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陆游简介
1、(2015年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2、比如说自己生病读《周易》,喝酒看《离骚》这事,就写了无数首诗:
3、何小颜.豪放诗三百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152
4、从光宗绍熙元年(1190)开始,到他去世的二十年间,除去约一年的时间到临安主修孝宗、光宗实录以外,他的晚年生活基本上都是在山阴三山村度过的。这时期,他的生活清苦平静,如《贫甚戏作绝句》其八:“?米归迟午未炊,家人窃闵乃翁饥。不如弄笔东窗下,正和渊明乞食诗。”陆游也写有和陶诗,注意学习陶渊明,如《自勉》诗中说“学诗当学陶”。诗风也趋平淡。诗中不时流露出消沉的心境,但爱国热情并未消退,如“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老马行》)。直到临终之际,还写了着名的《示儿》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5、作者简介: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6、过香如故堂,南北有厢房。北厢房为“追慕先贤”,陈列有陆游追怀杜甫、诸葛亮的诗歌作品。下图是迄今崇州市发现的最大的传世可移动文物——北宋治平炉。
7、此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又一首名篇。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8、最有可能的离婚原因,又是什么呢?回到上文所述姑恶诗,就中一句是“所翼妾生男,庶几姑弄孙。此志竟蹉跎,薄命来谗言。放弃不敢怨,所悲孤大恩。”翻译过来就是:这位媳妇最大的愿望,是让婆婆抱孙子,可这个愿望无法实现,还有人在婆婆面前说坏话。然而东风恶,欢情薄,如此朴素的愿望之于她,成了镜花水月。
9、“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岁月不居,壮岁已逝,志未酬而鬓先斑,这在赤心为国的诗人是日夜为之痛心疾首的。陆游不但是诗人,他还是以战略家自负的。可惜毕生未能一层长材。“切勿轻书生,上马能击贼”(《太息》)、“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夜读兵书》)是他念念不忘的心愿。“塞上长城”句,诗人用刘宋名将檀道济典明志。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然而,如今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全悬于一个“空”字。大志落空,奋斗落空,一切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皓首皤皤。两相比照,满是悲怆。这一结局,非诗人不尽志所致,非诗人不尽力所致,而是小人误人,世事磨人。作者有心而天不予。悲怆便为郁愤。
10、断角斜阳触处愁,长亭搔首晚悠悠。
11、陆游丰富的创作实践对他以后的宋代文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更为显著的,还在于他强烈执着的爱国主义精神方面。他的诗文作品,对遭受异族压迫的人民是莫大的精神鼓舞。每当民族的生死存亡关头,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这位在自己85岁的生命历程中深切关注祖国命运的诗人。
12、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13、《红楼梦》里林黛玉就说香菱不懂诗,才觉得陆放翁那句“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好,其实十分浅近,匠气太过。
14、陆游一生饱经忧患,对普通人民所处的环境有充分的了解。他的作品在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上,都达到了同代诗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15、南台:南台山,一作钓台山,在福州市南二十余里。
1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7、陆游的诗歌不仅始终贯注着炽烈的爱国热情,而且同情当时人民的疾苦。忧国和忧民的思想在他的作品里交织在一起。他在《太息》、《秋获歌》等诗篇里,揭露了官僚和豪强对下层人民的剥削,同时又真切地写出了下层人民勤劳、善良的优秀品质。
18、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阴。
19、1162年,陆游向宋孝宗提出了北伐的策略,而南宋当时提倡的还是主和,不愿在继续征伐。后因为,陆游处处游说北伐之策,被主和派针对,设计陷害,使得陆游被迫离京,罢免一切官职。
20、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二、陆游简介20字左右
1、“七出”是为了维护男方的家族利益而设置的:顺从父母是为了家庭稳定;要生儿子、不许搞婚外情、不许阻止丈夫搞婚外情,是为了夫家能有继承人,且该继承人必须是丈夫的后代;保证妻子无恶疾,是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或是为了不影响她照顾家庭。民间都说媳妇爱胳膊肘往外拐,偷夫家东西接济娘家,“盗窃”同夫家利益相关,设置该离婚情形,为的是维护夫家财产的完整。
2、陆游南唐杂兴有关诗句,例如:
3、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4、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5、所以在写诗数量排行榜上,陆游占据榜首将近六百年,直到遇到强劲对手乾隆皇帝——他以四万多首,刷新了纪录。
6、《读书》云:“病里犹须看《周易》,醉中亦复读《离骚》”;
7、陆游的诗《夏夜舟中闻水鸟声甚哀若曰姑恶感而作诗》,学界认为其中女主是唐婉。“姑恶”是一种水鸟,它的叫声,很像在哀泣婆婆的恶毒,故有此名。该诗中的女主贞洁、懂礼法,天不亮就起来做饭打扫卫生,婆婆稍不高兴,她就难过得想哭,按照当时的标准,这无疑是个好媳妇。从唐婉的个性,以及陆游写下的一系列姑恶诗中推断,唐婉最不可能犯下的“七出”过错应是:盗窃、口多言、淫。
8、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
9、不到一年的军中生活,在陆游的生活和创作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身着戎装,来往于前线各地,抗敌将士的艰苦生活和爱国热情,极大地开拓了他的诗歌境界,豪迈而悲壮也成为他一生诗歌创作的基调。
10、(2018年高考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11、湖南小山花更多,不醉将如春色何!
12、当代中国拥有维护个体权利的完备的《婚姻法》,婚姻自由受《宪法》保护。任何人,即使是父母,也无权干涉子女的婚姻自由。
13、1172年,陆游在四川任职,生活了整整5年,后被调入京师,被任命为江西常平提举,管理水利’粮仓事宜。
14、秋虫春鸟非我类,何至伴渠鸣不平。
15、一窗愁雨半壶酒诗句,例如:“一樽酌罢玻璃酒,高枕窗边听雨眠。”
16、D.本诗用典贴切,出语自然,感情充沛,虽然本诗尽显失意悲愁却又不失沉雄浑厚气象。
17、一首诗说“研朱点《周易》,饮酒读《离骚》”,下一首又说:“痴人未害看《周易》,名士真须读《楚辞》”。然后:病里正须《周易》,醉中却要《离骚》;穷每占《周易》,闲唯读楚《骚》;体不佳时看《周易》,酒痛饮后读《离骚》……
18、①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②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
19、①同:《夜泊水村》中“万死报国”“双鬓无再青”和《书愤》中“自许”“塞上长城”“衰鬓先斑”,都抒发了诗人希望报效国家的爱国之情,表达了陆游功业未成、岁月蹉跎、壮志难酬的叹.息和愤懑。
20、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三、陆游简介及生平事迹
1、①艺术风格上,兼具现实主义特点,又有浪漫主义作风。陆游性格豪放,胸怀壮志,在诗歌风格上追求雄浑豪健而鄙弃纤巧细弱 ,形成了气势奔放、境界壮阔的诗风。陆游把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壮志豪情都倾泻在诗中,常常凭借幻境、梦境来一吐胸中的壮怀英气,陆游的梦境、幻境诗,飘逸奔放,被誉为“小李白”。然而对功名的热望和当权者的阻力之间有着无法克服的矛盾,严酷的现实环境给诗人心灵压上了无法摆脱的重负,因而陆游又崇尚杜甫,关怀现实,主张诗歌“工夫在诗外”,诗风又有近于杜甫的沉郁悲凉的一面。
2、诗歌比较阅读是考试中时常出现的题型,一般从思想感情、表达技巧、语言风格、形象四个角度比较两首诗的异同。比较阅读,比单诗阅读,在答题上要复杂。
3、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
4、丈夫毕此愿,死与蝼蚁殊!”诗人认为如果能够完成杀敌报国的志愿,即使死了也是有意义的。同时写的《金错刀行》“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更进一步表达他复国的决心。这时期调遣频繁,陆游颇不如意。淳熙二年(1175),诗人范成大来成都,节制四川军事,以陆游为参议官。他们二人本来有文字之交,这时更是往来频繁,诗酒交欢,又因陆游不拘礼法,言官说他“燕饮颓放”,他干脆自号为“放翁”。
5、陆游曾两次出任蜀州通判,在蜀州期间,曾多次游览蜀中山川名胜,写下了100多首寄怀蜀州的诗词,抒发他一腔忧国忧民的赤子情怀。下图是《示儿》诗意图。
6、作意归来偿宿负,透窗遮莫已三竿。
7、A.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8、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9、湖中居人事舟楫,家家以舟作生业。
10、江海轻舟今已具。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②。
11、著作有《剑南诗稿》85卷、《渭南文集》50卷、《老学庵笔记》10卷及《南唐书》等。其书法遒劲奔放,存世墨迹有《苦寒帖》等。
12、(2017年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0—11题。
13、风月轩主要展示陆游与茶、酒、美食之情愫及其晚年学道养生的经历。陆游终年85岁,与同代诗人相比,可谓是高寿,这与陆游开放豁达的胸襟有关,也与陆游的生活情趣有关。下图是陆游养生法。
14、陆游(1125~1210),宋代爱国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绍兴(宋高宗年号,1131~1162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六年(1170年)入蜀,任夔州通判。乾道八年(1172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15、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技巧。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6、作为一名杰出的诗人,陆游一生创作诗歌9300余首。这些诗中大多数都是与抗击侵略者的有关的。或者描写火热的军中生活,“失衣卧枕戈,睡觉身满霜”,或者寄托自己对祖国前途命运的深切忧虑和自己空抱一腔报国热情的愁闷心情。
17、出自:陆游 《梨花》开向春残不恨迟,绿杨窣地最相宜。征西幕府煎茶地,一幅边鸾画折枝。
18、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19、陆游(1125—1210),字务观,晚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生长在一个富有学术和文学氛围的仕宦之家,曾祖陆?、祖父陆佃、父亲陆宰,在经学或文学方面,都有很深造诣。
20、陆游(11散用印觉斯鲁早预深斤较25年—1210年),字电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又斤块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均袁德么西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曾决曾建层香充我旧丰送笔耕不辍,诗词文具真机识些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校眼外者局使常乎深保,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有手定《试丝排本布川载基存距剑南诗稿》85卷,收诗9000余首。又有《渭南文集》50卷(其中包括《入蜀记》6卷,词2卷)、《老型经混学庵笔记》10卷及《南唐书及》等。书法遒劲奔放,存世墨迹有《苦寒帖》等。
四、陆游简介30字
1、(精准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诗歌意象的作用。“酒”是诗歌中重要物象(但不是抒情意象)的作用,要准确解读就必须读懂原句“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和“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这两联包含作者书法创作之前借酒壮势,趁酒浓意的心境,也包含作品完成后作者志得意满的踌躇。
2、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3、再说“妒”。古代女人嫉妒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嫉妒儿子被儿媳抢走,另一种则是女人嫉妒男人找的妾。妒放在唐婉身上,虽不能说绝无可能,但没有史料提及。更何况南渡后的陆家,辉煌不再。陆游写诗对自己穷屌丝的身份毫不掩饰:“丰年食少厌儿啼”、“呼儿举火疗朝饥”,穷相必露。做饭雇不起佣人,全家亲自下厨,桌上都是青菜,这种经济境况别说养妾,不让妾养就很幸运了。故以“妒”出妻,可能性也小。
4、陆游是南宋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他出自江西诗派而又不局限于江西诗派,他的诗歌以其高度的爱国思想和独具一格的“放翁体”,在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
5、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6、①历史上的魏征以“犯颜直谏”著称,其言行常常令人难以接受,好比苦笋的滋味并不适口;②苦笋与生俱来的“苦节”,象征“耿介”的性格,与魏征方正的人格相似,应该得到认可。
7、乃翁:你们的父亲,指陆游自己。
8、(图:沈园。陆游在此邂逅了离异十载的爱侣唐婉,百感交集之下,顺手在园内的粉墙上题下了一首凄绝千古的《钗头凤》)
9、《书怀示子遹》云:“问看饮酒咏《离骚》,何似焚香对《周易》”;
10、陆游在南宋诗坛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南宋初年,虽然局势危急,但士气尚盛,诗坛风气也颇为振作;随着南宋偏安局面的形成,士大夫渐趋消极,诗坛风气也变得萎靡不振,吟风弄月的题材走向和琐细卑弱的风格日益明显。
1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句诗,大家都学过。中学课本里对作者的标准介绍是——爱国词人陆游。
12、淳熙五年(1178),由于他的作品“寄意恢复,书肆流传”(《四朝闻见录》),受到朝廷注意,被召回临安,先后担任提举福建常平茶盐公事,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淳熙十三年(1186),权知严州。淳熙十五年(1188)除军器少监。次年,光宗立,除朝议大夫礼部郎中。他针对当时弊政提出的建议,非但没有被接受,反而被罢斥,退居山阴。
13、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14、该节目由知名电台主持人讲读。节目得到中国诗词编著中心的高度认可!
15、而这九千多首,还是他晚年一再删剔的结果,据估算,陆游一生写作诗歌数量可能有三万多首,这还不算上他的词作。
16、《陕西诗词》“青春诗汇”面向全国年轻诗友征稿
17、汉代有两部农书:《汜胜之书》和《四民月令》。长安君读过后的感触是:古代农民日子真苦。一个农户,要在一年内,干完书里阐述的大部分农活,方能保证不饿死且交得上税。若只依靠一个人,决计是不可能的。农业生产需要整个家族的力量,其中自然包括婚姻制度。它保护的不是个体,而是以家族为劳动力单位的群体。西方则实行重商主义。经商需要货币,更不用被拴在土地上。商业总体上依靠个体能力,而非家族能力。商业发展刺激资产阶级崛起,先富起来的那拨人,纷纷同没落贵族联姻,以获得政治地位。
18、(2014年高考上海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目。(8分)
19、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20、(1)试题分析:本题属于诗歌意境题。题干已经给出了答题的方向,“写景精细”,可见应从写景的角度入手。这类题目的答题思路如下:先找出诗句中的景物,“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有“风”“林”“叶”“露”“草”“虫”;然后分析每个景物的特点,风是微风,叶子“下”,露水沾湿秋草,虫是“鸣”;接着把这些景物合为一处,分析其营造的意境,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语概括,树叶飘落,露水沾湿秋草,这个画面是凄清或萧条的,虫“鸣”以声衬寂,写出秋夜的寂静。
五、陆游简介手抄报
1、作者简介: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2、B.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3、(2)不同点:甲诗的情感是xx,体现在xx。乙诗歌的情感是xx,体现在xx。
4、(3)相同点:都写乡村风光和对乡村的热爱之情。不同点:①《西村》侧重写自然风光,《游山西村》侧重写乡村人情和古民风俗。②《游山西村》还体现出深刻的哲理。
5、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
6、C.“茂林风送幽禽语”意谓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衬出西村的幽静。
7、十里秋风画角哀,夕阳光景亦佳哉!
8、嗟予亦有新秋感,遥忆苍苔满钓矶。
9、陆游的父亲陆宰,是一个具有爱国思想的人,他所结交的多是一些爱国志士。父辈交往中的言谈对陆游思想有着深刻的影响,陆游在他晚年所写的《跋傅给事帖》里回忆当时的情况说:“绍兴初,某甫成童,亲见当时士大夫相与言及国事,或裂眦嚼齿,或流涕痛哭,人人自期以杀身翊戴王室,虽丑裔方张,视之蔑如也”,在他的幼年时期,就已经萌生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少小遇丧乱,妄意忧元元”(《感兴》),青年时代便立下报国的壮志。
10、古人云“不孝有无后为大。”“无子”在当时,无异于给婚姻判了死刑。“七出”还有一条曰“有恶疾”,若该“恶疾”被指控为导致“无后”的疾病,唐婉亦难逃一休。即使唐婉生下男孩,她就安全了吗?焉知陆母不会以“不顺父母”怂恿陆游行休妻之举呢?
11、A.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在清风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分。
12、肯定有人会问:既然改变不了,我们难道要像陆游唐婉一样郁闷么?长安君只能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你的经济实力越充分,就越有底气把父母的要求当成参考,而非命令。就连同旧制度战斗到底的斗士鲁迅先生都说过:“自由故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
13、本题是综合性考查题目,考查理解分析诗词的内容、手法、语言、情感等的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词的意象,分析诗词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词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并得出答案。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14、作者简介: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15、鹧鸪苦道行不得,杜鹃更劝不如归。
16、①坚持抗金,讨伐投降派。陆游坦率直言“和亲自古非长策”,“生逢和亲最可伤,岁辇金絮输胡羌”,并揭露“诸公尚守和亲策,志士虚捐少壮年”。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