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华成语典故大全
1、盼望着盼望着,寒假终于到了,我们全家开车去乡下爷爷奶奶家过年,一路上我都在迫不及待的提醒爸爸:到了奶奶家要买各种各样的烟花。爸爸的每一个点头允诺,都让我好开心啊!我们开了一天的车晚上才到奶奶家,第二天一早,我早已忘记路途的辛苦和疲劳,就央求爸爸带我去买烟花,爸爸在我的无休止的拉扯下,拖着疲惫的身体带我去买烟花,我们买了好多好多的各种各样的烟花,一路上我抱着烟花开心的大步的往家走。
2、成语“画饼充饥”就来自于皇帝所说的话。一开始,它指有名声而没本领的人。后来,人们用它来比喻以不切实际的空想来满足自己的人。
3、(成语故事)心里想做,可是力量够不上。东汉时期,班超为平定匈奴作乱,70多岁还在西域作战,他身体日渐衰弱,上书汉和帝要求回中原养老。他的妹妹班昭也上书奏请说班超老了,再有战事就力不从心了,汉和帝看了二人的奏折,不断地点头,于是下诏让班超回京。
4、形容骚扰得厉害,连鸡狗都不得安宁。
5、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枕戈待旦”出自刘琨《与亲故书》,形象地写出了刘琨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决心。后来用作成语,形容时刻警惕敌人,准备作战。
6、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夺取魏国政权以后,准备出兵攻打东吴,实现统一全中国的愿望。他召集文武大臣们商量统一大计。多数人认为,吴国还有一定实力,一举消灭它恐怕不易,不如有了足够的准备再说。
7、使者走进宫殿向镜面王禀报说:“大王,您吩咐找的盲人现已带到殿前。”镜面王说:“你明天一早带领盲人们到象苑去,让他们每人只能触摸大象身体的一个部位,然后马上带他们来王宫前广场。”
8、(成语故事)唐朝武周时期,官场腐败,到处是偷媚取容的人,最为典型的是张岌为了取悦武则天的情人薛师和尚,亲自拿着黄绢跟随薛师之后,遇到薛师要上马时就匍匐在地当马镫。还有侍御史郭霸亲自品尝来俊臣的粪便,宋之问为张易之捧便桶等等。
9、全部的成语!太齐全了,值得收藏
10、中华成语故事11:精卫填海
11、中华成语故事9:一举两得
12、这时,一个看客上前拿起一支矛,又拿起一面盾牌问道:“如果用这矛去戳这盾,会怎样呢?”“这——”围观的人先都一楞,突然爆发出一阵大笑,便都散了。
13、《中华成语·品德篇》01淤泥不染是高洁
14、大家都说:“乐广不依靠潘岳的手笔,潘岳不依靠乐广的设意,那么就不会有这篇惊世之作。”
15、完壁归赵(蔺相如)
16、一鼓作气(曹刿)
17、陈胜、吴广起义之时,陈胜因为有远大的志向和坚忍不拔的品质,因此得到了众人的拥护,成为农民起义军的领袖。成语故事18从前有一个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艺十分高超。
18、(释义)暮:傍晚。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19、上述故事中说到的“一薰一莸”,后来成为一句成语,比喻一善一恶。晋代学者杜预,对《左传》是有专门研究的,据他说:“薰,是一种香草;莸,是一种臭草。香草代表善,臭草象征恶。”
20、(Z)糟糠之妻 凿壁偷光 曾参杀人 债台高筑 枕戈待旦 争先恐后 郑人买履之乎者也 知彼知己 知难而退 止戈为武 纸上谈兵 纸醉金迷 指鹿为马 趾高气扬 至死不悟 志在四方 炙手可热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置之度外 中饱私囊 中流击楫 忠言逆耳 终南捷径 众口铄金 众怒难犯 众叛亲离 众志成城 重蹈覆辙 州官放火 逐客令 煮豆燃萁 助纣为虐 专横跋扈 专心致志 庄生梦蝶 庄周梦蝶 惴惴不安 捉襟见肘 自惭形秽 自食其果 自相矛盾 纵虎归山 走马看花 左提右挈 作壁上观 作法自毙 作舍道边 作威作福 坐观成败 坐怀不乱 坐享其成
二、中华成语典故大全精选
1、再来一个经典的中华历史上的成语故事:掷果盈车
2、《中华成语·学习篇》16心有灵犀一点通
3、(拼音):fēngchuīcǎodòng
4、(典故): 秦朝末年,秦王派大将章邯带20万大军进攻诸侯国赵国,赵王派人向楚王求援,楚王让宋义挂帅,项羽辅佐率军救援,宋义故意拖延时机,项羽杀了宋义并率军渡过漳水去援赵,他们把锅砸了,把船沉入江底,作生死决战,终于击败秦军。
5、妈妈看着心急如焚的我说:“算了吧,我心潮澎湃也没用,你自己要心中有数,学习可不能心不在焉,心神不定的,而要心口如一。你认真时,妈妈看了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你的表现也令我们心花怒放。
6、郭翰问:“你从天上来,能谈谈天上的事情吗?”
7、心里想做,可是力量够不上。
8、(F)发愤忘食 发奸擿伏 发蒙振落 罚不当罪 反求诸己 返老还童 方寸已乱 方寸之地 防微杜渐 放虎归山 飞蛾扑火 飞黄腾达 飞将数奇 飞鸟惊蛇 废寝忘食 分崩离析 分道扬镳 分庭抗礼 焚书坑儒 奋不顾身 风吹草动 风声鹤唳 风烛残年 奉公守法 釜底抽薪 釜底游鱼 妇人之仁 负荆请罪 负隅顽抗 负重致远 赴汤蹈火 覆巢无完卵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覆水难收
9、汉 :一饭千金(韩信) 四面楚歌(项羽)
10、一次宫中选拔人才,官员们推荐了许多有名的人,魏国的皇帝说:“让卢毓来选人,我不要这些只有名声而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名声就像画在墙上的饼,不可以拿来吃。”
11、果如黄衣童子所言,杨宝的儿子杨震、孙子杨秉、曾孙杨赐、玄孙杨彪四代官职都官至太尉,而且都刚正不阿,为政清廉,他们的美德为后人所传诵。
12、★包含“一”字的成语典故5篇
13、该语出自宋代陶岳《五代史补》。
14、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孩子们,如果在学业上能认真、努力、有恒心,成绩好一定是没有问题的。
15、《中华成语·学习篇》08处己谦虚终受益
16、(出处)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晋书·王珣传》
17、草木皆兵(苻坚)
18、(拼音): wàng méi zhǐ kě
19、指改正文章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字的老师。
20、(解释)宠:宠爱。受宠受辱都不在乎。指不因个人得失而动心。
三、中华成语典故大全张婷婷
1、中华成语故事5:黔驴技穷
2、(成语出处)宋·陈文蔚《祭朱先生》:“念昔暂违,今焉永诀,历历在耳,言犹未绝。”
3、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7岁时开始练习书法,他练字十分刻苦,经常在水池边练字,池水都染黑了。33岁时写《兰亭集序》,37岁写《黄庭经》,后来因更换写字的木板,工匠发现王羲之笔力强劲,字迹已透入木板三分深。
4、声名:名誉。狼藉:杂乱不堪。形容声望和名誉败坏到极点,不可收拾。该成语出自《史记·蒙恬列传》。
5、十天以后,扁鹊又去见桓公,说他的病已经发展到肌肉里,如果不治,还会加重。桓公不理睬他。扁鹊走了以后,桓公很不高兴。
6、听书《中华成语故事》400则合集(按字母顺序)
7、郭翰很有礼貌地问:“小姐,您是谁?从哪来?”
8、僖公三十二年冬天,杞子从郑国派人来告诉秦穆公说:“郑国让我掌管他们北门的钥匙,如果偷偷派军队来,保管成功。”大臣蹇叔对秦穆公说:“调动大军偷袭这么远的国家,我们赶得精疲力乏,对方早就有了准备,不会有什么作为的。而且行军路线上千里,谁会不知道呢?”穆公不听,派大军东行。
9、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
10、一帆风顺,两全其美,三山五岳,四平八稳,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七窍玲珑,八面驶风,九九归原,十全十美!
11、(解释):风稍一吹,草就摇晃。比喻微小的变动。
12、不久,“威武将军”刘尚在贵州阵亡。消息传来,光武帝十分担忧那里的战局。马援年过花甲,却自愿请求出征。他说:“好男儿为国远征,以马革裹尸还葬!”他出兵贵州,勇挫敌兵,之后不幸病死在战场。
13、(相近词)曾子杀彘成语故事13(拼音)bùwǔzhīhè
14、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15、(拼音): wò xīn cháng dǎn
16、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它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要先要求自己,找出自已本身的缺点,努力加以改正,只有抱持这种态度,才能够把事情做好,能够这么做的人,我们就说他能“反求诸己”。
17、北周有一个智勇双全的人叫长孙晟。据说,他刚生下来的时候,身体非常的瘦弱,很多的人见了之后,都认为他活不到成年。长孙晟的母亲却不这么认为,她觉得自己的儿子长大后一定会有很大的出息。
18、时至今日,我是三年级的学生了!每每回想起这件偷放烟花的事情,我都会不自觉的暗自发笑:当时的自己真是太可笑了,以为捂住自己的耳朵,听不见的同时别人也不会听见;真是自欺欺人哪,就像课本里的掩耳盗铃的故事主人翁一样愚蠢!哈哈哈哈。成语故事2今天,我们学了生字“心”,妈妈说“心”字可以组成很多成语,可我一着急一个也拼不出来。妈妈有点生气了。唉……
19、凿壁借光: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烛光,让烛光照在书上来读。卧冰求鲤: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养他.一年冬天,继母朱氏生病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忽然间冰化开,从裂缝处跃出两条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岳母刺字:元帅宗泽病重,以印信交岳飞代管,吐血而死。杜充奉旨代印,抗金不利,岳飞心情郁闷,私自回家探母。岳母促其回营抗敌,并在岳飞背上刺"精忠
20、《中华成语·品德篇》05见义勇为扶正道
四、中华成语典故大全6册pdf
1、史鱼的儿子听了,不敢不从父命,于是在史鱼去世后,便将尸体移放在窗下。
2、唐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文学艺术也很发达,其中以诗最具有代表性。当时,不仅诗人多,创作的诗多,而且在艺术上、内容水平上都很高。
3、从前,在一个名叫杞(qi))的小国里,有一个胆子特别小,经常怕这怕那的人。有一次,他呆呆地望着天空,忽然心头涌上巨大的恐惧。他想,如果有一天,这天突然塌了下来,大地也崩裂了,我没了安身的地方,该怎么办呢?
4、从前,有个廉洁的县官,他审问一个拿了公家一枚铜钱的仓库管理人。那人说:"不就是一枚铜钱吗?"他提笔写下一行批语:"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意思就是说,一天偷一枚铜钱,一千日就是一千枚;天天用绳锯木头,木头也会断;水珠天天滴在石头上,石头也会被滴穿。
5、不久,韩安国被释放出狱,重新做了官。田甲得知后,怕受到报复,逃走了。这时,韩安国扬言﹔”田甲若不赶快回来,我就要把他全家杀掉。”田甲只好出来自首﹐见到韩安国时吓得面无人色,连连叩头求饶。韩安国说﹔”起来吧﹖像你一样的人,才不值得报复呢﹖”出自《汉书》成语故事7这个成语讲的是宋朝的杨时苦心求学的故事:杨时考中了进士,却不去做官,而是到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进行学习。程颢死后,杨时又在洛阳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
6、《中华成语·品德篇》08良药苦口恭在心
7、(用法)作谓语;用于夸赞别人的文笔
8、祁黄羊笑着说:“您只问我什么人能够胜任,谁最合适当南阳的县令,您并没有问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我和他只是私人的恩怨,并不能掩盖他的才华嘛。”
9、陈文蔚(约公元1210年前后在世)字才卿,上饶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泰初前后在世。师事朱熹。尝举进士。庆元中,(1198)馆于朱熹家,课其诸孙。又讲读铅山。端平二年,(1235)都省言其所作尚书类编,有益治道,诏补迪功郎。学者称克斋先生。文蔚著有克斋集十七卷,《四库总目》传于世。成语故事9(注音)jiànlìwàngyì
10、陈琳见信后感慨极了,他在复信时谦虚他说:“我生活在北方,消息闭塞,与天下的文人学士交往很少,没见过大世面。只是这里能写文章的人不多,因此我在这儿容易冒尖,得到了大家过分的称赞,并不是我的才学真有那么好,是你太夸奖我了。我和你及张昭两人相比,差距实在太大了,就好像小巫遇见大巫,没法施展巫术了。”水滴石穿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