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语全文及翻译白话
1、(3)夫子:这是古代的一种敬称,凡是做过大夫的人都可以取得这一称谓。孔子曾担任过鲁国的司寇,所以他的学生们称他为“夫子”。后来,因此而沿袭以称呼老师。《论语》书中所说的“夫子”,都是孔子的学生对他的`称呼。
2、学而第一(主要讲“务本”的道理,引导初学者进入“道德之门”)
3、(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4、273(唐诗三百首)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
5、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6、(翻译)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7、试译:子贡说:“我不喜欢别人强加于我,我也不想强加于人。”孔子说:“赐啊,这种境界你还没有达到。”
8、(译文)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9、试译:鲁哀公问有若,说:“饥荒之年,用品不足,怎么办呢?”有若回答说:“何不按十分之一征税?”哀公说:“按十分之二征税我都不够用,怎么还搞十一税?”有若答道:“百姓手头够用,国君怎么会不够呢?百姓手头紧,国君怎么能不紧呢?”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11、高中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如下:
12、试译:孔子对伯鱼说:“你学《周南》、《召南》了吗?一个人不学《周南》《召南》,好比正对墙壁站着。”
13、(注释)(1)夷狄:古代中原地区的人对周边地区的贬称,谓之不开化,缺乏教养,不知书达礼。(2)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华夏族的自称。(3)亡:同无。古书中的“无”字多写作“亡”。
14、(译文)孔子说:“为追求利益而行动,就会招致更多的怨恨。”
15、2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yùn)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16、8子曰:“君子不重(zhòng),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7、(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18、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19、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20、试译:孔子说:“老天给我这份福德,桓魋他能拿我怎么样!”
二、论语全文及翻译白话文
1、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何有于我哉!”
2、20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3、白话译文:只不过我把书公开(给予),和姓张的吝惜书籍,(不肯给予)似乎并不相同。
4、试译:孔子说:“伟大啊尧当君主!崇高啊,只有天最大,只有尧效法天。恩德浩荡啊,百姓都无法用语言颂扬了。崇高啊他的丰功伟绩!耀眼啊他的礼仪文明!”
5、11(好文分享)不联系,不代表忘记
6、(译文)孔子以文、行、忠、信四项内容教授学生。
7、试译:叶公向子路打听孔子的为人,子路不答。孔子对子路说:“你怎么不说:‘这个人啊,用功忘了吃饭,快乐忘了忧愁,不晓得自己就要老了,如此而已。’”
8、(白话文)孔子说:君子相应而不聚集,小人聚集而不相应。
9、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对礼节能怎么样呢?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对音乐又能怎么样呢?”
10、27子曰:“刚、毅、木、讷(nè)近仁。”
11、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12、试译:孔子说:“千里马称为骥,不是称颂它的力量,而是称颂它的德能。”
13、试译:孔子说:“君子考虑道行问题,不考虑饭碗问题。耕地的不学道,也没饭吃,学道的却有俸禄。君子担心道行不足,不担心钱财不够。”
14、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5、(译文)孔子说:“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16、乡d第十(主要记录孔子言谈举止,衣食住行和生活习惯)
17、(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18、试译:孔子不谈怪异、暴力、变乱、鬼神。
19、27子曰:“衣(yì)敝缊(yùn)袍,与衣(yì)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zhì)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20、(注释)①或:有人。②奚:何,为什么。③《书》:指《尚书》,以下几句是古《尚书》佚文,今文《尚书》无此几句。④施:延及。⑤有政:即政治,“有”字无意义,为名词词头。
三、论语全文解析及通俗翻译
1、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2、(5)传不习:传,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3、试译:孔子说:“周朝取舍了夏商两代的制度,集礼仪文化之大成啊!我遵从周礼。”
4、(1)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5、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6、试译:司马牛问君子的特点,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畏惧。”司马牛问:“不忧愁不畏惧,这就叫君子吗?”孔子说:“自我反省,问心无愧,还忧愁什么?畏惧什么?”
7、(译文)孔子说:“谁说微生高这个人直率?有人向他讨点醋,他(不直说没有,却暗地)到他邻居家里讨了点给人家。”
8、11周有八士:伯达、伯适(kuò)、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guā)。
9、15子曰:“不有祝鮀(tuó)之佞,而有宋朝(zhāo)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10、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11、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12、12(好文分享)哪有什么人生开挂,不过是厚积薄发
13、(译文)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14、(译文)子张要学谋取官职的办法。孔子说:“要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说,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说出来,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要多看,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余有握的,也要谨慎地去做,就能减少后悔。说话少过失,做事少后悔,官职俸禄就在这里了。”
15、(注释)①太庙:太祖(开国之君)的庙。周公旦是鲁国的始封之君,所以,鲁国的太庙就是周公的庙。②鄹(zou)人之子:指孔子,鄹又作陬,地名,即《史记.孔子世家》所说的“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的“陬”,是孔子的出生地。鄹人则指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曾经做过鄹大夫,所以称为鄹人。
16、白话译文:要称王天下的和别国争夺民众,要称霸诸侯的和别国争夺同盟国,只图逞强的和别国争夺土地。
17、(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1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9、试译: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缺德啊!”
20、5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yuè),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四、论语白话文在线阅读
1、译文 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2、(注释)其:他的,这里指儿子,不是指父亲。没:死去,与"在"相对。三年:泛指多年
3、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4、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5、(译文) 孔子说:“只转述先哲的思想而不创立自己的思想,相信且喜好古人的东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老彭。”
6、2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7、试译:鲁哀公向宰我请教“尊社稷神该栽什么树”的道理。宰我回答说:“夏后氏栽松树,殷朝人栽柏树,周朝人栽栗树,说:‘让人战栗。’”孔子听后说:“既成事实就不多说了,事已至此就不劝阻了,过去的事就不追究了。”
8、3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9、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10、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1、试译: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和颜悦色难以做到。父母有事,晚辈代劳;有酒食,长辈先用——这样子就可以称为孝吗?”
12、(原文)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13、试译:孔子谈到季氏,说:“在自家庭院里办天子的八佾舞会,这种事情都能忍心做出来,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忍心做出来呢?”
14、(译文)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您所讲的道,而是我的能力不够呀。孔子说:能力不够的人,是走到中途才停下来,现在你是划定界限,停止不前了。
15、经典《增广贤文》全文诵读(注音版)
16、29(好文分享)致新年:幸福安康,百病不侵
17、(注释)①所以立:“立”和“位”通用,“所以立”即“所以位”,也就是担任职位的才能。②莫己知:“己知”即“知己”,因前面有否定词“莫”而倒装。③为可知:被别人知道的依据。
18、5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19、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20、试译:冕乐师来了,走到台阶边,孔子提醒他:“这是台阶。”到座席边,孔子提醒说:“这是座席。”都坐下了,孔子告诉他:“这位是某某,这位是某某。”冕乐师走后,子张问道:“跟乐师谈话,就是这种方式吗?”孔子说:“是的,本来就是帮助乐师的方式。”
五、论语全文译文
1、试译:有子说:“守信接近于义,说到做到。内心谦恭接近于礼,可以免受耻辱。因为它们接近礼义,还是值得推崇的。”
2、译文: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适从。”
3、(译文)孔子说:“再给我几年时间,到五十岁学习《易》,我便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
4、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5、试译:有人问:“以德报怨,怎么样?”孔子说:“那用什么报德呢?还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吧。”
6、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二章:“这是历史上--不但 中国 历史上,恐怕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次惊人创举。”
7、试译:孔子说起公冶长,“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在坐牢,但他并没有罪。”后来果然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公冶长。
8、试译:司马牛忧心忡忡,叹道:“人家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开导说:“我听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如果内心诚敬,没有过失,对人谦恭有礼,那么四海之内都是我们的兄弟姊妹啊,还担心没有兄弟吗?”
9、23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10、7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欤?”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11、8(好文分享)有一种幸福,叫有人惦记
12、(注释)①侍:指立传。若坐侍,则称侍坐。②盍:“何不”的合音字。③衣:此字是唐以后加上去的,应去掉。④敝:坏。⑤伐善:夸耀自己的好处。伐,自夸。③施劳:表白自己的功劳。
13、白话文释义:所以,君子应该谨慎地修养德行。具备了德行才能获得民众,有了民众才会有国土,有了国土才会有财富,有了财富才能享用。德行为根本,财富为末端。如若本末倒置,民众就会互相争斗、抢夺。
14、第四则: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15、(原文)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