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学十大经典
1、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一辈子太长,能携手一生的人,寥寥。
2、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3、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4、www.jnyng.com
5、使命:把”孝善文化“植根每个家庭。
6、“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无邪,这正是诗情的本质。
7、沁水公主是东汉明帝刘庄的第五个女儿,因受宠爱,刘庄为其建了一座沁园。
8、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0、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1、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1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13、在道家学说里,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却又容纳万物。人生之道,莫过于此。
14、说起慎独,不仅是先哲们追求的目标,就是今天处在喧嚣复杂、物欲横流社会里的人们,慎独也是人人努力追求的思想境界。
15、西施浣纱,众人皆醉,“浣溪沙”的名字,便是由此而来。
16、慎独是一种智慧,一种谦虚,一种淡定。一种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渴望。慎独就是在默默无闻和无私奉献中,体会着生命的乐趣,而不是在张扬下吹嘘着自己,贬低着他人。
17、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18、老子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致都是一个意思,只是更能表现被形容者伟大可以掌控一切的一面。
19、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0、人们都把那些具有像大海一样广阔胸怀的人看做是可敬的人。四川大学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作为校训。
二、国学正能量语录
1、念奴是一名歌姬,相传,唐玄宗亲自作曲填词,命念奴演唱,其声娇滴婉转,龙颜大悦,将此曲命名为“念奴娇”。
2、大道至简即指大道理(基本原理、方法和规律)是极其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3、《道德经》其要在乎理身、理国。理国则绝矜尚华薄,以无为不言为教。理身则少私寡欲,以虚心实腹为务。————唐玄宗
4、读《史记》,不仅仅是了解历史,更是参悟这蕴含在历史之中、超越于历史之上的深刻内蕴。
5、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6、春景如旧,人消瘦。泪水洗尽胭脂红,薄绸手帕都湿透,誓言还在,人却咫尺,闻者伤悲。
7、大道至简,淳朴自然
8、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9、中国古代有“四书五经”,几乎与基教有圣经、伊教有古兰经相似。被用为科举中选拔人才的命题书和教科书。如果说今日学子不知“四书五经”为何物,恐怕会是件难堪的事。我们只要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必然得提到“四书五经”。
10、《爱莲说》(宋·周敦颐)
11、服务观:善心、善行、认真、快、坚守承诺。
12、《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
13、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14、治大国,若烹小鲜。
15、仑苍镇:乾隆进士吴国乡
16、后来,大将军窦宪依仗其妹窦皇后的权势,以低价夺取沁园,公主没有计较。
17、人不可能永远处在好情绪之中,生活中既然有挫折、有烦恼,就会有消极的情绪。一个心理成熟的人,不是没有消极情绪的人,而是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的人。
18、战国末期秦国大将王翦奉命出征。出发前他向秦王请求赐给良田房屋。
19、唐时,俗称美女为菩萨,女蛮国的人梳有高高发髻,戴金饰帽子,挂珠玉项圈。
20、“人之初,性本善……”
三、国学经典故事十篇
1、《曾国藩家书》内容广博,既有治军为政之道,又有人生处世之谈,自1879年初刊以来,广为流传,是研究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至,挥笔自如,在平淡的家常事中蕴含真知良言。
2、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3、(大意)之所队说平定天下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是因为,在上位的人尊敬老人,老百姓就会孝顺自己的父母,在上位的人尊重长辈,老百姓就会尊重自己的兄长;在上位的人体恤救济孤儿,老百姓也会同样跟着去做。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总是实行以身作则,推已及人的“絜矩之道”。
4、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5、用爱演说,让爱传播,让孝传承,让善传递
6、《梦占逸旨》是明人陈士元所撰,《梦占逸旨》《内篇》《感应篇》把梦的起源分为九种,其中有五种与人的生理状况有关,这也说明古人对于梦这种现象也是经过研究考察的,不全是无稽之谈。《梦占逸旨》首先认为梦是魂魄的功能,梦能预测未来(“梦者,神之游,知来之镜也”),梦属于精神范畴(“神遇为梦”)。上古占梦的方法有三梦,三梦的地位与三易、三兆(龟卜)一样重要。随后将梦分为六梦、八觉,占梦要根据季节、阴阳、日月星辰的不同综合考虑。
7、《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8、国学经典适合什么人群阅读
9、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10、古德教育诚邀个人和机构入驻
11、史部分为“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抄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汇编类”,重要书目如:《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战国策》、《宋元明史纪事本末》等等。
12、本书作品以睿智的思考洞察社会人生,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反映深刻的人生道理,通过简洁凝练的诗歌、谚语告诉我们,在年少的时候要懂得珍惜时光、勤奋努力;在生活中要懂得孝顺父母,和睦兄弟;在身处困境时,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13、《千家诗》选用民间广泛流传的名家名篇;《神童诗》主要辑录了神童汪洙的部分诗歌,《名贤集》《增广贤文》则汇集文献佳句及有韵的.谚语。
14、《陋室铭》(唐·刘禹锡)
15、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子在先秦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在当时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墨子死后,墨家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
16、儒家学说经典合辑,阐述儒学哲学核心思想,汇集学习与传承的篇章。
17、人生便是如此,爱别离,恨别离。
18、心诚则灵,关键是要做到“心”、“诚”两点。
19、他们认为人原初的本性是淳朴和纯真的,是近于“道”的本性的。所以人们常说儿童天真无邪。
20、所以人们常说儿童天真无邪。但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思虑欲念不断萌生,再加上社会环境的不同影响和情色财货的诱惑,不断地消耗掉人原有的生命元真,也蒙迷了原有的纯朴天性,若进一步嗜欲无止,将严重损害自己心性和生命健康,从此背道而驰。而学道修道,就是要使心性和生命返到纯朴纯真的状态。
四、儿童必背国学经典
1、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外大街48号东方银座B座6F
2、奥林匹克杯全国青少年国学大赛组委会
3、《(前)赤壁赋》(宋·苏轼)
4、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5、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6、“道可道、非常道”,天道系统是难以用文字完善表述的,却可以用符号系统完美模拟,而易经卦爻符系统正是对天道系统的完美模拟,其中精义,究之不尽、用之不穷。
7、这既是一条路,也是一个方向;路的名字叫做修行,方向所指,叫做明心见性。读《坛经》,是一条修心之路,聆听着来自天地和内心最深处的谕旨。
8、世间多磨难,爱而不得是痛,家人反对更是苦。
9、四书五经在社会规范、人际交流,社会文化等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其影响传播于海内外,福荫子孙万代。四书五经乃是延续中华文化的千古名篇,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
10、《弟子规》 《百家姓》 《千 字文》 《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书》 《礼》 《易》 《春秋》 《唐诗》 等。
11、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尼采
12、这种返璞归真的态度,是一种道教教义。
13、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4、这种气,来自于孟子所说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之气,便是浩大的正气,所谓浩然正气。读《孟子》,除了学习体悟儒家智慧,更是熏染存养孟子这种中国几千年历史中难得一见的天地正气!
15、世上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永远陪着另一个人,人与人之间无论相聚多久,最后的结局都是别离。
16、缘来缘尽,皆是天意,且顺其自然,莫让命中注定变成在劫难逃。
17、这两句话的反面,也正是这个时代的病。《诗经》中那些动人诗篇,则正是药方。
18、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声律启蒙》
19、《道德经》分上下两篇,上篇言道,下面言德,为我们标示出这个系统的唯一明确特征——天人和合、人道混一;天道显于人即是德,人德合乎天即是道。读《老子》,便是读那份道、德一体的天人合一之境。
20、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仅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弟子规》
五、国学十大经典古文
1、经:包括《周易》《尚书》《大学》《中庸》等十几部典籍。
2、半部《论语》治天下。——北宋政治家赵普
3、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4、孰是孰非,词牌没有对错,有的,只是情怀。
5、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6、诸葛亮的《诫子书》也有引用:“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是一种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
7、祸兮福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8、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
9、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10、《道德经》,又名《老子》,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记录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学说。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11、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领令。
12、《庄子》是庄子学派的著述总集,道家的重要典籍。现存《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作,外篇、杂篇是庄周弟子及后学所作。
13、《开元占经》全名《大唐开元占经》,清人又或名《唐开元占经》,作者是瞿昙悉达,是汉族古代天文学著作之一。成书时间约在718~726年之间。唐朝以后,《开元占经》一度失传,所幸在明末又被人发现,才得以流传。本书共120卷,保存了唐以前大量的天文、历法资料和纬书,还介绍了16种历法有关纪年、章率等基本数据。在书中,各种物异和天文星象等方面的术语很多。本书在天文史上很有研究价值。
14、《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处处表现了道家与兵家的哲学。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
15、其如《礼记》中所讲的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一样,只要虔心诚意,就能产生灵验;只要有坚定的信念,正确的心态,愿望就会实现,这就是心诚则灵。
16、第一届奥林匹克杯全国青少年国学大赛自2017年8月8日启动以来,北京、广东、山东、安徽、江西、广西、福建、四川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先后成立赛区,国学大赛工作有序推进,学国学活动丰富多彩,有声有色,受到各地群众热烈欢迎。第一届奥林匹克杯全国青少年国学大赛分青少年国学大赛、幼儿国学竞赛。2019年8月将在北京举行全国总决赛和颁奖盛典。
17、行孝道、做善事,珍惜时间,勤学苦读,体现了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思想价值。
18、学会包容是对自己生命的尊重,它是一种深厚的涵养,一种善待生活、善待别人的境界。它是化解矛盾的法宝、消除隔阂的良药。它可以给自己及他人带来更多的宁静与祥和。包容是海纳百川的大度,是笑看风云的开怀与爽朗,包容不仅给他人一个宽广的世界,也给了自己一片无垠的天空。
19、大智若愚,勿恃聪明
20、《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1、本书告诉我们,要时刻保持对事物辩证的看待方式,学习他人的美好品德,通过他人的教导对自身进行约束和修养,将人性中的“恶”通过后天努力而改正,并通过自身道德感化、教育他人,做一个善于思辨,勤奋修身,善于学习他人所长并改正自身缺点的人。
2、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有影响极大,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中华文化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它们是经过时间淘漉和历史沉淀的文化精品。以下是书单推荐:1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书籍。
3、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