是坚持不懈的向上努力,我的心怦然一震,小小的蜜蜂居然有如此坚强的毅力,我被蜜蜂深深地打动。
12、(作者单位:湖北省松滋市实验小学,本文已刊于《湖北教育》2018年第7期)
13、这一堂课虽然上的不是很成功,但我觉得自己在很多地方有了进步,也存在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表现为:
14、○2明确作者在两种生活态度面前,他决定选择好好利用生命,让它发挥应有的价值。
15、可以这样说,身体的病痛使她能静静地观看这个世界,生命的一点一滴都在她的书中,读她的书,使人振奋,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另一种可能,生命的更高境界。
16、将文中优美的句子摘抄下来。生命生命教案篇3(教材介绍)
17、抓住关键词,品读生命
18、(1)感悟句子:课件出示
19、第五自然段,抓住“有限”和“无限”两个关键词,让学生结合杏林子的资料理解“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这句话,因为课前布置了前置性作业,学生不仅收集了杏林子的资料,还收集了许多像杏林子一样的人物的资料,把资料变成故事分享,在真切地人物、事件中,学生更能有效领悟“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的意义所在,就是要付诸行动“珍惜生命,活得光彩有力”,生命的意义得以升华。最后以“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主题阅读的开展,丰富学生对生命的进一步理解和感悟,由文本走向课外阅读,促进生命成长。
20、读到这,如果让你给课题加标点你会加什么?再读课题,你会怎么读?(齐读)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