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绝句古诗杜甫
1、李丹,孟勋.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48页
2、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3、这是一首“以诗为画”的作品。
4、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5、《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绝句》中的第三首。是杜甫在听闻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后,心情愉快所作。
6、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绝句江动月移石,溪虚云傍花。鸟栖知故道,帆过宿谁家?
7、万里船:成都水路通长江,路途遥远,所以说是万里船。指的是从遥远的地方来的船。
8、译文:厅堂西边的竹笋长得茂盛,都挡住了门头,堑北种的行椒也郁郁葱葱长成一行却隔开了邻村。
9、鸣翠柳:在翠绿的柳树上鸣叫。
10、黄鹂在新绿的柳条间叫着春天,成双作对好喜庆;白鹭排成行迎着春风飞上青天,队列整齐真优美。
1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2、译文:三国鼎立你建立了盖世功绩,创八阵图你成就了永久声名。江水东流推不转你布阵石头,千古遗恨你灭吴失策功未就。
13、唐诗宋词古诗词唐诗宋词查询,古诗词分享!
14、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15、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16、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着从东吴开来的万里船。
17、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绝句四首
18、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1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20、在后两句诗中,诗人描写了两处景——“窗”“门”,两种状态——“含”“泊”,两个地理位置——“西岭”“东吴”,两种物——“雪”“船”。这几个简单的景物,却却远比前两句的单纯写景,更能清晰地表现出人的内心世界。
二、杜甫绝句二首
1、王自文,李中伟.《优秀古诗文精选》:宁波出版社,20012:第46页
2、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3、门泊东吴万里船(仄)仄平 平 仄仄平 (韵)
4、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
5、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6、(2)白鹭:鹭鸶,羽毛纯白,能高飞。
7、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8、杜甫《绝句》应属七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9、门泊东吴万里船。
10、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11、杜甫写的绝句古诗有很多首,没有明确的数量记载。例如:《绝句·其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2360问答、《绝句·其二》: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绝句四首·其三》: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保连。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绝句四首·其四》:欲作鱼梁云复湍,因惊四月雨声寒。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绝句四首·其五》: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写球晚据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13、我们再来了解一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14、关注后回复“目录”免费收听500多个优质故事
15、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16、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17、“苗满空山”的美誉我愧不敢当,只怕它们根居干裂的土中成不了形。
18、杜甫在成都时,有一位好朋友,叫严武,这个人是当时蜀地非常重要的官员。公元762年,严武被召回京城做官,刚一走,蜀地就发生了动乱,杜甫也离开了成都避难。因为当时管理蜀地的官员能力不足,到了公元764年,严武又被派回成都治理蜀地。杜甫得知了这个消息,也跟着回到了成都草堂。这时他的心情特别好,面对草堂外生气勃勃的春景,写下了这组即景小诗《绝句》。因为事先并没有拟定诗题,诗成后他也不打算拟题,就干脆以“绝句”为题。
19、(学古诗)长歌行·汉乐府——郭茂倩
20、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三、唐诗三百首五言绝句
1、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2、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朗读诗词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朝代:唐宪害演律微类吃零获宣代作者:杜甫原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4、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
5、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6、这首《绝句》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组诗作品《绝句四首》中的第三首,也是组诗中最著名的一首。全诗通过对大地回春时那生机勃勃景象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和悠然自得的情怀。
7、因为多年战乱,水陆交通为兵戈阻绝,船只是不能畅行万里的。而战乱平定,交通恢复,才看到来自东吴的船只,诗人也可“青春作伴好还乡” 了,怎不叫人喜上心头呢?“万里船”与“千秋雪”相对,一言空间之广,一言时间之久。诗人身在草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次何等开阔!
8、公元762年,爆发“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9、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0、西岭:指的是成都西面的岷山,那里的雪常年不化。
11、《绝句》唐代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360问答泊东吴万里船。《绝句二首》唐代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解各许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绝句四首》唐代杜甫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块树两案高补局翻留粒。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欲作鱼梁云复湍,因惊四月雨声寒。青溪先有蛟最破眼子批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苗满空山惭取誉,根居隙地怯成形。
12、 《绝句》这首古诗的作者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在内容上侧重于写景。并借景抒情。《绝句》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细致复杂的心情。
13、喜欢这份用心,就分享给更多朋友吧!
1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5、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16、另外这里展现的心胸颇大,“窗含西岭千秋雪”,若是坐北朝南,即他的右手方向看到的是这样的光景,荡开去,意象非常生动。其中的“窗含”,写到了他的家,诗人回到了草堂,而屋内的西窗是长期与他相伴的,像老天爷专门卖给他们的一张画,一看便可看到岷山,看到岷山千年的雪。这是西面,“窗含西岭千秋雪”。
17、(4)东吴:指长江下游的江苏一带。成都水路通长江,故云东吴万里船。
18、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9、“窗含西岭千秋雪”,草堂往西看就是山峰。四川盆地的西部,我们很熟悉,有汶川、映秀等地。而实际上它的西边就是紧贴青藏高原的东面,尽是崇山峻岭,像岷山,那里的雪千年不化,在成都平原上,在春天这个空气透明度极好的时候往西看,千里的岷山上顶着的是千秋雪,多少年都不化的雪。这个景象至此发生了变化,把“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近景春光跟远处的高山、千年的积雪联系起来了,它使这个光景更加地清爽。
20、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四、千古绝句古诗杜甫
1、次句写蓝天上的白鹭在自由飞翔。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青天”映衬下,色彩极其鲜明。两句中一连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
2、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3、也许这青溪里面早有蛟龙居住,筑堤用的竹石虽堆积如山也不敢再去冒险。
4、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5、(3)窗含:谓由窗往外望西岭,好似嵌在窗框中,故曰窗含。西岭:即成都西南的岷山,其雪常年不化,故云千秋雪。这是想象之词。
6、绝句的作品原文: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7、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8、绝句古诗一般是指杜甫的。杜甫的绝句共有3首:
9、这一首写于成都草堂的五言绝句,就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迟日”即春日,语出《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这里用以突出初春的阳光,以统摄全篇。同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表现了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的秀丽景色。这虽是粗笔勾画,笔底却是春光骀荡。
10、诗的上联是一组对仗句。草堂周围多柳,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黄鹂在欢唱,一派愉悦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翠”是新绿,“翠柳”是初春物候,柳枝刚抽嫩芽。“两个黄鹂鸣翠柳”,鸟儿成双成对,呈现一片生机,具有喜庆的意味。次句写蓝天上的白鹭在自由飞翔。这种长腿鸟飞起来姿态优美,自然成行。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青天”映衬下,色彩极其鲜明。两句中一连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首句还有声音的描写,传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
11、创作背景 公元759年,杜甫深感当时政治黑暗,毅然辞官,一路西下,经秦州、同谷等地来到四川成都,居于浣花溪畔。并在那里建立草堂一座,在成都生活了将近四年的时间,期间与严武结交甚密,严武荐其为剑南节度使蜀中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并赐绯鱼袋。 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严武还镇成都。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12、第四句是勾勒静态景物。春日冲融,日丽沙暖,鸳鸯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这也和首句紧相照应,因为“迟日”才沙暖,沙暖才引来成双成对的鸳鸯出水,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是那样悠然自适。从景物的描写来看,和第三句动态的飞燕相对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这两句以工笔细描衔泥飞燕、静睡鸳鸯,与二两句粗笔勾画阔远明丽的景物相配合,使整个画面和谐统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生意勃发,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图。就诗中所含蕴的思想感情而言,反映了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三年饥走荒山道”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的表露。
13、前两句诗人对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后两句诗人因见吴船而想念故乡。
14、药草的枝叶长得郁郁青青,青青的颜色越过棕亭蔓入草亭。
15、杜甫古诗绝句中迟日对春风,江山对花草,泥融对沙暖,燕子对鸳鸯。资料拓展《绝句》唐代·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译文: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赏析:清代的诗论家陶虞开在《说杜》一书中指出,杜集中有不少“360问答以诗为画”的作品。这一首写于成都草堂的五言绝句,就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诗一开始,就从谓移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表志烂阳光的照耀下,斯画六下斯永读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迟日”即春日,语出《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这里用以突出初春的问想阳光,以统摄全篇。同时用一“航蒸才属渐抓次印丽”字点染“江山
16、(学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17、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
18、赏析古典诗文,聆听先贤心声,感受如画意境!古诗文赏析,与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
19、末句更进一步写出了杜甫当时的复杂心情。一说船来自“东吴”,此句表战乱平定,交通恢复,诗人睹物生情,想念故乡。用一个“泊”字,有其深意,杜甫多年来飘泊不定,没有着落,虽然他心中始终还有那么一点希冀,但那种希冀,已经大大消减了。“泊”字,正好写出了诗人这种处于希望与失望之间的复杂心情。而“万里”则暗示了目的达到的远难,这与第三句中的“千秋”并列,一从时间上,一从空间上,同写出那种达到目的之难。三国孙权自古就被不少士人誉为明主,作者借东吴代指孙权,暗示了杜甫对当朝皇帝的希望。而以“泊”、“万里”、“东吴船”合而为一句,正是为了写出那个“难”字。
20、窗含西岭千秋雪(平)平(仄)仄 平平仄
五、唐诗绝句
1、绝句杜甫一般指《绝句·迟日江山丽 》。
2、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学古诗)春夜喜雨——杜甫
4、本诗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的是动景。首句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是近景;次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景。这些景物的画面,色彩艳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不仅有色还有声,有那婉转动听的莺歌,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的景象。
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6、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7、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8、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9、(1)黄鹂:黄莺,鸣声悦耳。
10、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前两句两个动词是“鸣”“上”,后两句是“含”“泊”,一动一静。第三句写西岭积雪,是远景。“含”字运用拟人手法,十分贴切生动;“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静。第四句写门前的船只,是近景。“泊”,停泊着,但这停泊的是将要驶往东吴的船,静中包含着动;“万里”点出空间的辽阔。
11、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所以世称“杜工部”。杜甫是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大胆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表达了对穷苦人民的深切同情,也展示了唐代由盛到衰的历史过程,所以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诗歌风格多样,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其擅长写律诗,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现存诗文大约1500首,多数收录在他的诗文集《杜工部集》中。
12、绝句表达了诗人陶然、舒畅的心情,和对时光流逝、孤独无聊的失落之意,《绝句》是诗人杜甫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
13、西岭:指岷山。岷山,在四川和甘肃的交界。
14、窗含:是说从窗户往外看西岭,风景好像嵌在窗框中,所以叫“窗含”。含:包含、容纳。
15、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
16、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17、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18、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9、古诗前两句先写草堂的春日景色,“黄鹂”与“翠柳”显出活泼的气氛,“白鹭”与“青天”给人以平静安适的感觉。黄、翠、白、青,色泽交错,展示了春天的明媚景色,也传达出诗人欢快自在的心情。
20、时间、事件、地点、情节、故事表述完满。并且互相印证、更有无限的想象空间。感知、感怀、感恩还注入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人类最伟大的人生理想。更体现了文化人那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做人境界。表面看上去写的是优美的景物,实际上则寄托了作者此时此刻的志趣情操。
1、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2、这首五言绝句,意境明丽悠远,格调清新。全诗对仗工整,但又自然流畅,毫不雕琢;描摹景物清丽工致,浑然无迹,是杜集中别具风格的篇章。
3、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4、整首诗描绘的是以作者家为事件发生的中心地,时间在春末夏初的六月,家旁的柳树上成双结对的黄鹂鸟在卿卿我我地鸣叫,预示着什么事要发生。果不其然,作者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有船来接作者与一群高洁之士要同去做官了。事件脉络表达的非常清晰明确。
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6、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360问答成双成对的鸳鸯。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天消企鲁统留红花相映,便要燃烧。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
7、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朝河南府巩县(河南郑州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集为《杜工部集》,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8、鹭:一种水鸟名,鹭鸶。
9、这首诗描写早春景象。四句诗描绘四幅图景,分开来如四扇条屏,合在一起又组成一幅生动优美的风景画。
10、厅堂西边的竹笋长得茂盛,都挡住了门头,堑北种的行椒也郁郁葱葱的,长成一行却隔开了邻村。
11、译文: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
12、(学古诗)赠汪伦——李白
13、这首诗用自然流畅的语言写出了一派生意盎然的春色,格调清新,意境明丽,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愉快心情。这组五言绝句是诗人漂泊西南的早期作品,作于公元764年(广德二年)暮春,当时杜甫在成都的草堂。
14、作者:唐代·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译文: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四句一首,短小精萃。它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汉族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绝句一词最早在南朝的齐、梁时代就已出现。陈代徐陵的《玉台新咏》收有四首五言四句的诗,不知作者名字,题为"古绝句"。此时的绝句是指五言四句二韵的小诗,并不要求平仄和谐。绝的意思是"断绝",古人用四句一绝的四句诗来完成一个思想概念。绝句分为律绝和古绝。律绝是律诗兴起以后才有的,要求平仄。古绝远在律诗出现以前就有了。
15、江水东流推不转你布阵石头,千古遗恨你灭吴失策功未就。
16、绝句唐杜甫。只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品六千承社独单朝已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丰案宣须总陈副朝浙江山地。春天阳光普照。春风花草香。清风。湖面。嗯。兰花草的。相方。泥融飞燕子。泥土是。润润。燕子青。来自赢得回来回去。飞来天说源飞。会去。沙暖睡鸳鸯。指的是。应该是。金。什么?累的鸳鸯睡温温暖。的。沙滩上。
17、这首流传千年的古诗因为它的“诗画合一”而影响深远。黄鹂、翠柳、白鹭、青天、江水、雪山,色调淡雅和谐,图像有动有静。从颜色和线条看,作者把两笔鹅黄点染在一片翠绿之中,在青淡的空间斜勾出一条白线,每句诗都是一幅画,而整首古诗又组成一幅咫尺万里的壮阔山水画卷,不愧为千古名句。《绝句》杜甫全诗篇2杜甫《绝句》
18、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风起春城暮,高楼鼓角悲。
19、诗一开始表现出草堂的春色,诗人的情绪是陶然的,而随着视线的游移、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便触动了他的乡情。全诗对仗精工,着色鲜丽,动静结合,声形兼俱,四句诗宛然组成一幅咫尺万里的壮阔山水画卷。
20、整首诗描绘的是以作者家为事件发生的中心地,时间在春末夏初的六月,家旁的柳树上成双结对的黄鹂鸟在卿卿我我地鸣叫,预示着什么事要发生。全诗以赋的方法写作,且浑然天成,而又恰到好处不露痕迹。以至于外行人以为杜甫这首诗是在描写自然风景。
1、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2、古诗《绝句》前一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是对景物的描写,描写了两个黄鹂在翠柳上啼鸣,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
3、这首诗,每句一景,其中动景、静景,近景、远景交错映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幽美平静
4、东吴:指长江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孙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建立的政权,史称“东吴”。泛指现在江苏、浙江一带。
5、第三首诗描写早春景象,四句四景,又融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无聊的失落之意;第四首诗赋写药圃,就药寄慨,描述药物出土发苗及枝柯的生长过程,并描绘其生长于隙地的根部形状。
6、“自然童年故事屋”由三位毕业于国内知名院校的研究生妈妈创办,在播音主持、故事创作、财富风险管理等方面拥有专长与资源,相信故事的神奇魔力,倡导通过“不讲道理•讲故事”的方式给予孩子“顺应自然•呵护灵性”的教养。
7、点击音频条,收听故事!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