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书故事
1、怪不得人家说他不能看书,一看就要“醉”。
2、因为家里缺少人手,李大钊同志十岁那年,祖父就给他完婚了。夫人赵纫兰比李大钊同志大六岁,是个贤惠的妇女。在尔后的日子里,她辛勤地操持家务,帮助李大钊同志。她相信李大钊同志作得对,不管家境多么困难,总是赞助、支持他的活动。
3、“阅读可以发展人性,提升修养,拓展人生;阅读可以丰富生活,增加知识,愉悦身心。让每一位教师、每一个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在阅读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为‘书香校园’奠基,这是学校读书活动的重要目标”(《中国著名校长的管理细节》)。今天,让我们走进一初学子们的“读书故事”,找寻他们的书卷气,沐浴馨香的书香气。
4、翻过几页,恣意潇洒、闲云野鹤的魏晋风流寄情在《世说新语》的山高水长中,如一阵清风吹亮我的眼眸。
5、故事说的是在20世纪初,山东平原县一户农家里,住着一位老人和小孙子。每天早上,老人都坐在厨房的桌边,带着他的小娃娃,摇头晃脑地读《诗经》《春秋》《三国志》等古籍,书声琅琅。
6、小兄弟姐妹们,你们听了这些名人读书趣事后,有什么想法呢?俗话说:“少壮不发奋,老大徒伤悲。”只有从小勤奋领悟,才能为将来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名人读书故事篇8陆羽弃佛从文的故事
7、所以我想,坚持读书应该会有几个明显的好处。
8、拿到手,发现这本书又大又厚,封面包着厚厚的书皮,还有些软软的,手感很棒。心想这么厚的书,朋友家孩子才两三岁,也能喜欢看?
9、二是给自己一个客观的定位。书读得越多,越容易觉得自己无知。而只有知道自己无知,整个人才能从骨子里谦和起来,不会咄咄逼人,不会恃才傲物,不会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
10、王巧至:读书让我体验到了不同的人生
11、世界文豪高尔基对书感情独深,爱书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考虑。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烧死。他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12、他再也看不到外面的美丽风景,再也看不到洋溢在伙伴们脸上的笑容,也看不到自己的亲人了。他痛苦极了。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逐渐适应了没有光明的日子,并且开始积极地面对生活。
13、他忽然心中一动,要是把这些萤火虫聚集在一齐,借它们的光不就能够读书吗?于是,他开始捉萤火虫,捉了十几只,把它们装在白纱布缝制的口袋里,挂在案头。从此,他每一天借着萤光苦苦地读书。
14、有一次,我端端正正地坐在沙发上读《鲁滨逊漂流记》。我一边细细地读,一边品味着文字带给我的欢乐。我好像进入了另外的一个世界,进入了知识的殿堂,一位使者为我打开了知识的大门,我仿佛进入了知识城堡,化作了一只蜜蜂,在花丛中穿梭,享受着知识带给我的乐趣。只听见“碰”的一声巨响,原来是老妈叫了我一声,我才依依不舍地从知识的城堡里走出来。一看时间,已经过去3个多小时了。
15、书里的故事太精彩了,我一会儿就沉浸故事里无法自拔,忘乎所以地被那个故事逗得哈哈大笑,完全忘记了时间……
16、车胤,晋代南平人,年轻时就爱读书,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苦,没钱买油点灯。日子久了,车胤觉得长久下去,将不知浪费多少宝贵时光,一定要想办法解决才行。一晚,他见一群萤火虫,一闪一闪的飞来飞去,立刻想到,如果捉十几只萤火虫放在袋中,不就可以藉它们所发出的光来读书吗?此后,他就每晚靠着萤火虫的光来读书,有时甚至看到天明。
17、范仲淹跟他的儿子范纯仁的故事!
18、一个夏夜,车胤无聊地坐在屋外纳凉。这时,在草丛里飞来飞去的萤火虫引起了他的注意,那些小虫子身上一闪一闪的亮光多像灯光呀!他赶紧找来一个用白纱制成的小口袋,一口气捉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口袋里。这么多虫子发出的光聚在一起,不就是一盏小小的灯吗?车胤拿着这盏“灯”,高兴地进屋读书去了。就这样,车胤经历长年累月的苦读,终于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
19、当我妈妈给我办了图书卡时我更是无比兴奋,立即借了一本《萧红精品文集》。这本书很厚,它不用像小说那样如饥似渴地读。可以随时拿起,随时放下,因为都是些短篇杂文,不像小说那样引人入目,舍不得放手,而是篇篇短文剖析一个极致人生,让人深思。
20、鲁迅的脑子,就是万有文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除了他有不凡的记忆力之外,就是他的勇于进修,勤学不倦,以及十分注重念书体例。
二、读书故事手抄报
1、想到这儿,他立即找来了白绢扎成一个小口袋,并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放在屋子里,果然亮了不少。车胤就这样用功苦读,终于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做过吴兴太守、辅国将军、户部尚书等。
2、我一边找,一边回忆:是买酒,还是买酱油来着?妈妈到底让我买什么啊?为了能趁早把书读完,我懒得费脑筋和时间,干脆都买回去吧!可谁知,妈妈的脸色特别难看,都要变绿了,又能变黄?最后还是善良的爸爸解救了我,圆了圆场说:“算了,还是我去吧!”就这样,我吃到美味的糖醋排骨才恍然大悟,原来妈妈是让我买醋啊!
3、“女的,为啥就不念书呢?”……
4、外校老师把这件事当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5、在游历中,顾炎武还非常重视第一手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如果他走到某地,发现那里的地理、风俗等情况与自己以往知道的不同,就会打开相关的书本进行核对、校正。顾炎武就这样手不释卷,刻苦攻读,终于积累了丰富的知识。顾炎武凭着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在众多学术领域成就非凡,开启了一代朴实学风。
6、翻过几页,我躲在窗外目睹了《动物农场》结尾人畜不分的觥筹交错,嘴里咂摸着那场不知何时变了味的革命,尝出来却满是苦涩。
7、这个同学气呼呼地说:那你刚才上课的时候,为啥不理睬我呢?
8、高士其觉得很奇怪,说:咱俩是好朋友呀,怎么会不认识你呢?
9、黄世臣,字起白,号觉虚,素龙镇上池冈人。世臣家贫嗜学,少年时养鸭为生,在田里放鸭期间,经常手不释卷,边放鸭,边读书。由于勤奋好学,明万历三十五年,考进岁贡,并被委任为江南婺源县县丞。由于政绩显著,以后世臣又先后被提为云南易门县知县、寻摄昆阳州篆、云南通安州知州。
10、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读书是最浪漫的教养
11、从前有人说过:“六经注我,我注六经”。自己明白了那些客观的道理,自己有了意,把前人的意作为参考,这就是“六经注我”。不明白那些客观的道理,甚而至于没有得古人所有的意,而只在语言文字上推敲,那就是“我注六经”。只有达到“六经注我”的程度,才能真正地“我注六经”。名人读书的故事10素龙圩建于明朝崇祯十五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创建人为黄世臣。
12、越来越快节奏的社会里,出版的确变得越来越浮躁,于是越来越多的休闲文学、快餐读物占据了畅销书市场。可是,对劳碌了一天、神经紧绷的人们来说,或浅显温暖、或神幻奇诡的文字,最大的意义就是满足了人们对于“放松”的需求。至于那些心灵鸡汤、情感小说,以细腻的文字去抚慰人心,未尝不是功劳。
13、要是家长对他说,哇,你也能跟爸爸妈妈一样看这么厚的书了。然后让他自己去翻,他们也许会带给你难得的清静——这么厚的书,足够他们自己翻看好久啦。
14、为研究而读书,我的方法是:
15、天亮后,赵光义就在灵柩前即位,改元太平兴国。这件事由于没有第三人在场,因此一直以来都有赵光义弑兄登基的传说,但是无法证实。
16、而读什么书呢——我的答案是“随便”。
17、他的成功,与他从小就有刻苦自学的习惯是分不开的。11岁时,他就读完了一套通俗科学读物,并对科学开始发生兴趣。12岁时,他又自学了欧几里得几何。此外,和现代的孩子们相比,他个性重视哲学的阅读,13岁时就开始自学康德的哲学了。他还根据自身的特点、志向和兴趣,把精力集中在物理学的学习上。结果他在物理学方面果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爱因斯坦在读书学习时不搞不必要的死记硬背,经常爱和同学在一齐讨论,使他感受到互补的乐趣。名人读书的故事5读书读到57岁了,当然有些经验可谈,希望能提供读者一些参考。
18、每个人的爱好不同、对书籍意义的需求不同,选择的书目自然不同。
19、他高兴地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找来一把凿子,在墙壁下方偏僻处凿了个小小的窟窿。顷刻间,灯光照亮了一小块儿地方。匡衡连忙从床头翻出《诗经》,凑到那一小块儿宝贵的光亮处,专心致志地苦读起来。匡衡的父母看到匡衡如此刻苦,都感到特别欣慰,同时又倍感酸楚。
20、有一次我趴在床上津津有味地看书,妈妈走过来温柔地对我说:“难道你想戴眼镜吗?”一听到“戴眼镜”几个字,便一个鲤鱼打挺坐在灯下看起了书,因为我不想变成四眼妹。
三、读书故事有哪些
1、嘿!终于打了个漂亮仗,没了妨碍我的人,我就可以一直读书啦!等到深夜,我实在困得睁不开眼睛了,我才悄悄把书放下。
2、名人的读书的故事:欧阳修借阅典籍
3、最近,越来越多地被问到一个问题——你平时都读什么书?
4、吃完饭,我又重新回到小房间里如醉如痴看起来。天色越来越晚,可我看得越来越起劲,妈妈经常叫我“夜猫子”。我越来越困,可我才刚刚看到最精彩的部分,这可怎么办呢?“滴答,滴答”快十一点了我的眼睛快眯成缝了,恨不得用火柴棒支撑住。不知不觉,我进入了梦乡。
5、我最爱看的书是《亮剑》,《亮剑》围绕李云龙的独立团和楚云飞的358团展开。李云龙是名普通的士兵,他可以只身深入敌后,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可以与队伍一起伏击敌人,在经过不断的努力和磨练之后,逐渐成长为一名战无不胜的“战神”将军。可是当我读这本书是,妈妈却说:你应该读一些小孩子读的书,容易读得懂,可是我就是喜欢这部小说,当我每天下午写作业休息的空间,我就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时间过得飞快,总是让我不能尽兴,我越来越喜欢读书了。
6、最后,我发现这本绘本来自意大利著名的畅销童书作家丹尼拉,这本书是她的经典之作。一本书能畅销,能成为经典,真的是有道理的,相信你看过这本书就会有深切感受了。
7、长舒一口气,身体一阵轻松,直到看完了。我眼皮一沉,快乐又自豪地睡去了……
8、因为书里的世界太大,有黄金屋和颜如玉,自然也就有酒肉臭和冻死骨;有仁人志士的忠肝义胆,也自然有奸佞小人的狂妄当道……读书的过程中,好大一个世界在我们面前缓缓展开,最终,因为知道,进而思考,日益自省,才致淡然。
9、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中,我,一个平凡的小女孩,却认识了不平凡的.事物————书。那是小伙伴为我推荐的一本《格林童话》,自从那次起,我便成了爸爸妈妈口中的“小书虫”。可我觉得我是“小书鱼”,我经常一头扎进书堆,在书的海洋自由自在地遨游,妈妈说看书时间长了会过早地戴上眼镜,毕竟我只是五年级的小学生嘛!但是妈妈的话我却不以为然,早就把它抛到了九霄云外,因为我没戴眼镜。啊哈,我太幸运了。
10、马克思生命博览群书,学识渊博而精深。他虽然记忆力惊人,对读过的书能记得异常深刻准确,但他读书时总要作笔记。为写作《资本论》,马克思研究了1500多种书籍,光笔记就写了100多本。马克思的笔记不少是自我制作的。
11、我读书印象最深的是看《大染坊》。我还记得有一次,我正在非常非常认真地看《大染坊》,这时妈妈回来了,由于正看得入迷,本想说:“妈妈回来啦!”,可是一张嘴却说出了:“寿亭回来啦!”。妈妈说:“我有那么像男的吗?”我连忙说:“没有没有”。我俩都笑了。
12、一个钟头过去了,未见人出来,房内不时传出稀落的水响声,又一个钟头过去了,情况依旧。曹禺的家属顿生疑惑,推门一看,原来曹禺坐在澡盆里,一手拿着书看,另一只手拿着毛巾在有意无意地拍水。张良读书的故事张良原来是战国时期韩国的贵族公子,祖父和父亲都做过韩国的相国。韩国被灭后,张良也从贵族变成平民,他变卖了家产,只为报灭国之仇。当时他认识了一个大力士,那个大力士用的是一个足足有一百二十斤重的大铁锤。他说服了那个大力士去博浪沙这个地方刺杀秦始皇,谁知大力士的大锤没打到秦始皇的马车,刺杀失败了,这个大力士自杀了。为了避免被牵连,张良开始逃亡。
13、王亚南苦读成才。王亚南睡三脚床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14、后人将两人的事迹合在一起,用"悬梁刺股"形容刻苦自学。名人读书故事篇6他的成功,与他从小就有刻苦自学的习惯就是分不开的。11岁时,他就读完了一套通俗科学读物,并对科学开始发生兴趣。12岁时,他又自学了欧几里得几何。此外,和现代的`孩子们相比,他个性重视哲学的阅读,13岁时就开始自学康德的哲学了。他还根据自身的特点、志向和兴趣,把精力集中在物理学的学习上。结果他在物理学方面果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爱因斯坦在读书学习时不搞不必要的死记硬背,经常爱和同学在一齐讨论,使他感受到互补的乐趣。名人读书故事篇7王亚南睡三脚床苦读
15、古时候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16、报名时间:2020年4月23日至12月底
17、“就点两根灯芯吧,孩子。”妈妈疼爱地说,“这是你爸爸关照过的。”
18、匡衡凿壁偷光。匡衡穷苦,点不起灯读书,只能在墙上凿个小孔,借着邻居家灯的亮光读书。
19、那么,亲爱的你,是否也为书狂呢?读书的故事4从小我就特别爱听故事,每天晚上都要妈妈给我讲故事,等我长大了,妈妈就让我自己读书,说读书让人长见识!
20、如果大人喜欢在家看书,尤其是翻厚厚的书,孩子可能反而不喜欢去看自己那些薄薄的绘本。这本厚厚的书,刚好满足了他们模仿大人的需求,而且内容也适合他们看。
四、读书故事分享演讲稿
1、匡衡正在思索着该如何借到光看书,灯光把巨大的人影投身到墙上,酷似一个个怪物,怪模怪样地在墙上晃来晃去。小匡衡灵机一动:我如果在这边偷偷凿个洞,隔壁灯光就能穿墙而过,照射到我这小屋里来,我不就可以借着这点亮光读书了吗?
2、王亚南绑在柱子上读书
3、翻过几页,在《冰与火之歌》的乱世中仍选择忠诚、选择勇敢、选择铭记的人们仿佛春风,吹过焦土唤醒春晓的梦想,吹过我的心中卷起惊涛骇浪。
4、叶圣陶从出生起就属于天资过人那一群。父亲叶伯仁望子成龙,给他找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私塾。叶圣陶三岁开始识字、练字,据说六岁时认识至少三千字。父亲为了培养儿子习惯、督促儿子学习给他立下了“背不出书就不能吃饭”的规矩。叶圣陶记忆超群,学习积极性又高,基本没有犯过错误,顿顿都能按时吃上饭。父亲大喜过望又给儿子请了远近闻名的私塾,私塾先生要求颇高,叶圣陶丝毫没有怠慢学习,很快就能熟背《四书》、《诗经》等古典书籍。
5、鲁迅认为念书,不应无重点地乱读一气,什么书都去涉猎;就是统一本书,也不必每章每节“一视同仁”。有一次,他在指导清华年夜学文学系学生许寿裳的儿子许世瑛读《抱林子》时就指出:该书“内篇”鼓吹仙人方药、鬼魅迷信,是错误的,可以不读;“外篇”阐述人世得失踪、臧否世事,有不少正确的谈吐,这就是要读的重点。
6、想起这,才发现,在那千钧一发之际,救了自己的不只是父母与自我,还有一个主角:书。
7、匡衡的邻居是个屠夫,家里虽然也不是很富裕,可有猪油点灯,而且这个邻居每晚都要点灯杀猪。匡衡知道后,就想办法,怎么把光偷过来呢?
8、在孙小雪看来,读书给人带来的收获是潜移默化的:“在读书这个过程中,你的思考、看待问题的角度都在悄悄地改变。”因此她认为,读书并不需要带着太强的目的性,“在读书时,我们本身就收获了极大的沉浸感带来的乐趣。没有目的性地徜徉在书中世界是幸福的。”
9、苏洵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小时候很贪玩,直到二十七岁才认识到读书很重要,从此开始发愤读书,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有一年端午节,苏洵从早晨起来就扎在书房里读书。他的妻子端了一盘粽子和一碟白糖送进了书房。将近中午时,夫人收拾盘碟时,发现粽子已经吃完了,碟里的白糖却原封未动,而旁边砚台上竟有不少糯米粒。原来,苏洵只顾专心读书,误把砚台当成了糖碟。正是凭着这种认真刻苦的精神,苏洵成为了文学大家。;关于名人读书的小故事大全
10、让我们一起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在读书中成长吧!读书的故事6我从小就爱读书,那种如饥似渴的样子,就像饿啦好久的人扑到面包上一样,这比喻一点也不夸张。
11、相声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他勤奋好学,使他的艺术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有名的语言专家。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部书,就决定去把书抄回来。适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十八天都跑到图书馆里去抄书,一部十多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关于名人读书的故事15王充博览群书
12、这些连环画一类的书,渐渐不能满足。后来,我又接触了一些小说、名著。
13、我爱书,他给予我无穷的知识,赋予我强大的力量。今天,我在书海中遨游;明天,我将用我的财富去铺一条星光大道!读书的故事3曾记得父母因为我太爱读书,以至于四年级时成绩大退的事,头痛不已。可是,他们知道,女儿爱他。于是,父母依然让女儿看书,但跑书店的不再是女儿,而是他们自己。后来,女儿才发现只读书是不行的,还要使用读来的知识。他用功读书,不负众望,终于在五年级期中与期末考了全年级第一和第八。
14、床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15、李四光出生在湖北黄冈,家里很穷,是家里的第二个儿子,家里供不起他上学;村里有个老秀才叫陈二爹,李四光经常去他家玩,跟着他读书识字,算是启蒙。
16、东坡学识渊博,他有一种“各个击破”的读书法。他认为一本书每读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就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读,就能达到事事精通。一本书的内容是很丰富的,而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吸收,只能集中注意力了解某一个方面。比如想探究历代兴亡治乱的原因,那么就从这个角度去读;要探究史实典故,就换另一个角度,再读一遍。这个方法虽有些笨,但这样读过之后,各个方面都经得起考验。
17、“好你个小子,四十分钟就只是看书了,字没写一个。你有没有时间观念啊?现在,给我做作业!不准关门!”
18、小时候,我记得我只喜欢读图画多的书和有趣的书,并不喜欢读别的文学名著、小说之类的书,因为我觉得小说读起来费力而又枯燥无味。
19、见老妈没有发现我,我也放下心来,按下了闹钟发光按钮,鸡蛋大小微弱的黄灯映在被子上,心里暖暖的……
20、评委老师宣读完比赛规则和评分标准后,比赛正式拉开帷幕。8个班13位选手充分展示自我,或娓娓道来,或激情飞扬,或如泣如诉,或慷慨激昂,以充实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诠释了“读书伴我成长”。不同的分享书目展示了选手不同的阅读成长之旅,各异的演绎方式诠释了他们对于读书共同的热爱。
五、读书故事作文500字
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外界条件不是制约我们成功决定因素,自己努力才是成功关键。学习中遇到困难是常有的事。但要努力克服这些困难,要有吃苦的精神,培养自己的学习毅力。名人读书的故事4爱因斯坦
2、比尔.盖茨从小就是一个精力十分旺盛、非常好动的孩子。出生后,母亲便放弃了教师的工作,全心全意地操持家务、教育孩子。她和儿子一起做游戏、读书,开发孩子的智力。这个家族的所有大人都非常重视小盖茨智力的开导和培养,他们十分清楚,未来世界是一个充满智力竞争的世界,人的思维素质和悟性是第一重要的。外祖母鼓励他尽量读书,告诫他一个人应在各方面发展自己。她经常提出一些棘手的问题开导盖茨的心智,他们常在一起玩纸牌,尤其是玩一些需要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的游戏。
3、孙敬小时候的读书故事:
4、小孩记住了这句话。后来,他一直本着这样的信念,终生与书籍为伴,不断进取,最终成为我国宗教学的泰斗——他就是已故国学大师任继愈先生。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作《净化心灵的文字》。多么精妙的比喻。
5、这样的互动,两三岁的孩子真的会非常喜欢的。怪不得朋友的儿子会拉着她讲不停了。
6、刺股的故事发生在战国苏秦身上。他在鬼谷子那儿学合纵连横之术,学成后到秦国游说,不被采用。旅费用完只好回家,但家人皆不理他,他很羞愧难过,于是发愤苦读。读累了打瞌睡,就拿一把锥子在腿上戳,把睡意赶跑,又继续苦读。后来,再出发游说诸侯时,无不成功,身挂六国相印,好不威风。
7、孙敬悬梁刺股。孙敬读书时,为避免疲劳瞌睡,就把自己的头发用绳子悬在屋梁上,并用锥子刺大腿。
8、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钟爱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
9、回顾这些年读过的书,好像也有明显的阶段性。
10、古时有一读书人名叫孙康,也因家贫,冬夜经常在雪地借助雪光返照来读书。随月读书南齐有一读书人叫江泌,他白天要作工,只有晚上有时间读书,但家贫买不起灯,只好利用有月光的夜晚读书。他每当读到月光西斜时,就搬一张梯子搁在墙脚下,站在梯上读,月光逐渐下坠,他也一级一级升高,一直爬到屋顶。有时,读累了,一不小心从梯上掉下来,他连忙爬起来,连身上的泥土也不拂掉,又爬到梯上,继续读下去。
11、从古至今,没有听说过哪位伟人是不爱读书的。古有匡衡凿壁借光,颜回好学;近代的有徐特立,鲁迅;现代的有萧红,沈雁冰等等。他们都是爱读书的。正如哈兹利特说过;“书潜移默化人们的内心,诗歌熏陶人们的气质品性。少小所习,老大不忘,恍如身历其事。书籍价廉物美,不啻是我们呼吸的空气。”
12、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13、李四光聪明好问,受到陈二爹的夸奖,就免除李四光的学费,免费授课。李四光更是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
14、越看越带劲,好像喝醉了酒似的。我忘了时间,忘了老妈随时都可能会进来把我臭骂一顿,忘了我叫什么,在什么地方……我只知道一件事:读!读!读!
15、他对爷爷说道:“这没有用,拿篮子打水是不可能的。”
16、我说,巧了,我刚好从书上看来这么一个故事。
17、除了阅读这一“输入”的过程,孙小雪认为,“输出”也是读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在和同学的聊天中,用自己的语言把书中的知识讲给他听,这就是一个将书中的知识内化的过程。”除此之外,她还会将自己在不同书籍中读到的内容进行勾连,在阅读某一领域的知识时,她会用读到过的理论来帮助自己进行理解,从而更好地将知识化为己见。
18、柳公权一听,小脸涨得通红:“不可能,不会有人比我写得更好了,更何况是用脚!”
19、幼年时,我读的是兴趣。一则寓言,一篇童话,一阕诗词,往往字还念不全,就迫不及待地去看下一页。囫囵吞枣,翻了一遍,内容也不记得。只知道寓言里有会说话的动物,童话里有美丽的公主,诗词里有家乡的圆月。
20、小匡衡只好把真实情况告诉了屠夫,还向屠夫赔礼道歉。屠夫是个很通情达理的人,看到匡衡这么用功,就借猪油给匡衡点灯看书。名人读书故事篇3北宋文豪欧阳修的“计字日诵”读书法是根据自己的读书经历归纳而成。他曾经精选了《孝经》、《论语》、《诗经》等十部书总字数为4865个字,然后规定每天熟读300字,用三年半时间全部熟读完毕。每天背诵150字,只要七年时间就背熟了。
四海网收集整理一些常用的php代码,JS代码,网络文章,网络昵称等技术文章。